1445个字 阅读时长:4分钟
中产先生 | 洞见时代 发现价值 讲述生活
到底什么情况?
517新政之后,楼市放出超预期大招,但是一周过去了,我却越看越糊涂,各种信息互相矛盾,亢奋和恐慌交织,都是情绪。

分几块来看下:

1、媒体:楼盘从早忙到晚
这几天,感觉媒体变身中介,各种连夜涨价,忙得没时间吃饭,从早忙到晚,一天顶一个月的新闻都出来了。
看到这些消息,让不少购房者都感到恐慌。
但是,很多新闻都不给数据:
只说热度大增,却不提成交量。
似乎有点问题。

热度就是带看量,带看量说明之前被压制的住房需求确实不少,但是能否转化成成交量,要打个问号。
2、平台:跟媒体说的不一样
第20周的数据已经出来了,我们看了克而瑞、中指云和诸葛找房,比较了一下大差不差,不止是一线城市分化,二线和三四线也不尽相同。

没有大家预期中一致上涨的情况。

甚至,
517楼市新政之后
主动降价的反而比涨价的多
,这倒是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相关成交数据可以参考:没有爆火,不升反降
当然,可能是网签数据有延迟,加上上周政策还未落地,本周全国除了一线城市,基本已经落地,所以未来两周的楼市成交数据更为重要
3、房企:也不是特别乐观
房企销售案场不存在延迟的情况,他们更能直观觉察购房者实际成交的意愿。
看几个图:

据说还有不少房企趁着利好,降价卖房的,完全看不出来房价要暴涨的迹象。
4、机构:谨慎乐观持续观察

我周末撸了好几份研报,几乎没有特别看涨的。
普遍的观点都是:
这一次楼市发力,订单没有明显增长的空间,政策造成更大的边际改善,是核心城市的资产价格预期,居民的消费信心和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结构
用大白话说就是:
楼市销售不会有很大提升,但是核心城市的房价能够稳住,房企的债务风险可以改善
关于楼市信息,我觉得研报更客观一些,这块大家可以参考:
5、我的看法:楼市调整期已经结束
2016年房价翻番之后,,我们一直认为楼市过高。
这背后其实是有脉络的,不是短期情绪化就能理解的。

经济换挡,去地产化,宏观环境受损,微观运行不畅,经济出现通缩迹象,房地产政策调整,修复宏观环境,转向新质生产力。

这里的脉络一直很清晰。

为什么打房地产,为什么救房地产?会救到什么程度?会刺激到大家相信为止吗?

背后是有逻辑的:


可以参考:财报里的中国秘密
就这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