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高琳
来源 | 有意思教练
ID | EnpowerLeaders
最近全网最火的电视剧莫过于《我的阿勒泰》了。
我刚看见宣传海报的时候,第一眼都没看出来这是马伊琍,你们看看这能认出来吗?

被太阳晒得黑红黑红的皮肤,编着两条麻花辫,耳朵上戴着两个金属耳环,穿着粗麻的衣服。
这和我们印象中那个白皙精致的马伊琍差了十万八千里。
怪不得一开播,#差点认不出马伊琍#的词条瞬间就被推上热搜。
演得了都市丽人,也演得了农家妇女,难怪导演滕丛丛说:
“她太有性价比了,在现场才会发现马伊琍老师的演技有多好。”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马伊琍。
因为我在她的身上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女演员的蜕变,更是一个真实的女性成长和变化的过程。
如何在挫折和困境中寻找内在的力量;
如何在自我怀疑和人生低谷中涅槃重生。
20-30,自信:事业比爱情更重要
马伊琍出生在70年代的上海,小时候家里其实没什么钱,但是不妨碍她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父母、爷爷奶奶都非常疼爱她,是名副其实的掌上明珠。
她从小接受到的教育是——
即使是女孩子也不要柔柔弱弱的,自己想要的自己去争取。
这让她的人物底色就是坚韧、独立、要强。
从15岁之后,她就没再管家里要过钱,17岁考入上海戏剧学院。
读大三的时候,管虎拍摄电视电影《夜行人》,去上海戏剧学院选演员,一眼就相中了马伊琍。
当时的管虎已经小有名气,马伊琍很快就被高大帅气、才华横溢的管虎吸引。
在一起之后,管虎也为马伊琍提供了很多机会。
其中让马伊琍彻底走红的,就是《还珠格格3:天上人间》里面的紫薇。
不知道是不是命运的玩笑,起初马伊琍是想拒绝这个角色的,她的理由是:
“她温柔,但特别传统,她的世界就围绕着一个男人。这一点,我做不到。”
而她和管虎分手的原因正是因为她事业上好强,生活上也很强势。
管虎曾经在一段采访中表示,有一次,他忙到很晚才回家,想让马伊琍给他做点饭。
马伊琍直接怼回来一句:“我也刚收工,凭什么是我做饭不是你?”
除去生活,两人在工作上也没少吵架,矛盾越积越深,最后在2004年宣布分手。
后来管虎娶了梁静。
现在看来,其实管虎想要的另一半就是愿意为了男人而放弃事业的,所谓传统的“贤妻良母”。
而这在马伊琍看来断不可能。
幸福的童年给了马伊琍强大稳定的内核,同时也给了她自信。
所以她明确地知道自己在这个阶段想要的就是事业,谁也别拦着我追求事业上的进步。
而就像我在《不被定义》里写到的:
自信,是成就的闭环。
当你越能为自己创造成就就越自信,
而越自信也就越敢于尝试,越相信自己的判断,
如此就形成了正向循环。
比如马伊琍明明讨厌紫薇这个角色,但考虑到演艺生涯的规划,她最终还是决定接下。
因为她自己知道,这是一部已经名声在外的大制作,一定会让她在演艺圈拥有姓名。
事实证明,她赌对了。
正如马伊琍自己所说,清晰每个阶段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其他的都要为这个目标让路。
明确目标,并为此付诸行动,就是打开自信之锁的钥匙。
30-40,自洽:保持内心的稳定
最近我在做《不被定义》的线下见面会,每次我都会问观众一个问题:
自信,自洽,自在,你最想要什么?
我发现大部分30到40阶段的女性,
最想要,也最难的是 ——自洽。
什么叫自洽?
自洽就是自己想的、说的和做的是一样的。
为什么难呢?
因为这个阶段的中年人,正处于一个非常复杂的关系当中,
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顾考虑的事情特别的多。
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而自己真正想要的就容易被挤到墙角。
我曾经见过马伊琍几面,她的大女儿和我儿子曾经在一个学校,有一次在学校的义卖活动上见到她。
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致。
不像有些明星,在屏幕上看一个样,在下面看完全两个人。
可能因为她在屏幕上也不属于那种特别光鲜耀眼的,所以线下看起来,倒也没啥区别。
但她让我颇有好感的是另外一件事。
有一次学校组织文艺汇演,家长们都来看自己孩子演出。
她那时候怀着老二,看着已经七八个月了,特别大的肚子,和所有家长一样都窝坐在小朋友的凳子上。
我发现大部分家长都是只看自己家孩子,别的孩子根本不看,
而马伊俐对每个小朋友的节目都看得很投入,结束后还认真鼓掌。
我当时就觉得,呃,这个妈妈,好有爱心。
再后来就出了“周一见”的事,但那时候我儿子已经转学了,据说她们也搬回了上海,所以我也没有再见过她。
很多人都说她当时没有离婚,是选择了隐忍和原谅。
对此我有不同的观点,我认为她选择的是“重启”。
任何一段关系,当发生那样的裂痕,是回不去原来的。
就像镜子碎了,怎么拼也不可能拼回原样。
这么简单的道理,她不可能不知道。
那为什么都过了5年,最终还是离婚了呢?
我猜大概率是因为重启后,文章跟不上马伊琍的脚步。
这也并不奇怪,因为她最底层的核心非常稳,这让她在经历了这么大的痛苦之后,
依然能够很快地自我修复,再继续往前走,甚至走得比文章还快。
有人会说文章止步不前是因为被封杀,这都是客观条件,而不是他最后事业没有东山再起的真正原因。
还有人说是因为,作为过错方,文章所承受的要更多一些。
这就更没道理。
文章只是接受外界的指责和唾骂,而马伊琍承受的则是羞辱。
毕竟这段姐弟恋的感情一开始就不被看好,有太多人等着看她的笑话,结果果然被说中了。
一个是为了自己的过错买单,而另一个是为自己什么都没做错而买单。
一个是被外人捅了刀子,而另一个是被自己最爱的人捅了刀子,然后还要接受外人的羞辱。
你们觉得哪个受到的伤害更深?
很难说,但可以肯定的是,
马伊琍自我修复的能力要比文章强太多。
当她已经在一边舔舐着伤口一边向前走了,文章还停留在原地,止步不前。
所以“周一见”事件过去5年后,她发现文章已经跟不上她的脚步了,婚姻自然而然也就无法维系了。
实际上这也体现了一个很普遍的社会现象,
就是男性大多焦点在外 —— 向外求多过向内求。
所以当事业受挫的时候,就缺少一个向内的力量去帮他找到恢复的能力。
自洽并不是一个静态的结果,
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是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与自我调整中前进的过程。
那么怎么才能够实现自洽?
为什么这个词叫“自洽”不叫“外洽”?
因为自洽的核心就是要向内探索,找到力量。
40+,自在:我正处于女性的黄金年代
如今马上48岁的马伊琍越来越松弛了,不管是戏里还是戏外,她都给人一种难得的松弛感。
她在《我的阿勒泰》中饰演张凤侠,这个人物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很侠气。
张凤侠是一个寡妇,带着女儿和神志不清的婆婆,在偏远的地区开小卖部。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但张凤侠却永远都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好像天塌下来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被渣男骗财骗感情,流了几滴泪,转头就洒脱地说:“男人没了再找一个嘛!”
女儿文秀在集市上把奶奶弄丢了,她也不恼,大手一挥着说:
“没事,我经常把她弄丢,再捡回来就好了。”
文秀问妈妈自己是不是个有用的人,张凤侠却说:
“啥叫有用?李文秀,生你下来是让你服务别人的?
你看这个草原上的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
要是没有人用,它就这么待在草原上也很好,自由自在的嘛,是不是?”
她的洒脱和大气一度让我忘记了,失去爱人、身在异乡的她曾经经历过多少风霜雨雪。
而现实中的马伊琍也一样,经历了那么多事情之后,她早已变得更加智慧和强大。
离婚一年后,马伊琍曾公开表示自己状态很差,甚至还上了热搜。
我当时看见的时候还很惊讶,这还是那个强势果敢的马司令吗?
以前的马伊琍不允许自己把脆弱的一面示人,大家看到的总是体面成熟的她。
但背着沉重的壳伪装着总会累,把脆弱的一面展示出来,其实反倒会让人觉得更加真实。
哪有人能一直顺风顺水,不正是什么都经历了,才让我们有了更强大的内心吗?
正如马伊琍在43岁那年写给自己的:
“二十多岁,对手里拥有的一切,只想控制以求永恒,因而为未来的诸多不确定而莫名烦恼,错过些美好
四十多岁,知道凡人和事,没有永恒不变,一念阴阳。唯一把握得住的,便是眼前的时光。”
如今的马伊琍越来越随性、越来越放飞自我了,接自己想拍的戏、拿了视后、开了工作室、还当了老板。
不拍戏的时候就待在家里,做一个普通的妈妈,陪孩子上课,参与孩子的成长,或者养养花,享受生活的乐趣。
曾经有人问她,“你觉得一个女人的黄金年代是什么时候?”,她自信地回答:“是40+。”
48岁的马伊琍,正自由自在地走在人生的下半场。
 写在最后 
“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啊。”
这是《我的阿勒泰》中的一句台词,也是马伊琍一直以来信奉的生活基本准则。
深以为然,不管是20、30还是40岁,我们必然都会遇到风雨坎坷,但这又何尝不是人生路上独一无二的风景?
所以,拍拍身上的泥土,继续闪亮地向前吧!
作者:高琳,有意思教练CEO,职场畅销书《职得》、《故事力》作者,最会讲故事的高管教练,英国工商管理博士。拥有20年世界500强高管经验,擅长讲故事、撒狗粮、熬鸡汤加干货。帮您获得内在成长、外在成就,成为自己故事里的英雄!微信公众号:有意思教练(EmpowerLeaders)。
 ▷武志红心理咨询工作室◁ 
专业:严选300+咨询师 

 保密:严守原则 保护隐私 

口碑:10年老品牌 累计服务上万用户
在安全、保密的环境中 
探索自我,接纳自我
在咨询专业引导下疗愈自我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