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个人电脑原型的创造者、数字时代的「建筑师」Gordon Bell逝世,他曾提出过计算机系统领域的Bell定律,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和科学院院士,获得过IEEE约翰·冯·诺依曼奖章,ACM在并行计算领域的Gordon Bell Prize就是由他赞助成立的。
计算机先驱、享誉世界的计算机架构师Gordon Bell(戈登·贝尔),于5月17日在加州科罗纳多的家中去世,享年89岁。
他的家人在一份声明中说,死因是肺炎。贝尔实验室资深科学家John Mashey也在X上宣告了这个悲伤的消息。
Gordon Bell曾于1995年加入微软研究院,,他的去世也引发了很多微软元老的缅怀。
其中包括微软的现任CEO Satya Nadella。
以及Windows PowerShell的发明者、微软前任首席架构师Jeffrey Snover。
前微软Windows部门总裁Steven Sinofsky表示,「他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传奇,对微软的帮助是不可估量的」「他对我们所有人在技术方面的影响会世代相传」。
微软前CTO Ray Ozzie发表了一篇很长的推文,回忆了他2005年作为新人加入微软时,Gordon Bell等前辈对他的鼓励和启发,「我无法充分描述我有多爱戈登,有多尊敬他为这个行业所做的一切」「你是我的英雄」。
Ozzie推文中提到的Dave Cutler同样是微软元老之一,曾与Bell共事,他在采访中表示:「他的主要贡献是对未来的愿景」「他帮助计算变得更加广泛和更加个性化」。
天生的工程师
Gordon Bell于1934年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父亲是一名电工,拥有一家名为Bell Electric的电器商店。
他7岁时患上了心脏病,二年级的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甚至多数时候都卧床不起,但这并不耽误他在少年时期就展现出工程师的天赋。
他在家中修养期间尝试电路布线、做化学实验、制作拼图。康复后,他花了无数个小时在父亲的店里学习电器维修。
12 岁时,他成为了一名专业电工,工作包括安装洗碗机、修理电机,闲暇时还会想很多男孩子一样,把机械装置拆开再重新组装。
1957 年,Gordon Bell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获得电气工程的学士和硕士学位。他后来也曾成为MIT的博士候选人,但是被当时的DEC(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数字设备公司)吸引,放弃了攻读学位。
在他眼里,工程师的使命就是「制造东西」,他对研究毫无兴趣,。
Bell后来在提起这段经历时非常感慨,「我可能在知道什么是工程师之前,就想成为一名工程师」。
个人计算机先驱
1960年,由创始人Ken Olsen和Harlan Anderson招募,Bell加入DEC。
入职后,他成为了公司中真正的电脑英雄和技术灵魂,设计了公司早期进入微型计算机市场的所有产品,推动了20世纪60年代小型计算机行业的兴起。
作为DEC聘请的第二位计算机工程师,Bell负责开发PDP-1系统的各种组件,包括浮点子程序、磁带控制器和鼓型控制器。
他在DEC工作期间还发明了第一个用于串行通信的UART(通用异步接收器-发送器)。
之后,他又设计了多套具有影响力的DEC系统,包括PDP-4和PDP-6。
当IBM等计算机公司还在销售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大型计算机时,由Ken Olsen创建和经营的DEC却致力于推出体积更小、功能更强大的计算机,这些计算机只需花很少的钱就能买到。
1960年,Bell加入DEC
1965年,DEC推出了PDP-8,这是一台12位计算机,标价18000美元,被认为是市场上第一台成功的微型计算机。
PDP-8,第一款采用晶体管技术的卫星计算机
更重要的是,DEC的微型计算机的客户不仅仅是企业和公司,还面向科学家、工程师等个人用户出售,购买计算机的人可以直接与机器进行交互,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因为在这之前,计算机只能在玻璃幕墙的数据中心里见到,由专家看管。
Bell在1985年接受行业刊物《计算机世界》(Computerworld)采访时说,「所有DEC机器都是交互式的,我们相信人们可以直接与计算机对话。」
通过这种方式,他预言并亲手创建了即将到来的PC革命,也为他赢得了巨大的信任和荣誉。
Yankee集团的创始人Howard Anderson是那个时代的见证者,他认为对于DEC的成功,Gordon Bell和Ken Olsen一样功不可没。
Bell相信工程人才的重要性,吸引了业内一些最优秀的工程师来到他身边,让DEC成为了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地方。
尽管Gordon Bell和Ken Olsen都是DEC的灵魂人物,但他们二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风平浪静,意见不合的两人经常在会议上发生剧烈冲突。
由于压力过大,Bell暂时离开公司,开始了长达六年的休假,并在CMU任教。后来又于1972年重返公司,担任工程副总裁。
这一次,他重新振作起来,满脑子都是新想法。
他监督设计了一种全新的计算机架构:VAX 780,这是一款速度快、功能强大、效率高的微型计算机,一经推出便大获成功。
到20世纪80年代初,VAX 780的销售额已使DEC成为世界第二大计算机制造商,名噪一时。
尽管如此,Olsen和Bell之间的矛盾依旧存在,甚至愈演愈烈。1983年,Bell在度假时突发心脏病,在生死边缘走了一遭的他不顾几位高管的抗议,毅然从DEC辞职。
由于后续一系列决策失误,DEC未能在个人计算机领域的剧烈革命中生存下来,于1998年出售给Compaq公司,之后在2002年随Compaq被合并入惠普。
看到并创造未来的人
1983年从DEC退休后,Bell仍以企业家、政策顾问和研究员的身份积极工作,创办了Encore Computer和Ardent Computer。
以太网的建立也离不开Bell的倡导。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工作期间,他领导了超级计算机联网工作,直接促成了现代互联网的发展。
1987年,他赞助了ACM Gordon Bell奖,以表彰在并行计算方面的工作。
现在波士顿的数字计算机博物馆(现改名为计算机历史博物馆)就是Gordon Bell和当时的妻子Gwen Druyor在1979年共同创建的。
他最终搬到了加州,成为硅谷的天使投资人,并于1991年成为微软的顾问,当时微软正在华盛顿州雷德蒙德开设第一个研究实验室。
1995年,Bell全职加入位于硅谷的微软研究院。他在那里开发了MyLifeBits数据库,旨在将人一生中的所有信息——文章、书籍、CD、信件、电子邮件、音乐、家庭电影和视频,都收录到一个云端的数据库中。
MyLifeBits的想法是,你能记录下发生在你面前的一切。
这在当时是一个疯狂的想法,但近20年过去了,我们发现,这是我们今天还在尝试的事情(微软Copilot的recall功能)。
《Fast Company》2006年11月封面
在1985年接受《计算机世界》采访时,Bell解释了他在技术上屡获成功的秘诀。
「任何技术的诀窍都在于知道什么时候跟上潮流,什么时候推动变革,然后知道什么时候它已经死了,什么时候该退出。」
Bell就是这样的人,这位计算机先驱总是向前看十步并构建那个版本的世界。
来源:新智元
参考资料:
https://arstechnica.com/gadgets/2024/05/gordon-bell-an-architect-of-our-digital-age-dies-at-age-89/
https://www.nytimes.com/2024/05/21/technology/c-gordon-bell-dead.html
https://gizmodo.com/gordon-bell-obituary-computer-legend-internet-microsoft-1851492263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在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