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首席人工智能官认证CCAIO™课程(上海班)
  • 时间:CAIM(6月22日、23日);CAIL(6月29日);CAIT(6月30日)
  • 形式:线下为主、线上同步
  • 费用:CAIL和CAIT各3000元;CAIM6000元,早鸟价9折和团购价8折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宜山路889号4号楼5楼SGS上海培训中心
  • 咨询:138 1664 6268,[email protected]
加入咨询群
5月24日,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开幕。峰会上国家数据局会同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国家文物局、国家中医药局等部门联合发布了首批20个“数据要素×”典型案例。
案例涵盖了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文化旅游、医疗健康、应急管理、气象服务、城市治理、绿色低碳等12个行业和领域,覆盖了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四川、安徽、湖南、湖北、广东、福建、山东、新疆等12个省市,以及部分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有力展示了有关单位促进数据要素开发利用的典型经验做法,彰显了数据要素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乘数效应。
1、工业制造领域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汇聚22类铁路运输装备、9类港口装备、6类船舶装备的运行、故障、维修等数据超30亿条,打破装备制造商之间的数据壁垒,构建智能模型,形成近600类装备设计和研发数据集,搭建数据资产交易平台,探索形成数据资产定价模型,吸引275个运输装备制造企业开展数据资产交易,有效推进了近100家运输装备产品设计和功能优化。
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建立工业数据空间,打通测试、生产、库存、应付账款、供应商资信等数据,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加强信息共享,向代工品牌商安全共享超135万台电视生产质量数据,赋能产值超90亿元。依托供应链数据,为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授信服务覆盖64家大型企业和1650家中小企业,融资额超40亿元。
2、现代农业领域
江苏省互联网农业发展中心融合农情、植保、气象、基础空间等数据,提供历史病害、监测分析、预警发布等服务,累计监测小麦和水稻种植面积超2亿亩,近三年年均挽回稻麦损失200万吨,年均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9.8亿元。
3、商贸流通领域
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融合小商品城企业数据,推出企业信用、供应链金融等数据产品服务,提高了贸易效率,降低了交易风险,2023年,全年累计授信总额90.57亿元,放款额35.58亿元,为3.3万余户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汇聚大宗商品生产、供应及销售、价格等数据,并融合外部企业提供的遥感卫星数据,开发了商品价格指数等多个系列数据产品,累计形成了900多个大宗商品10万多条日度价格数据,服务30多万个付费用户,以及300多万个免费用户,为国内外现货和衍生品市场提供结算基准和定价参考。
4、交通运输领域
浙江四港联动发展有限公司打造智慧物流云平台,先后整合打通政务、班轮、码头、货代等100多个系统,汇集海运、空运、陆运、口岸各类物流数据超1.1万项,对接各类物流数据超1000万条,应用物流运单AI智能识别、智能沙箱等技术,实现运输轨迹、班轮船期、运输价格、海关报关、航班信息等的一站式查询,提升多式联运承载能力和衔接水平。
5、金融服务领域
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融合农田遥感、农业生产、农户授权数据,优化授信评估模型,2023年以来,累计为260万农户提供授信638.8亿元,其中53万农户首次获得银行贷款。
6、科技创新领域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加强空间与天文领域科学数据全生命周期治理与融合开发,打造超50PB规模的高质量科学数据资源,提供面向超高能宇宙线起源、多波段时域天文等典型科学场景的数据分析应用服务,助力取得十余项国际领先的重大科学发现,加速科学研究范式变革。
合肥机数量子科技公司融合9000万化合物、1100万化学反应路径的庞大材料数据,打造材料研发新模式,将数千次实验优化过程缩短至300次以下,开发效率提升超百倍,大幅提升新材料研发效率。
7、文化旅游领域
湖南省博物院融合103万条文物、11万张图片、2000余个三维模型等数据,推动文物数据跨领域融合创新,先后推出云展览、动画视频、沉浸式体验等200余项数字化项目;举办2个大型线下数字展览,吸引60余万观众,实现2300万元票房收入。
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有限公司整合多渠道图书出版标签、发行渠道、读者评价等数据,助力出版单位更好把握市场趋势和用户需求,已为300多家出版单位提供了1300多款应用与产品,助力文化市场繁荣。
8、医疗健康领域
讯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融合疾病、检验、药物等数据,训练智慧AI模型,应用于全国506个县区的近5.3万个基层医疗机构,服务6万余名基层医生,累计提供7.7亿次辅助诊疗,大幅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北京市计算中心有限公司通过多渠道、合规收集海量药物的研发关键数据,建立专业化新药研发数据集,进行智能化分析和数据挖掘,有效降低新药研发周期,辅助新药研发项目100余项,人工智能预测靶点超1万余个,为我国创新药研发探索新路径。
9、应急管理领域
广东省应急管理厅整合1171类气象、水利、林业等跨部门监测数据和危化、矿山等企业感知数据,构建大数据智慧分析模型,提高了应急管理部门预测预警、协同处置、辅助决策等能力。2023年,有效应对了30轮强降雨和6次台风,未发生重大安全事件,显著提升应急实战能力。
福建省电子政务建设运营有限公司融合59.8亿条气象预报、应急物资、救援队伍等应急数据及2.41亿条危险化学品、工贸、矿山等企业数据,实现安全隐患智能预警和快速响应,2023年以来,全省处置各类安全事故550余起,有效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10、气象服务领域
四川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四川省气象台通过共搭平台,实现地质、气象等数据的协同效应,显著提升风险预警的实时性、精确度与实用性。2022年以来,有效支撑全省范围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5839次,实现成功避险123起。
台州市气象局探索“买保险送气象服务”合作模式,使企业从保险公司低成本获得实时风向、风速、雨量、温度、能见度等气象数据服务,结合风功率预报模型、灾害风险模型及智慧工地平台数据,为电力调度、工程推进提供决策建议,助力风电企业降本增效。
11、城市治理领域
在城市治理领域,烟台市大数据中心建设镇街综合数据平台,整合市、县、乡、村四级共15大类、1300多万条数据,通过智能报表、智能台账等实现报表自由定制、数据自动复用、结果实时统计,有效减少基层数据重复填报和手工筛查,减轻了基层“指尖上”的负担,基层表格缩减率达34%、填报缩减率超过52% ,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12、绿色低碳领域
在绿色低碳领域,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融合807家新能源场站的5.7亿运行数据、8497万余条云图数据,建立新能源功率预测及消纳能力分析模型,为新能源项目建设、并网运行、动态消纳等提供决策依据,助力风电短期预测精度提高4.3%,增加新能源上网电量31.9亿千瓦时,提升并网效率30%,为“双碳”目标实现贡献力量。
合肥市生态环境局融合11亿条蓝藻治理相关数据,构建智能模型,精准预测巢湖蓝藻发生情况,结合预警信息并提前介入管控,2023年巢湖水质稳定保持在Ⅳ类,创1979年以来最好水平,巢湖流域生态得到系统性改善。
 来源 数据要素社整理自国家数据局、新华财经


已开课!扫码加入学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