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疯狂囤积,西方人越来越不淡定,真有一场大战吗?

台媒《中时新闻网》近日刊发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报道,揭露出了近两年来西方社会对中国与日俱增的担忧,无论是一般民众还是财经专家、智库学者都在关注一件事,那就是中国是不是在为一场即将到来的大战在做准备。


报道指出,自2022年以来,中国持续购买囤积黄金、石油、粮食等三大战略物资,这一现象令人感到非常担忧。


从具体数据上来看:

我国的黄金储备在新千年的前8年里持续稳定在600吨左右的规模,随后在2009年增持到1050吨,2015年增持到1700吨,2年后变成了1900吨;自2022年第三季度以来,我国开始显著大举增持黄金,至去年末已达2262吨;央行数据指出,截止今年4月份,我国已连续18个月对黄金资产进行了增持;与此同时,我们还在大肆抛售美债,所变现的资产大概1/3变成了黄金储备;

2023年我国的石油进口量较之上一年陡然增长了10%,其中大部分来自对俄罗斯的大规模进口;


再来看粮食方面,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的粮食储备为20%,而如今却上升到了40%,《经济学人》估计,中国目前的粮食储备约占全球粮食储备总量的比重已达半数;并且大部分是在中美贸易战之后增加的储备。


西方社会的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有着很强的数据和逻辑支撑!

战时状态最容易把一个国家的短板给放大,从而造成致命的风险。而我国目前显著存在的短板就在于粮食和石油两大项目上!


中国虽然是个农业大国,但我们同时也是个人口大国,加之工业化和城市化对耕地的破坏,我们实际上对外存在着一定的粮食依存度;日经新闻就出过一篇报道,指出2021年中国粮食对外依存度达19%,也就是说我们现阶段有大概1/5的粮食需求要靠进口解决。

石油资源同样如此,我国每年消费的石油绝大部分要依赖对外进口!石油这玩意儿又号称“工业的血液”,即使现阶段我们的新能源产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依然无法取代石油在工业系统中的王者地位。更关键的是我们的石油进口大部分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而这个地方又容易在战时被西方给封锁,因此如果我们要准备一场大战,就必须优先解决石油问题。


黄金储备则是金融方面的储备,目的是为了应对西方施加的金融制裁;这两年俄罗斯的惨痛经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让我们开始逐渐谋求“去美元化”的战略思路。


当然,西方学界对中国大肆囤积这三大战略物资还有一种看法,这种观点认为,中国或许是在准备给西方来一场“经济核大战”。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中国是想通过大幅贬值人民币,加快商品和货币的流通速度;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提振国内的经济,另一方面是想用更具价格优势的产品彻底打垮西方市场。


但这样做会引发西方的反弹,也会造成严重通胀,因此才有必要先行囤积关键战略产品,目的是为了压制通胀。


无论上述哪一种观点成真,对于整个西方社会来说都是一场噩梦!


倘若国家真的是出于备战目的进行上述战略物资囤积的话,那么瞄准的一定是台海!

道理很简单,中国和美西方世界当前复杂交织的各种矛盾有一个中心汇集点,这个点就是台湾;一旦中国收回了台湾,则我们当前面临的很多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就比如菲律宾在南海滋事的问题,一旦我们收回了台湾,就不必再对菲律宾有任何迁就,他们敢来生事,咱们就直接派航母去堵门,只要这样来上一次,任他小马科斯有再多稀奇古怪的花招也得老老实实的认怂!


但我们有我们的节奏,即使西方社会意识到了战争风险,也无力阻碍我们收复台湾的脚步,这场世纪大博弈,最终的赢家一定是中国!
来源:占豪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