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星巴克开始实行“消费入座”,不消费会被“礼貌劝走”。此外,还有网友称有星巴克门店桌上摆放“消费入座”的牌子,网友猜测这是星巴克开始提醒顾客需要消费才能入座。
相关内容引发热议,冲上微博热搜
“刚坐下一分钟就被劝走”
星巴克客服:不会强制顾客消费
据经视直播,5月21日,在陕西西安,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在一家星巴克,一名男子刚坐下一分钟就被店员劝走。

视频显示,男子询问,“不让坐是吧”?星巴克员工则回应,“你要坐就手机下单,你可以去商场那边坐”。最终,这名男子起身离开。
视频发布者称,他看到店员一共劝走了3拨人。5月22日,经视直播记者搜索发现,有多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反映,星巴克开始实行“消费入座”。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支持,认为“以免想喝的人没位子”,也有网友支招,星巴克如果真要实施这项政策,可以在座位上立个牌子,写上“消费入座”几个字,否则被劝离很尴尬。
据九派新闻,23日下午,涉事星巴克门店一工作人员称,不清楚此事,目前没有驱赶人的行为,不管有没有消费,任何人来店都可以入座
那么,消费才能入座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吗?对此,星巴克官方客服回应称,的确有“消费入座”一事,如不消费会被礼貌劝离,但星巴克不会强制顾客消费
中国门店销量大幅下滑
年内市值蒸发超1400亿元
北京时间5月1日早间,星巴克披露了第二财季业绩。数据显示,星巴克该季度的营业收入为85.6亿美元,同比下降2%,不及市场预期的91.3亿美元;净利润为7.72亿美元,同比下降14.96%;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68美元,不及市场预期的0.79美元。
星巴克的同店销售数据,更是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具体来看,该公司当季度的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4%,自2020年以来首次下滑,市场预期为上升1.46%。其中,美国门店销售额同比下降3%,市场预期为上升2.31%,中国门店销售额同比下降11%,市场预期为下降1.64%
尽管当季度星巴克的平均消费金额增加了2%,但咖啡馆的客流量下降了6%。为了提振销售,星巴克此前尝试了一系列新策略,包括下午促销和推出新产品如薰衣草拿铁等,但结果显示这些举措并未能显著改善业绩。
鉴于上述挑战,星巴克已经第三次修改了其2024年的增长预期。公司现在预计全球收入增长将为低个位数,远低于之前7%至10%的预测范围。同时,全球和美国同店销售额预计将出现低个位数下滑或持平。此外,它还降低了对中国同店销售额和全球门店增长的预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Laxman Narasimhan称,当前为“一个充满挑战的环境”,并指出宏观经济阻力及消费者面临的压力为主要挑战。自Laxman Narasimhan上任的一年多时间以来,该公司已经多次下调其业绩指引,财报数据进一步凸显出星巴克面临消费者不断撤退的严峻现实
星巴克的首席财务官Rachel Ruggeri表示,1月比平常更冷的天气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商店访问量,加上全球消费者更加节省以及中东冲突,这对季度业绩造成了影响。他表示,星巴克对该季度的表现并不满意,公司将更加集中注意力,且其前进道路非常清晰。他补充称,公司正试图通过专注于满足早上的需求来扭转颓势。星巴克希望提高产品供应量,缩短等待时间,包括更新一些饮料的生产方式。它正在研发新产品,以吸引下午的顾客,并在今年夏天推出类似波巴的饮料。
截至5月23日收盘,星巴克股价报收78.305美元,跌2.99%,总市值886.96亿美元,较去年末已蒸发约2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50亿元)

被“9块9”卷到了?
星巴克各种花样优惠促销
据参考消息,瑞幸咖啡已经取代星巴克成为中国市场“咖啡一哥”,其2023年在中国市场总销售额已经超越星巴克。而瑞幸咖啡销售大幅增长并超越星巴克,主因是快速展店、低价策略与创新营销。
今年3月份,星巴克创始人、董事会名誉主席霍华德·舒尔茨来华走访。在活动中他谈及对中国市场以及激烈竞争的看法。舒尔茨透露,竞争正在让千千万万的人认识咖啡。但公司不是在进行折扣战或价格战,星巴克要做的是基于社区,用高质量的咖啡创造人文联结,形成“体验式咖啡品牌”
同时舒尔茨还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当顾客更了解咖啡,他们会想要从低端或打折产品中升级。霍华德·舒尔茨说:“只要我们继续赢得市场的尊重,他们就会选择升级到星巴克。我非常有信心,随着时间的推移,星巴克将继续成为市场的领导者。”
然而他的话音刚落,“9块9的风终于还是卷到了星巴克”就登上了话题热搜。诸如“满70元减15元”“55.9元三杯”、“45.9元两杯”各种优惠券也纷纷出现。
对此,星巴克中国董事长和CEO王静瑛解释称,客单价降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星巴克中国为提升消费者购买频次而推出的个性化的优惠促销活动。“这使我们能够优化销售额和利润。”这意味着,“以价换量”已逐渐成为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现实。
星巴克将继续落实中国战略的三个关键要素:提供更多本地相关的咖啡创新产品;加码重大技术投资,提高全渠道能力,数字化赋能门店;鉴于下沉市场强劲的新门店经济效益,进一步在下沉市场,尤其是新的县级城市拓展新店。“我坚信中国市场充满无限机遇,星巴克对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充满信心。”Narasimhan表示。
编辑|段炼 杜恒峰 杜波

校对|何小桃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经视直播、九派新闻、星巴克财报、每经网、券商中国、参考消息、北青报、公开资料等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