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才知道,现在的小学生又有了新的潮流风向标,开始斗烟卡了。
烟卡跟奥特曼、叶罗丽这类卡牌还不同,它不是商店里卖的现成卡片,而是孩子们自己拆烟盒做的,用剪刀把商标的部分减下来再折叠。
这东西不是什么新鲜产物,七零八零后应该都玩过,不过作为85后,我们那时候玩的人已经很少了,我们玩的更多的是现成的葫芦娃、水浒卡、圣斗士星矢卡等。
光收集肯定不行,还有各种玩法:双手合拢,以空掌心击拍地面,“烟卡”被掌风击中翻面就算赢。
小时候们家楼下小孩天天在斗卡,由于我手残,这玩意从来就没玩明白过,所以对此兴趣寥寥。
烟卡跟别的卡还有点不同,它是拿手掌拍地面,有的小孩掌握不好技巧,甚至把手指都骨折了。
烟卡也分等级,卡的价值直接与烟的价格挂钩,贵的烟制作的卡更高级,便宜的烟没有小孩愿意要。
据说小学生圈子里,好的烟卡能卖一百多块钱,比一盒烟的价格还高。
有的小孩为了收集烟卡,把大人未拆封的烟给拆了,还有的去垃圾桶里翻烟盒,更有甚者,孩子自己偷偷拿钱去买烟,不要烟卷,只要烟盒。
这就有点离谱了,卖烟给未成年人是违法的,偏偏有的商店就敢肆意妄为。
还有的店家发现了商机,开始整包的卖彩印的烟卡,各种品牌都有,但是小孩们也讨厌假货,他们中的行家练就了“闻卡辨烟”的本事,俨然已经是一杆老烟枪。没有烟味儿的卡是假卡,在卡圈里是要被鄙视的。
我严重怀疑这背后有资本在暗推,毕竟那是物资贫瘠时代的产物,现在的孩子可玩的东西这么多,为什么会重新拾起这东西?
游戏不是洪水猛兽,但发明这个游戏的人其心可诛。
烟卡和小孩子们玩的其他卡不同,它并不只是一种卡文化,背后蕴藏着一种隐性的烟草文化熏陶。
我爸年轻那会儿酷爱在街头看人下象棋,往里面一凑就不管不顾了。我只能默默蹲路边等他,旁边的人没有不抽烟的,满地都是烟头。我无以为乐,就撕人家的烟屁股玩,因此对香烟埋下了深深的兴趣和好奇。
让孩子过早的接触烟草制品,这本身就已经超出了孩子玩卡的范畴,我在家门口的小超市就见过几个孩子站在烟摊面前挨个品牌认,比它们的价格,哪个烟更好。
我最担心的是,在这批以烟卡为娱乐潮流的孩子们心中,吸烟逐渐演变成一种很酷很潮的行为,他们把烟草当成零食一样。
“吸烟有害健康”这句话,在烟盒上已经印了多少年,但是烟民们依旧熟视无睹。如果烟盒都做成下面这样,孩子不吓哭就不错了,我不信他们还有拍卡的兴致。
从奥特曼卡,到萝卜刀、盘串,再到玩烟卡,现在小学生的生活方式果真是千变万化,潮流就像是走马灯一样。最让人好奇的是,它还能做到全国一盘棋,在小孩没有手机的情况下,他们是如何做到步调一致的呢?
别的潮流大圣想追的我都尽量让他体验一下,这个确实追不动。我家连烟盒都摸不出来,更不要提做烟卡。我既不能让他去垃圾箱捡烟盒,也不可能去超市买了烟丢掉把盒子给他。
真要是为了玩游戏,同样尺寸的纸盒为什么不能玩?
我个人肯定是反对孩子玩烟卡的,但是这类问题宜疏不宜堵。你越是视它为洪水猛兽,看到孩子玩就狠狠打骂一顿,越容易激发他的叛逆心理。
我高中叛期那会儿,就曾一度偷抽烟。我并不喜欢香烟本身,对尼古丁也没上过瘾,但我当时就是觉得这种跟父母作对的感觉,太他妈酷了。
家教越严,孩子的心底往往越住着一个“坏小孩”。
任何游戏都是一阵风,可能孩子还没来及知道有这么个游戏呢,这阵风已经过去了。像我们家现在没人抽烟,他对烟卡的兴趣天然就低很多,而且在外面看到别人抽烟就会特别反感。
让孩子处在一个无烟的环境下,比什么禁烟教育都管用。
如果他真的有一天向我们表达对烟草的好奇,我会认真给他讲香烟的原理、危害。
实在好奇得不行,你让他吸一口感受一下,没有小孩会接受那个味道。他觉得呛了,以后可能都没兴趣再尝试了。
我在对他的很多问题上都顺其自然。
比如母乳喂养,我坚持亲喂到两岁(一岁之后就已经以奶粉和辅食为主了),一岁的时候,少喝一口都要哭天嚎地,两岁的时候自然离乳,说断就断,没有一点不适应。
他喜欢奥特曼那会儿,为了帮他收集卡,我自己成为了氪金玩家,买卡的钱不计其数。他轻轻松松就过了那个阶段,现在一看到奥特曼卡就说幼稚。
但我并不后悔,因为他未曾缺席过那段属于孩子们的快乐。他想要的东西,能满足的就会尽量满足,不能满足的好好解释,他没有那种匮乏感,物欲反而极低。
前几天带他去吃一家城中村的烤肉馆,我特别喜欢吃他们家,缺点就是位置复杂三教九流都有。有一次一群光膀子的男人在那里一边喝酒一边飙脏话,尤以其中一个肥头大耳的中年男人为最。

大圣立马表现出强烈的反感,老笨迁怒于我,说下次别带孩子来这种地方了。

我说社会是个大染缸,你也不可能让孩子永远活在真空罩里,只去“高贵”的地方。世界有很多面,往下看看被折叠的世界,又何尝不是另一种见世面。
我问大圣,你觉得这个男人酷吗?你想成为他吗?他说当然不。我说这就对了,以后当你想说脏话时,浮现出这个男人的样子,你就会觉得说脏话一点都不酷了。
你没法堵住别人的嘴,但你可以选择不去成为他。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