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芊从小就喜欢玩儿泥,什么水晶泥,起泡胶,液态玻璃等等,各种名字的泥几乎都被她玩儿遍了,这些名字花里胡哨的东西,其实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史莱姆(英文名Slime,指烂泥状、粘液状的物体)
对于她玩儿泥这件事我最开始还是有一点儿抵触心理的,因为我看那些软不拉几的泥,真不知道这东西有什么可玩儿的。
可毕竟芊芊喜欢 ,说玩泥特别解压,尤其是芊芊是个高敏感的孩子,有自己的情绪出口也挺好的,所以我就一直忍着,慢慢也就接纳了。
其实我周边好多朋友孩子都玩泥,虽然我们都不能理解,但对孩子来说确实是某种解压方式(现在的小孩面对的压力环境和咱们小时候真不一样了,我们也都慢慢接纳)
这一接纳,反而发现孩子玩泥真的有收获,比如芊芊会自己找素材,学习各种diy泥的配方。她有段时间追求用泥搭出一个大泡泡,自己会试错各种配方,成功做出过大泡泡,不过只能做一次
后来我找到一种安全性巨高(通过严苛的欧盟检测)
没想到泥的延展性也很好,可以玩各种花样,我闺蜜她儿子用这个泥做的巨大泡泡,能反复弹好几次。

今天我也会给你分享芊芊和闺蜜孩子们的各种玩法。
现在,我从抵触她玩泥,变成给她选安全性好的泥,玩得放心就好。
开始芊芊玩儿泥是跟着芊姥在学校旁边文具店和小卖铺里买的那种廉价的三无产品,颜色都特别艳,还有特别大的香味儿。
我研究后发现好多廉价的史莱姆的配料里面都添加了大量的硼砂(硼砂能帮助这些泥增加韧性,更好地塑性,还能够保持泥里的水分,缓解干燥,还有防腐的作用)但是硼砂是化学成分,超过一定的剂量,对人体是有害的毒
尤其是孩子长时间玩泥,而且玩完泥以后没洗干净手就吃东西,或者碰嘴巴,碰到破的伤口什么的,毒素就会进入体内,这个毒性还是积蓄性的,会不断地累积增加。
后来,那种廉价的泥,我就不敢再让芊芊玩儿了。我一直在网上给她学么那些有欧盟认证,国际权威检测的泥,国内3C的我都不放心,但是找到能符合标准,玩起来拉伸和炸泡效果又好的,太难了,没几家能提供的。
被逼无奈,芊芊就开始在网上按照教程自学DIY各种泥,家里的洗发水,洗洁精,沐浴露,手工白胶,粘土,面粉,牙膏,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小零碎儿,都是她的配料。
很多DIY的教程里都需要成型水,仙女水神马的,其实也是含有硼砂的硼砂水
,不过是其换了个说法而已

为了做出不含硼砂的泥,芊芊没少做实验。她说网上教程里好多不加成型水就能成功,可她照着试了好多都失败了。只有一种她屡试不爽,每次都能成功,具体怎么做,我在下面具体说。
自己DIY的泥相对安全,虽然拉伸效果和起泡效果都有,但比那些加了硼砂的水晶泥还是差一些,不仅容易有颗粒,整体比较软,质感上更像是嚼过的口香糖
不过,今年我给芊芊找的泥,不仅没用硼砂,安全性巨高,而且颜值高,味道也是淡淡的,泥的延展性甚至比添加了很多化学成分的都好。
它配料表里只有去离子水,聚乙烯醇(制作胶水的主要原料)和甘油。
而且是国内国外16种权威专业检测报告全部达标的,成分很安全。
而且芊芊说玩的手感也不错,不粘手,抻拉效果也不输那些加了硼砂的泥。
不透明的发泡泥抻拉发泡以后体积会膨胀变大,变得非常柔软顺滑。
质地像奶霜一样。
透明的水晶泥一开始就很水润,拉伸效果和柔韧度都很优秀。
拉伸后,起泡多,炸泡也响,发泡后,每捏一下都能发出清脆的炸泡儿声,还别说,真挺解压的。
透明的水晶泥还能搭出超级大的帐篷(她们玩泥的说法,我也是跟芊芊学的)。我把它安利给我好几个闺蜜,她们都跟着我给孩子入了,也都玩儿得特别溜,还老给我发视频显摆。
一个赛一个的会玩儿。
我呢,好不容易找到放心又好玩儿的,所以每次都是给芊芊囤一大堆。因为玩儿上一段时间,泥脏了,或者在玩儿的过程中水分逐渐流失,延展性减弱了,她就会换新的接着玩儿。
说实在的,人身上手指和脚趾是触感末梢神经分布最多的地方,手指体验各种软硬度的触感,加上搓、揉、捏、贴、拍、压平等动作可以锻炼孩子手部的精细化动作,还能解压,还能让孩子自由发挥创造力,玩泥的好处其实还是挺多的
所以,今天我想跟妞们说说泥的各种玩儿法和自己在家如何DIY。家里有跟芊芊同好的孩子的,不仅可以发给孩子看看,顺便妞们也能get到孩子玩儿泥的乐趣。
接下来,我从现成泥的各种玩法和DIY安全泥两方面,分别跟妞们说:
  • 现成泥的各种玩法
  • DIY安全泥
现成泥的各种玩法
实话实说,同样安全的泥,自己DIY的这个泥,确实不如我这次给芊芊买的现成的泥效果好。这次买的现成的泥,虽然也没有添加硼砂,但韧性,弹性,拉伸,起泡都很优秀,玩儿法也多。
1.基础玩法
①手戳


把泥摊一堆儿,用手指肚戳泥,体会那种Q弹柔软的触感。
②抻拉
可以直接放手里抻拉,体会由紧到松的顺滑感。
也可以借助起泡贴,跟抻拉面似的,拉出更长,纹路更清晰的。
③捏泡
抻拉的时候,空气进入泥中,往下落的时候盘个花,就能出好多泡泡,用手使劲儿捏,就能听到噼里啪啦的炸泡儿声,确实挺过瘾的。
④搭帐篷
就是把泥抻薄,然后快速地翻盖过来,形成一个大气泡。
2.花式玩法
①双人大帐篷
这个用我给芊芊买的水晶泥能搭出来超级大的帐篷,还能上下来回抖,芊芊和我闺蜜家孩子都能搭出来,以前芊芊玩儿的那些泥都不行。
②吹气球
还可以取一小块水晶泥,抻薄一点,放在吹风机的风筒上,开最小档,冷风,能吹出一个大气球(这样玩儿会加速水晶泥中的水分流失,影响它的延展性,所以要单独取出一小块来玩儿,别用整盒玩,要不然忒浪费)
③混泥/小配件等体验不同颜色和手感
把不同颜色的发泡泥混合在一起,可以得到一块儿炫彩泥。
在泥里加小亮片之类的,可以体会不同的手感,blingbling的还很好看。
④做手工
史莱姆其实并不是只能拉着,捏着玩儿,还可以用来做手工。
比如,把发泡泥抻拉发泡后再装回盒子里,用做饼干的模具拓印个图案。一个蓬松的哆啦A梦纸杯蛋糕就做好啦。
比如,用水晶泥直接揉捏,做个喷水的小鲸鱼。
捏好的小鲸鱼卖相非常可爱了,但它不会像轻粘土那样容易干掉,拼完一个,直接揉了可以接着做别的。
比如,用发泡后膨胀的发泡泥捏个小脸蛋,给她加上活动眼睛,用毛根做头发和嘴巴。
一个立体的,爱笑的小女孩就做好了,而且脸蛋儿还是有弹性的。不过史莱姆里面的水分多,胶质多,放干了会回缩哦,不如轻粘土的速干和稳定性好。

再比如,发泡泥如果玩儿时间久了,水分少了变硬,延展性和发泡性都变差了,也先别着急扔掉,可以搭着手工材料把它像轻粘土那样捏东西玩儿。
比轻粘土还多了一份透亮劲儿。
再再比如,把发泡泥铺在纸盘里,滴上色素,让颜色自然的混合,流动。
滴完颜料后,放平,静置不动。
因为泥里面的水分多,颜色会慢慢地融合。表层晒干后的泥,成了一块自然晕染的色板,可以拿它当背景放上一些装饰物做画(泥要铺得尽量薄,干的过程中会抽抽变硬哦)。
⑤寻宝游戏
这是芊芊最爱玩儿的一个,每次玩儿都能得到挖掘的快乐。有时候还让我和她爸挖。
用泥玩儿这个游戏好就好在可以重复利用,东西好放也好往出拿。
DIY安全泥
DIY安全泥,用到的主要原料就是胶水(透明的胶水比手工白胶做出来的效果要好一些),而且不用含有硼砂的成型水。
芊芊做泥买的都是得力的液体胶,超大桶的胶水,便宜大碗儿。
配料就多了去了,牙膏,洗衣液,洗发水,小苏打,盐水,洗洁精,甘油,隐形眼镜护理液,洗衣粉,肥皂,热水,香氛精油,色素,小配件等等。
先给妞们排个雷,说说不靠谱儿的那些配方,最后再跟妞们说个靠谱儿的基础泥的配方,而且材料一般家里都有,不用额外去买。
1.不靠谱儿的网传教程
牙膏,洗衣液,小苏打,盐水,洗洁精,这些芊芊都试过了。用它们DIY成型水,混合胶水,都不能成型,都像图里这么稀,不知道网上那些人是怎么做成功的。
2.屡试不爽的成功配方
这个配方里包含透明胶水,轻粘土,洗发水,清水,肥皂屑,热水,是芊芊每次做都能成功的。
①轻粘土和透明胶水1:1混合。
②加入比胶水少一半的洗发水。
搅拌均匀,直到成为十分粘稠的液体为止。
③DIY成型水,是用洗衣服用的黄肥皂刮下来的肥皂屑和热水混合制成的肥皂水,放入的量和洗发水差不多,与等量的胶水混合搅拌。
④混合了肥皂水的透明胶水,随着搅拌逐渐变成不透明的粘稠液体,大概到这种程度就差不多了。
⑤搅拌好以后,把它们全部加入到步骤②里搅拌好的液体里。
⑥继续搅拌,直到把两种粘稠的液体搅拌均匀,感觉越来越抱团儿,跟和面似的。
⑦直到和出个小面团儿,然后分批,少量多次的加入小苏打,并搅拌均匀,直到不粘手为止,泥就做好了。
自己DIY的,不含成型水的泥,手感比较软,也不粘手,抻拉性很好,缺点是弹性和韧性比买现成的那种要差一些,炸泡和搭帐篷的效果也是买现成的更好一些,自己做的搭不出可以抖的大帐篷。
好啦,怎么玩儿泥和DIY泥今天就说到这里了,撒尿和泥玩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孩子都玩儿史莱姆,但前提是给孩子玩儿安全无毒的。
最后,特别感谢芊芊,是她教会了我关于玩泥的一切。
给芊芊买东西前我都会认真做功课,都成职业病了。不过做完攻略后入的东西,孩子用的时候心里还是踏踏实实的:
女儿秋冬防感冒必备的帽子围脖,这样挑到保暖又戴着没存在感的
从出生就跟女儿鼻塞鼻炎斗智斗勇,目前最好用的是这2样
我给女儿这样选VC,每天不到1块钱还能保证营养摄取
END
另外,我每周也会在圈里分享我带芊芊玩什么、学什么、吃什么、用什么的小日常。
感兴趣的妞,可以长按识别👆加芊妈小助手,她会第一时间给大家同步我发圈的内容~~
🛒本周芊妈推荐好物
👉女儿初二也没近视,自用两年电动反转拍后,我换了款更好用的(点击下图👇看我详细分析)
👉让女儿背书更快更好的神器出现了,实时返听真的更好记忆(点击下图👇看我详细分析)

👉61真的能带孩子走进“空间站”,就靠这本2米多长的全景立体书(点击下图👇看我详细分析)

点开芊妈的公号名片👇
点击右上角【...】选择【设为星标】这样我就不会因为只会写干货,而把你们弄丢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