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我读过一本书。
这本书有种神奇的力量。不看不要紧。一看完,我就想离家出走。然后,披上雨衣仗剑走天涯。就像听完许巍的《蓝莲花》一样。滴滴滴滴滴滴滴滴。
后来我去登山,岗什卡,勃朗峰,乞力马扎罗,都是因为受了这本书的影响。
这本书的名字叫《让灵魂跟上脚步》。这本书的作者,就是万科的创始人王石。
多年之后。
昨天,我陪同问道中国的企业家们,拜访王石。聊他的登山经历,聊他的二次创业,聊他的减碳梦想。
聊完之后的感觉,很微妙。
很有收获。但是那种收获,不是得到了一些信息,而是获得了很多能量。那种安静,温暖,但是震撼心灵的能量。
让我讲给你听。
不要指望奇迹
王石说,我喜欢登山。我也喜欢攀岩。但是登山和攀岩,还是不一样的。登山非常痛苦。
攀岩过程中,也有挫折。但是克服掉一个挫折,马上就有愉悦感。2-3小时的攀岩中,挫折愉悦,挫折愉悦。一直在分泌多巴胺。所以整个过程,是快乐的。
但是登山不一样。登山只有痛苦。很痛苦,很痛苦。甚至生不如死。你对自己说,如果我能活着回去,一定再也不来登山了。谁再来谁不是人。
这么痛苦,那你怎么还登上去了呢?我问。
就是在挣扎的过程中对自己说,我不放弃,我不放弃。最后这10步,我不放弃。在这个挣扎的过程中,你就登顶了。
这就和创业一样。不要指望什么奇迹。就是坚持你的信念。然后你就登顶了。等你登顶了,等你活着下山了,等你回到自己的城市,痛苦逐渐淡去,快乐才逐渐浮现。然后就会想,再去登第二次。第三次。
2003年,我第一次登顶珠峰。2010年,我第二次登顶珠峰。
而且,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你能突然看到一些,你平常看不到的东西。
一个苹果放在我的手里
王石说,我第一次登雪山,是登玉珠峰。6100米。
那时候非常自大。企业家嘛。到了冲锋营,高反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吐得一塌糊涂。
这时,和我睡一个帐篷的战友,给了我一个苹果。让我补充能量。在物资极端稀缺的雪山里,一个完全没有生命迹象的情况下,一个苹果放在我的手里。我非常非常珍惜它。我一直没舍得吃。我一直收着它。直到最后带下了山,回到宾馆。
你知道,酒店宾馆,飞机休息室商务舱,都有那种果盘。以前,那些果盘我可能看都不看。现在突然意识到,生命中多少其实很珍贵的东西,因为多了你就会视而不见。自那以后,我就开始非常珍惜生命当中那些你视而不见的东西。
比如苹果。比如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比如,环境。
乞力马扎罗的雪
海明威写过一本小说,叫《乞力马扎罗的雪》。我非常喜欢那本小说。所以,2002年,我去登顶了乞力马扎罗。
但是,你知道吗?王石说,我在乞力马扎罗的山顶,没有看到一片雪。
书上说,乞力马扎罗是非洲第一高峰。5895米。终年雪帽覆盖。但是那一年,我没有看到雪。
为什么?因为全球气候变暖。
后来,我去参加了好几次全球气候会议。因为二氧化碳排放,地球就像裹了一层棉被一样,热量进得来,出不去。全球气候正在变得越来越暖。变暖没问题。问题是变太快了。
地球上70%的淡水,都用冰的形式,存在了南极。南极大陆的冰层厚度,超过2公里。如果气温快速上升,南极的冰层融化,海平面会上升。如果全部融化,海平面会上升几十米。别说乞力马扎罗山顶没有了雪。甚至上海以及很多城市,都会被淹没。
全球变暖的趋势下,无人可以独善其身。
所以你理解,当我听到我们国家做出减碳承诺时的那种心情吗?
老战马听到冲锋号
2020年,我们国家在联合国大会上做出承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听到这条新闻时,我的那种心情,那种感觉,就像老战马听到了冲锋号。我感觉自己为了这一刻,准备了20年。
2002年,乞力马扎罗的山顶居然没有雪,在我心中植入的震撼。2011年,我去哈佛进修,接触到的环保理念。以及过去所有在万科做的关于绿色建筑的研究和尝试,似乎都是在为这一刻做准备。
从大数上来说,这一年,我70岁了。我已经从万科退休了。但是,70岁这一年,我决定,二次创业。
是的。二次创业。而不是用情怀做慈善。
为什么?因为情怀的钱,杯水车薪。
情怀的钱,杯水车薪
很多公司,都在做ESG(Environment,环境;Social,社会;Governance,公司治理)。ESG,是企业社会责任。做ESG,企业赢得声誉,社会获得改善。是好事。大好事。
但是,这样的改善,毕竟有限。为什么?因为企业能拿出多少钱做ESG?假如你每年能挣100万,你愿意拿出多少钱捐给环保事业?10万?很多人估计连1万都有点舍不得。
因为仅仅为责任感和荣誉感付费,仅仅为情怀付费,终究还是有点心疼。
然而,中国每年碳排放,大约100亿吨。要实现碳中和,就是要减排和回收所有这100亿吨碳。解决这么大体量的问题,情怀的钱,杯水车薪。
当然,情怀也很重要。比如我做基金会,就是情怀。
我曾经误以为,农村过得比城市好
离开万科后,我成立了一个“西安市乡村发展公益慈善基金会”。我为这个基金会,募集了一亿资金。帮扶农民。
为什么?因为特殊的感情。
我小时候,住在城市。那时候家里很穷。吃不饱。于是总想去辽宁山里的姥姥家。因为在姥姥家能吃饱。所以我一直有个印象,就是农村过得比城里好。
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这是我的误解。真实情况是,我姥姥每年吃糠吃咸菜,省下一些粮食,等我寒暑假来的时候,让这个小外孙可以吃饱。其实,农村过得比城里苦得多。
因为这个特殊感情,我觉得欠农村的。所以等到日子过得好了,总想回报。这就是情怀。
但是用情怀,我能募到多少钱呢?1亿。这1亿,还是很多人给了我面子。再多我也很难。1亿,能做事,但是做不了太大的事。
所以,减碳这种“大”问题,一定不能靠情怀。只能靠商业。
生物圈三号不是情怀,生物圈三号是创业
润总,你所在的这个地方,叫“生物圈三号”。
这个地方,有很多关于减碳的尝试。但是,生物圈三号,不是用来展示王石的减碳情怀的。这个地方,是我的二次创业。创业就要盈利。盈利才能让很多人相信,减碳是有利可图的。有利可图,才会有越来越多人参与。越来越多人参与,才能真正解决这种全人类的大问题。
这就是:用企业家的思路,解决社会的问题。
比如,我们和一些机构合作,帮助他们像“生物圈三号”一样,做建筑的减碳改造。他们为什么要做改造?因为情怀吗?不。因为情怀,动力不足。因为利益。我们的方案,可以让他们的改造投入,通过节省的电费,赚回来。一般6-7年收回成本,快的5年多。成本回收后继续节省的电费,都是白送的。
只有这样,才会有越来越多人参与到减排的事业里来。
生物圈三号不是情怀。生物圈三号是创业。
1%的1%,也有40万吨
比如,我们生物圈三号的餐厅,所有的厨余垃圾都不会倒掉。因为倒掉和焚烧厨余垃圾,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并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那怎么办呢?
我们会把厨余垃圾,喂给一种昆虫吃。这种昆虫,叫做:黑水虻。
黑水虻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可以吃掉其体重20万倍的厨余垃圾。体型长到最初的4000倍。它吃完后的排泄物,可以给植物做堆肥。它自身可以作为蛋白质,做猫粮狗粮,重新进入循环。
这项技术,来自加拿大。听上去不错,那为什么没有普及呢?因为加拿大缺乏场景,没有规模。因此无法降低成本。但中国有。
刚才讲中国每年碳排放大约100亿吨。中间垃圾处理带来的碳排放,大约占其中1%,也就是1亿吨。而所有垃圾中,“有机质”垃圾占40%。也就是4000万吨。如果我们能处理其中这其中的1%,那是多少呢?40万吨。你看,在中国,1%的1%,也有40万吨。
这40万吨的体量,就可以养活一个行业,并让其技术和效率不断迭代,最终的成本,比烧掉还要低。
这就是商业。
什么是生物圈三号?
有意思。确实很有意思。我突然很想问一个问题,对了,你为什么把这个尝试,叫生物圈三号呢?那一号和二号在哪里呢?
王石说,地球,就是生物圈一号。一切动物、植物、微生物,和整个自然环境,形成了一个生物圈。在这个生物圈里,万物彼此联系,相生相融。我们人类,就是这个生物圈的一员。也只是一员而已。
很多年前,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有一些科学家,用玻璃穹顶,构建了一个完全封闭的生态体系。里面有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科学家通过计算和设计,构建的海洋、沼泽、沙漠、森林环境。人们希望这个生物圈,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获得能量,帮助所有生物形成一个类似生态圈一号(也就是地球)一样的完美的循环。
这就是生物圈二号。
但是,生物圈二号最终失败了。进去生活的科学家,因为氧气减少,不得不撤出来。
而我们现在所在的,就是生物圈三号。生物圈三号和二号最大的区别就是,它是开放的。他是对生物圈一号的加强,而不是对它的封闭。我们的目的,是让生物圈一号更美好,而不是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生物圈。
为什么?因为生物圈一号,也就是地球,其实从来不属于我们。地球是我们向我们的子孙后代借来的。我们要在用完后,原封不动地还给他们。这样,他们才能和我们一样,享受这个世界的美好。
说得真好。
我问王石,这是不是你人生中的另一座珠峰?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自己的最高峰
是的。
王石说,我常常和别人说,我爬的第一座最高峰,是珠峰。我爬的第二座最高峰,还是珠峰。我爬的第三座最高峰呢?是创业。
高山,永远都不是你的最高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自己的最高峰。创业,就是我心中的那座最高峰。
我和你们一样,是一位创业者。只是,我的岁数大一点。我是一个岁数大一点的二次创业者。很多人问我,对年轻创业者有什么建议。我对年轻创业者没有建议。我还想听听年轻创业者,对我有什么建议呢。我们都是创业者,我们都有自己的山要爬。
对了。今年我74岁了。我81岁的时候,还要第三次去爬珠峰。
为什么?哈哈。因为我的朋友,华大基因的创始人汪建,刚爬完珠峰。他成为了中国岁数最大的珠峰登顶者。但他不是全球年龄最大的。全球年龄最大的,是80岁登的顶。所以,我要81岁的时候再爬一次。我要做全球年龄最大的登顶者。
为什么?
永远对这世界保持好奇。永远不怕冒险。这就是企业家精神。
2024年很难。2024年的难,就是你要爬的一座高峰。不要指望什么奇迹。坚持你的信念。祝你登顶。祝你活着下山。
祝福。
(问道中国企业家学员,和王石团队的合影)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作者 / 刘润编辑 / 二蔓  版面 / 黄静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2258篇原创文章

推荐阅读:

品牌推广 培训合作 | 商业咨询 | 润米商城 | 转载开白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合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