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法新社、路透社等22日报道,当地时间周三,在七国集团(G7)财长会晤前,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勒梅尔(Bruno Le Maire)也玩弄起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的文字游戏,称G7和欧洲需要团结一致,以应对包括电动汽车、电车电池在内的中国进口产品“充斥欧洲”。他还宣称,要在即将于意大利举行的G7财长会议上,呼吁“重新平衡”与中国的贸易关系。
“面对产能过剩,G7必须团结起来,欧洲也必须团结起来,欧洲必须申明自己的经济力量。”勒梅尔还表示,随着欧洲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差距日益扩大,欧洲需要“从经济昏迷中苏醒”,在未来几年将欧洲经济增长率提高一倍。
路透社指出,同为G7成员国中的欧盟国家,法国和德国在对华立场上的分歧越来越大,报道称“柏林急于避免破坏与中国这一主要出口市场的贸易关系”。
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部长勒梅尔/资料图 图自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5月24日、25日,G7财长会议将于意大利北部小镇斯特雷萨举行,预计将主要就如何在乌克兰战争中使用已冻结扣押的俄罗斯海外资产等问题展开讨论。
法媒还提到,不顾中方强烈反对,美国拜登政府上周宣布对多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尤其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关税增加至100%,因此对华贸易关系也将成为本次会议的另一个重点议题。报道援引一名官员的话称,美方可能会推动在最终G7公报中,体现各成员国对中国所谓“产能过剩”表达共同关切的陈词滥调。
这名官员还口口声声称,美国没有呼吁G7其他伙伴国家对中国采取类似措施。但实际上,早在21日,为此次G7峰会预热,当时正在德国访问的美国财长耶伦就试图拉拢欧盟以共同应对所谓中国“产能过剩”。其危言耸听称,美国及西方盟国必须“以团结的方式”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制造业实力,否则自身产业将处于危险之中。
然而美国抛出的这根橄榄枝,欧盟似乎表现得不太积极。当天晚些时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布鲁塞尔表示,欧盟不会追随美国加征对华关税,欧盟方面将采取与华盛顿“一揽子关税”不同的做法,要“量身定制”对华关税。
出席G7财长会议前,耶伦在访问法兰克福时与银行高管会面
《法兰克福评论报》等欧洲媒体也注意到,关于美国对华关税新规,欧洲方面整体呈现审慎态度,但法德分歧仍然明显。路透社援引市场咨询公司荣鼎集团高级顾问诺亚·巴金(Noah Barkin)的话称,德国的对华立场与法国和欧盟的立场之间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差距,“巴黎和布鲁塞尔比柏林更愿意在贸易方面对中国表现强硬”。
尤其在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所谓“反补贴”调查,计划征收惩罚性关税的问题上,法国根本就是挑起调查的幕后推手,自去年秋天以来一直极力促成征税,依赖程度更大的德国则无意使对华关系趋于紧张。路透社早前还曾报道称,一些法国政府官员私下里表示,他们一度担心柏林会试图“破坏”电动汽车调查。
中国是德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的重要市场,也是大众、宝马、梅赛德斯—奔驰等德国汽车巨头的重要市场,德国总理舒尔茨、数字化和交通部长维辛等人一再强调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税,重申德国想要“在竞争中一较高下”。
预计欧盟将于6月5日之前出具对中国电动汽车调查的初步报告。德国《法兰克福汇报》15日文章分析称,虽然法国支持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但它并不想被美国“当枪使”。马克龙想做的是,效仿美国人的保护主义举措,让欧盟在招标和采购物资等方面优先考虑本土公司,购买“欧洲货”,并通过封闭市场、增加补贴来加强本土生产。他认为,欧盟一直以来“监管太多、投资不足、保护不够”,这导致欧盟有落后的风险。
对于美欧频繁炒作所谓中国“产能过剩”等问题,5月2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多次阐明,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是企业长期技术积累和开放竞争的结果,是在充分竞争中拼出来的而不是靠产业补贴补出来的,完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公平竞争原则。中国的新能源产能是助推世界经济绿色转型急需的先进产能,而不是过剩产能。
汪文斌表示,炒作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完全背离客观事实和经济规律,本质上是保护主义。按照美方的逻辑,什么商品出口多了,什么就是“产能过剩”,那七国集团财长会应首先聚焦美国的产能过剩问题。
当天,汪文斌还表示,中国的发展和开放给欧洲和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风险。保护主义解决不了欧盟的问题,保护的是落后,失去的是未来。中欧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都是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应该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具体经贸问题。我们注意到欧方的相关表态,希望欧方恪守支持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的承诺,同中方一道维护好中欧经贸合作大局。
来源:观察者网

媒体合作、品牌宣传请联系牛哥(ID:ntanqin)

电商合作请联系四季(ID:wuniuwh)
特别欢迎大家积极投稿

您觉得好看,就点在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