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拼多多掏出一份季度财报,直接把差评君的首页给拿下了。
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了 131% ,经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 202% 。
往前盘盘,这已经是拼多多连续五个季度超过市场预期了,市值就更不用多说了,大伙儿懂的都懂。
这么说吧,数据出来之后凑热闹的人是一波接着一波。不少网友对这事儿的看法都是 “ 没想到 ” ,类似 “ 曾经的拼多多我爱答不理,现在的它我高攀不起 ” 的梗也是被玩儿得飞起。
在 # 拼多多第一季度营收 868.1 亿元 # 的话题下面,还有网友紧跟时事来了句:禁止炫富。
总之就是,拼多多这次赚足了大伙儿的眼球,不过我也发现,大家对拼多多的评论走向好像有点越来越甲亢了。
虽然差评君在第一时间去查了些资料,仔细研究了一波拼多多这段时间的业务,发现他确实有点东西。
但我今天其实不打算跟风去吹捧,拼多多又赚了多少钱、股价又涨了多少,而是想换个角度,让大伙儿能理性、客观地去看待拼多多的短期业绩波动。
不可否认的是,拼多多这小半年来确实走对了几步棋,国内主站就立了不少功。
过年那阵,拼多多大搞特搞春节营销,先后推了什么 “ 年货节 ” ,还有 “ 春节不打烊 ” ,百亿补贴都是基操了,还有什么万人团、多人团,主打的就是想让消费者花小钱过大年。
不瞒大伙儿说,差评君过年还在那上面买了不少年货,你就说这一季度营收有没有咱的份儿吧?
另外我也注意到,拼多多前阵子还搞了个 “ 新疆包邮 ” 服务,快递能送进村完了还包邮,以后的包邮大户 “ 江浙沪 ” 说不定还真成了 “ 疆浙沪 ” 。
所以,如果考虑到新疆等西部地区订单量增长的话,不光是今年一季度,甚至往后都能贡献不少的营收。
而除了国内主站猛猛冲以外, “ 海外版拼多多 ” Temu 的名号也算是打响了,不到两年时间,就已经开拓了五十多个海外市场。前两个月又上线了一个半托管模式,估计也是想继续在跨境电商上下下苦功。
不过差评君觉着吧,咱该给拼多多泼的冷水,也还是得泼。
就说刚提到的半托管模式,可不止 Temu 一家在做。
给听不太懂电商黑话的差友们小小科普下, Temu 的全托管是平台把商品运营、物流还有售后服务一条龙全包了,商家只需要供好货,再把货发到 Temu 的国内仓库就行。
而现在 Temu 的半托管,商家要操心的地方就多了。
图源:雨果跨境
就比如物流这一块, Temu 之前全托管模式就因为把物流( 跨境 + 尾程 )揽下来,不光是物流成本蹭蹭往上涨,履约能力也干不过亚马逊。
所以半托管就把仓储物流的活儿甩给商家了,本意呢倒不是给商家上强度,而是想吸引有海外本地发货能力的商家,另外再扩扩自己的品类,比如大件的家电啥的。
这样一来,物流成本降了,物流时效上去了,能出的 SKU 也更多
有想法总是好的,但阿里速卖通、 Shein 这些个跨境电商平台现在都流行起了半托管模式。在半托管模式下,商家们到底会青睐哪个平台,这一时半会儿还真说不好。
图源:Pexels-Kelly Lacy
还有就是,跨境电商也早就不是出海就能捡钱的蓝海市场了。咱 “ 出海四小龙 ” 里的其他三家,还有亚马逊,没有哪家是吃素的。
你就说前阵子在网上传开的速卖通 “ 百亿补贴品牌出海 ” 计划,说是已经开始挖亚马逊的墙角了。
亚马逊这几年也在卷物流,根据亚马逊的报告,今年第一季度,美国 60 个城市的亚马逊 Prime 订单中,有高达 60% 都实现了当日达或次日达。
为了抢市场,各家都恨不得使出浑身解数,所以吧,拼多多的出海业务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顺风顺水。
不过,经济复苏是大趋势,这段时间发财报的一众国内大厂,电商业务的数据都很值得单拎出来说道说道。不能趁着现在顺势而上,那这些大厂可能也得好好反省了。
再回到拼多多这次的财报数据上来,差评君觉着涨了就狂吹,跌了就猛喷,过度关注拼多多短期的业绩波动,其实是一件很无聊的事儿。。。
不可否认,财务数据的确可以反映出一家公司的经营状况。但抛开增长,用长期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拼多多的价值,或许对我们了解这家公司更有帮助。
在这次的财报电话会上,拼多多董事长陈磊说了这么一句话: “ 不过度关注业绩波动,专注内生价值提升 ” 
老实说,我看到这句话的第一反应就是,大佬们的世界我理解不了,这就好比,有人跑来我面前跟我说 “ 我最不在乎的就是钱 ” 。
但随着资料越翻越多,看了些合订本之后,我准备收回我刚刚说的话。
拼多多在农业上的投入,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之前,差评君经常能看到他们家搞什么助农的新闻,但说实话,我基本都没怎么留心关注过。。
因为我觉得,这种发达后锦上添花的表面功夫,谁都会做,就像小黑胖说他要是中了 1 个亿彩票,铁定会捐个 500 万。这句话我是信的,前提是他得真中奖。
但我却发现,拼多多并不是发达后,才补助农的票。相反在农业上,拼多多是个妥妥的长期主义者。
最早,拼多多就是靠着农产品起家的,包括 2018 年的第一封股东信上,也提到了 “ 拼 ” 这种模式,对农产品流通的帮助。在那之后,每次他们家发业绩报告,农业总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这么些年,拼多多整出了 “ 农云行动 ” “ 百亿农研专项 ” ,不仅在农产品供应链上花心思,科技助农啥的也没落下。
比如给新疆农产品也整上百亿补贴,既帮助新疆农民解决了需求问题,又让大家伙儿都吃上了便宜的新疆瓜果。
还有前阵子在某书上很火的 “ 禁止蕉绿 ” ,概念一出圈,拼多多也顺势接住了这波流量。百亿补贴还有秒杀频道对苹果蕉都做了优惠补贴,带动了平台上不少苹果蕉的销量。
根据拼多多公开数据显示, " 禁止蕉绿 " 搜索量周环比上涨 70% 、订单量上涨约 30% 。
而除了农业以外,差评君发现拼多多这两年动不动就喜欢提一个词:高质量发展
这词儿听起来挺唬人的,但其实没那么玄乎。去年也是一季度财报发布之后,拼多多搞了个 “ 百亿生态 ” ,但不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是建设商家生态。
说白了,就是要治治一些不守规矩的平台商家。比如实行 “ 非厨刀具 ” 实名购买,还有那些搞封建迷信和色情的也都给处理一波。
这又是发力农业,又是治理平台生态,现在咱再回头看,拼多多真的只有价格吗?
这次陈磊提到的 “ 内生价值 ” ,其实从拼多多的第一份股东信开始,到现在都还在被提及。
它或许让用户拿最划算的钱买到想要的东西,又或许是提高了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和效率,但不管是什么,从现在来看,这些长期投资,确实是帮助他们做到了现在这个程度。
最后,差评君觉得拼多多是一家相当值得研究的公司。
毕竟,有人觉得它追求的是真正的长期主义;有人说它只会价格这一招,也有人说它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
但相信也好,怀疑也罢,拼多多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我觉得不远的未来,就会有更明确的答案。
撰文江江&西西 编辑面线&大饼&小鑫鑫封面焕妍
图片、资料来源
SEC 、拼多多、雨果跨境、微博
RetailWire , Amazon Prime Announces It Has Faster Deliveries 
蓝鲸财经,挖亚马逊墙角,速卖通要用 “ 百亿补贴 ” 搞品牌出海
部分图源网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