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书堂》·第445篇
内容来源 | 本文摘编自机械工业出版书籍
《当良知沉睡:辨认身边的反社会人格者》玛莎·斯托特
责编 | 若风  排版 | 五月
第  8275  篇深度好文:4578字 | 11 分钟阅读
近日,电视剧《新生》迎来了扣人心弦的大结局。男主费可(井柏然饰演)从才华横溢的少年,堕落成诈骗过亿,骗财骗色的“无良之徒”,令人唏嘘。
井柏然在采访中提到,费可是一个反社会人格者。
知名临床精神病学家玛莎·斯托特(Martha Stout)博士在其著作《当良知沉睡》中指出:
反社会人格者真实存在于我们身边,他们大约占总人口的4%。
也就是说,每25 个人中大概就有1个是反社会人格者。
本质上说,他们是没有良知的人。
这并不是说他们无法分辨善与恶,而是说即使他们辨清善与恶,其行为也不会因此受到约束。是非对错在理性上的差别并不能在情感上敲响他们的警钟、点亮他们的警灯,也不会让他们像常人一样心存敬畏。每25人当中就有1个完全没有负罪感或悔意的人,这种人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
反社会人格在人类社会中的高发率对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其余正常人有着深远影响,即便那些没有经受临床创伤的人也不能免于其害。
那4%的人会损害我们的人际关系、榨干我们的银行账户、妨碍我们的个人成就,伤害我们的自尊,毁掉我们的太平生活。
一、如何辨认身边的反社会人格者?
让我们来仔细看看反社会人格者控制我们的可怕招数。
第一招就是魅力,魅力是一种不可低估的社交能力。
当反社会人格者认为他们可以靠魅力达成某些目的时,便会把这一点施展到极致。魅力是反社会人格者的主要特征,尽管这种关联看似有点违反直觉。
反社会人格者身上有种很强的魅力,这是一种难于言表的领袖魅力,已经有无数受害者和尝试对反社会人格病状进行分类的研究人员察觉并谈到了这一点。这是一个突出特征。
我在工作中了解到的绝大多数受害者,都说他们最初跟反社会人格者建立交情,以及之后进一步发展关系都源自反社会人格者的魅力,即便这些人会给他们造成痛苦。
我曾无数次看到人们摇摇头,然后感叹:“我从来见过像他这么有魅力的人”“我觉得我和她似曾相识”“他身上有一种在其他人身上找不到的力量”。
我把反社会人格者的魅力比作掠食动物身上的魅力。例如,当我们观察大型猫科动物时,很容易就会被它们的动作独立性以及力量所吸引。但如果我们在某个错误的时间和地点直接跟美洲豹面对面,我们根本没有机会逃脱,会吓得浑身抽搐。
捕食者让人神魂颠倒的魅力通常就是猎物从未经历过的也是最后经历的一件事(我这里用高贵的美洲豹来做比喻,但我听说过很多遭受虐待或义愤填膺的受害者用爬行动物来比喻反社会人格)
危险对我们有种温和的吸引力,而这也增添了反社会人格者的动物性魅力。传统观点认为危险的人有魅力,而当我们痴迷于反社会人格者的魅力时,这个陈词滥调的道理便不言而喻。
反社会人格者在很多方面都很危险。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他们对危险情境和机会的偏爱,以及说服别人和自己一起冒险的能力。
正常人偶尔(但只是偶尔)喜欢尝试一点儿小冒险和刺激。我们会花钱坐一趟吓死人的大型过山车,也会花钱进电影院看一部注定会让自己晚上做噩梦的血腥惊悚片。
我们偶尔喜欢尝试一下刺激的事情,因此我们会觉得反社会人格者看起来,至少在一开始的时候格外迷人。受邀参加一场冒险,与一位不断做出超常选择的人士交往,最初可能非常令人兴奋。
"我们今晚刷你的信用卡飞往巴黎吧”“让我们用你的积蓄做一桩听起来很蠢的生意吧,但凭借我们两个人的头脑一定会火爆兴旺的”“我们去海滩观赏飓风吧”“我们现在就结婚吧”
“别去搭理你那些无聊的朋友,我们一起跑掉吧”“把你的钱投在我刚刚得到的内幕消息上吧”“我们一起嘲笑那些规定吧”“我们就穿T恤衫和牛仔裤走进那家高档餐厅吧”“我们看看你的车到底能跑多快”“让我们活出一些自我吧”。
以上这些例子体现了反社会人格者的“自发性”、冒险以及“魅力”这三大风格,尽管这些露骨的诱骗读起来会让人咯咯直笑,但整体方法却能让他们屡屡成功。一些不受良知束缚的人很容易就能让我们感到自己的人生乏味无聊、循规蹈矩黯淡平庸,所以我们应该加入他的行列,因为他的人生代表了一种更有意义、更令人愉悦的生存模式。
从夏娃与蛇开始,我们的史书和古典小说就充斥着冒险者和为恶者用花言巧语和个人魅力控制,甚至毁灭他人的故事。我们生活中多少都有跟这种人擦肩而过的记忆,这种回忆让人脊背发冷。
也就是说,如果幸运的话,我们只是与他们擦肩而过。如果运气不好,沦为无耻之徒魅力蛊惑下的受害者,那这种彻底的个人悲剧将形成一生都难以磨灭的记忆。
此外,无耻之徒对我们的了解比我们对他们的了解要更多。我们很难发现谁是没有良知的人,但一个没有良知的人立刻就能够识别出谁比较正派,谁比较容易相信他人。
当反社会人格者把一个人当作一枚有利用价值的棋子时,他就会琢磨这个人。他会精心研究怎样操纵利用这个人,而且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还会研究如何拍这个人的马屁,如何给这个人灌迷魂汤。
此外,他晓得可以通过宣称自己和受害者在某些方面很像这一招,来增进彼此的熟悉和亲密程度。即便反社会人格者已经从受害人的生活中消失,他们还是会时常想起那些甜言蜜语,例如“你知道吗,我觉得我们彼此很像”“我很清楚,你就是我的灵魂伴侣”等。这些话回想起来简直是一种侮辱,虽然它们假得令人发指,却还是经常萦绕在受害者的耳边。
与此相关的是,没有良知的人有一种能够感知哪些人无法抵抗性挑逗的神奇嗅觉,因此色诱便是反社会人格者常用的另一个招数。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性关系不免会牵涉感情,哪怕仅仅是露水姻缘。
这个情感纽带会被冷酷无情之人拿来利用,攫取他们想要的东西,如忠诚、财政支持、信息、“征服”的感觉,或者可能只是为了把自己伪装成常人而建立临时的情感关系。
这是一个很好分辨的故事,在文学和历史中一再重演。但我们很少能判断出这一招赋予了反社会人格者多大的能量去控制一个人、一群人或一个机构。躲在组织中的反社会人格者只要让一两个普通人拜倒在他们的危险魅力之下,就能够永远隐藏自身行径。
色诱只是这场游戏的一方面,我们也会被反社会人格者的演技所欺骗。人生若抽离了良知,便只剩下欺骗与假象,因此聪明的反社会人格者通常会变成一个演技派,甚至掌握了专业演员采用的独特表演技法。
矛盾的是,自如地表露情感竟成了冷血的反社会人格者的第二天性,他们表面上对另一个人的问题表现出浓烈的兴趣,或是看上去很热情,有一腔爱国之情,会义愤填膺,会因谦虚而脸红,会悲伤地抽泣。只要他们想要,随时都可以滴下鳄鱼的眼泪,这就是反社会人格者的特色标志。
尤其是在那些受到良知约束的人用真相逐渐逼问和对抗反社会人格者的时候,这些残酷无情之人往往会流下鳄鱼的眼泪。一个反社会人格者快要被逼入绝境之时,顿时就会变成一个可怜兮兮的泪人儿,没有哪个有良知的人会继续对他施压。
还有一种相反的情形:有时候,被逼到绝境的反社会人格者为吓退指控他们的人,会故意装出一副义愤填膺或生气的样子。
作为天生的演技派,毫无良知的人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会和专业角色,这些是他们现成的绝佳面具,而其他人不愿意探究其背后的真相。角色分工有助于我们组织这个复杂的社会,它对我们极为重要。我们不大可能会去质疑一个医生,不管Ta的行为有多不正常。
我们认同医生这个头衔,这个头衔对我们来说意义明确而且正面,因此我们不会对一个自称医生的人有太多怀疑。这个道理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于在其他领域拥有角色和头衔的人,比如领导阶层、商界、有组织的宗教领域、教育界或双亲关系中(合法或非法)
在市政委员、高中校长或商界奇才周围,很少有人会去仔细审视这些无良者的行为。我们之所以相信这类人做出的承诺,是因为我们认定这类人拥有这些角色本身所应具备的正直和诚实。
类似的情况还有,我们几乎从来都不会对邻居们的育儿方式提出质疑,即便我们担心他们的孩子遭受了虐待,我们思维也绕不过“他可是孩子的父亲啊”这个最基本的逻辑。
此外,当一个人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仁爱、创造力、洞察力时,我们的注意力就会从他的实际作为上转移出来。比如,我们不会质疑那些宣称自己爱护动物的人,我们会对那些自称艺术家或知识分子的人网开一面,部分原因在于我们会把背离常规的行为归结为我们普通人可能永远都无法理解的怪癖。
一般而言,我们对这类人群的看法带有模式性的情绪,但这也给了善于模仿这类人的反社会人格者可乘之机。
更糟糕的是,我们对那些表面上很会鼓舞人心的权威给予的尊敬很有可能被滥用,或者已经被滥用了很多次,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对于一位权威,我们会像对待医生、牧师或父母的态度一样,把这个角色的诸多特质投射在其个人身上,并追随这个人。
《国际群体紧张杂志》创办人兼总编本杰明·沃尔曼曾写道:“当一位侵略型反社会人格者获得一种可以催眠般支配一大群人的权力时,人类就会愈发残忍。纵观历史,以酋长、先知、救世者、独裁者等身份出现的反社会人格自大狂比比皆是,他们千方百计地获取人民的支持……并且煽动群众暴动。”
当这个“救世者”为达成自身目的而狡狯地忽悠民众时,他一开始通常会把这群人说成是有志于拯救全人类的善人,接着他会坚定地声称只要大家遵照他的侵略计划就一定能实现这个目标。
令人困惑且极为讽刺的是,良知可能会被部分蒙蔽,因为没有良知的人会把维持一个社会所需的很多从根本上讲非常正面的工具用作对付我们的武器,这些工具包括移情、桃色关系、社会和专业角色、对慈悲之人和具有创造天分之人的尊重、我们想要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渴望、权威的组织规则等。
而那些做出骇人听闻事情的人,看起来都不像会做出那种事情的人,并不存在什么“邪恶的面孔”。
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尝试用长相来判断一个人的品性好坏,但这种“以貌取人”的方法几乎从来没有生效过。现实世界的坏人长得都不像坏人。他们长得并不像狼人或是汉尼拔·莱克特。相反,他们长得跟我们没多大区别。
二、对付反社会人格者的13条法则

目前,反社会人格者是“无药可医”的,而且反社会人格者几乎从不希望被“治疗”。
这些事实令绝大多数人难以接受。它们让人反感,让人觉得不公和恐惧。但“了解并且接受这就是世界上存在的事实”是“对付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反社会人格者的 13 条法则”的第1条。
这 13 条法则如下所示。
1.最高法则——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令人痛苦的事实:某些人就是没有良知。
2.做判断时从自己的直觉出发,不要受到别人身份(教师、医生、领袖、喜爱动物的人、人道主义者、家长等)的蛊惑。


3.当考虑跟一个人建立一种新关系的时候,拿“事不过三”原则检验这个人的主张、承诺和他的责任。把“事不过三”当作自己的个人原则。


4.质疑权威。


5.提防马屁。


6.如果有必要,请重新定义你对尊敬一词的认识。


7.不要加入他们的游戏。


8.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避开反社会人格者,拒绝与他们接触和沟通。


9.质疑自己的妇人之仁。


10.不要尝试弥补已经无法弥补的事情。


11.千万不要出于同情或其他原因,而同意帮反社会人格者隐瞒其真实性格。


12.捍卫自己的心智。


13.好好生活就是对反社会人格者最好的报复。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分享、点赞、在看,3连3连!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