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事问题在最后说。
有个事情很幽默:由于去年的越南大停电,给越南制造业造成不小的损失,因此在2024年1月,范明政信誓旦旦的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缺电现象发生”

有一说一,越南不是没有努力,是相当努力了,这段时间一直不停地要求煤炭企业要提高产量,4月份再次强调:
然而就在前几天:

我能说什么?
如果说去年是因为高温的天气,导致越南缺电,那么今年多少也应该有所应对,政府确实也做了应对,但是实际上越南是长期存在电力缺口,这个缺口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够弥补的。
越南电力的根本性问题在于:相对于中国,长期的基础设施不足,注意是“相对于中国”,中国在基础设施投入占GDP的比重常年维持在5%以上,在2008年次贷危机期间,更是达到了10%以上。
而越南一直到2016年,基础设施投入占GDP的比重才和中国持平:
这种长期的缺口并非一两年能够弥补。
从逻辑上来说,即便是在之前不能醒悟,那么在2017年贸易战后,越南也应该立即醒悟到:一定要加紧电力建设,因为明眼人都能看到低端制造业向越南转移的趋势,越南确实也看到了,也增加了。

然而事到临头,不是说增加就能增加的,举几个例子:
2017年1月16日,越南河静省与永安2号热电股份公司签订了《永昂2号热电站BOT项目投资协议》。
这个项目其实是日本三菱公司得标了,火电厂设计功率1200兆瓦,包括2台600兆瓦发电机组,总投资额约22亿美元,预计1号机组2021年投产,2号机组2022年投产。
此后项目受到了极大的压力,这个项目是好几方参与的,包括日本三菱,英国渣打银行,一开始英国渣打银行承受不住压力,宣布直接退出。
此后以欧洲为中心的21家投资机构联盟,以碳排放为借口,先后给12家公司发出信函,要求退出项目,其中就包括了三菱,中国电力,以及日本三大行。
由于半路出了问题,导致项目一拖再拖,一直到2023年5月,永昂二期电厂仅仅完成了首段栈桥面层浇筑。
和永昂二期同样倒霉的还有永新三号。

早先中标的时候,开发方是三菱、香港中华电力、越南国电公司EVN和越南本土私营企业太平洋集团联合开发,哈尔滨电气为EPC,融资银行包括国开行、工行、汇丰、渣打等。
结果香港中华电力表示我先润,汇丰银行表示我也不行了,撤。
2021年三菱也在碳排放巨大的压力下撤出项目。
所以理解越南为什么现在这么缺电了。
印度问题更严重

我得强调一遍,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越南其实是个好学生,算很不错了,越南都如此的缺点,像印度之类的国家就更不要谈了。
我有个朋友在尼赫鲁大学上学,尼赫鲁大学在新德里,没电,你知道新德里现在多少度么?
今天算是最凉快了,30度。
未来几天:40度,43度,45度,44度,45度,45度。
还没电,他现在已经中暑了。
越南是腾出制造业的电给民生,不错了,而印度甚至连基本的民生用电都无法保证。

印度电力系统分为中央和邦两层,由中央政府的国家电网公司管理跨区、跨邦输电线路,而邦政府的输电公司管理各邦输电网。调度系统包括全国调度中心、五个地区调度中心及29个邦各自的调度中心,存在缺乏统一调度管理机制、集中运行管控能力低下的问题。各邦不服从中央调度管理,不同供电商拥有不同供电线路、各自为政。
印度的电网切换控制技术数年来几乎没有提升,导致发电充足的地区难以将电力高效输往用电需求较高的地区,影响发电项目效益。尽管跨邦能源交易论坛不断增多,各邦仍然倾向于从邦内采购绝大多数能源。
印度电力装机结构以煤炭为主,占总装机的45%,其次是可再生能源,占比29%。
印度煤炭发电的问题在于:印度缺乏高燃值的煤炭,必须进口,但是印度外汇又支撑不了进口,印度现在在想办法看能不能改进燃煤机组。
而再生能源问题也比较大,主要是印度要么放开对华进口光伏,这会导致整个印度直接会被中国光伏淹没,印度是绝对不愿意的,而不放开中国光伏,就阿达尼那两下,根本无法满足印度的能源需求。
就目前的能源情况来看,发展中国家问题非常大:一方面,煤电技术看起来很老,但是实际上很多国家就是不掌握,煤电机组主要由锅炉,涡轮发电机,发电变压器,脱硫装置,除尘设备,冷却系统,控制系统构成,仅仅这些,很多发展中国家无法制造。
光一个调峰技术就需要机组频繁快速变负荷,甚至快速启停,易产生锅炉炉膛应力变形,分离器等厚壁容器、发电机及主管道性能劣化,汽轮机被腐蚀等,造成发电机组主设备故障等安全隐患。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很多就类似于越南,发标书招标,得标和融资方都是外国公司,而外国一旦掐断了技术和资金来源,立即就陷入困境。
水电受到天气影响,越南已经证明了一旦遇到干旱天气,水电立即就成了问题。
光伏,风电之类的,同样不稳定,能量密度低,稳定性差,需要大量的土地,还受到季节变化,昼夜交替的影响,当然最让人头疼的还是并网,间歇性和随机以及波动性就注定了这类绿能发电不利于电力系统稳定和能源安全,就只能再搭配储能系统建设。
类似于光伏之类的很有意思:它比较适合高技术国家,技术起来了,很多问题能解决,也适合基本没什么技术的国家,类似于非洲之类的基本处于农业的国家。
我国其实已经有公司在非洲搞光伏+储电项目,非洲有些地方连交通都很难保证,汽油价格特别贵,因为路太差,压根拉不进来,于是就以小镇为中心,建立一个光伏电站,从中国搞来二手光伏板子,外带上储能设备。
再以光伏电站为核心,发展出卖三轮电驴,或者租三轮电驴的业务。充一次电收钱,租再收一次钱,电站可以赚一笔,还能以电站为中心发展一些金融类业务,而对于当地人来说,交通属于硬需求,类似于“奥德彪拉香蕉”之类的,可以从自行车改为三轮电驴,安全性和运输能力都大大提升。
就算是没钱,还可以租。整个系统就运转起来了,即便是完全与世隔绝,即便是外面打仗,即便是国家电网彻底歇菜,也不缺能源,
但是如果上升到“工业用电”,就不行了,光一个电网根本无法解决,入门容易,精通难,特别对于想要承接制造业,哪怕是低端制造业的那些国家。
从这个层面来说,越南其实还不错,印度都不算差的,比印度差的比比皆是,好多国家基本的安全都无法保证。

很多人看过那种“越南向中国买电”之类的新闻,其实相对于过去,越南目前买中国的电占整个越南发电比已经大大降低,未来如果越南愿意和中国对接,发展中越铁路,进一步经济融入,不管是电力问题还是交通问题,其实都不大,这看越南愿意不愿意放下一些根本不用承担的担子。
印度比较难搞,印度本身缺优质煤,还缺油,缺几乎一切的能源,唯一不缺的大概是太阳光,印度目前输电配电的损耗很大,由于补贴导致电力公司无法调价,电力公司实际上在亏损状态,电力公司负债很重,而且漏电和盗电的问题比较重,外加上各邦各自为政,就目前印度电力非常不乐观。
最后说一嘴,越南最近人事调动比较频繁,我个人比较看好范明正,有人提议梁强,梁强得到了老阮的支持,但是梁强的短板不少,而且很难弥补。
苏林上调其实不是多好的信号,上调后丢了部长的位子,代替部长的位子的是陈大光的弟弟,苏林两个亲信梁潭光或者阮维玉没有被提上来。
而且2022年任命的两个副部长,一个是黎文端,一个是阮文龙,两个都不是苏林的人。
范明正目前看起来简历最好,内政,外交,公安,地方大员,议员,组织部门,全部干过。个人比较看好。
等这一轮人事大调整过去后,我认为越南会更稳定一些。
越南人事我不愿意说太多,点到为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