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要求员工7天内签署保密协议,否则将失去价值百万美元的既得股权。
编译 |  Alyssa
编辑 |  Panken
智东西5月23日消息,外媒Vox曝光,OpenAI“逼迫”离职员工签霸王条款,要求他们在7天内签署退出保密协议,否则将面临失去价值百万美元股权的风险。
文件显示,员工一旦签署保密协议,就意味着他们在无限期内无法发声批评OpenAI,若不签署协议,他们可能失去数百万美元。Vox共放出4份PDF文件,包括OpenAI前员工签署的保密协议,以及OpenAI与前员工的往来邮件。
▲离职协议的封面
5月18日,Vox在报道中简单提及了OpenAI前员工离职签署的保密条款后,OpenAI多位高管第二天就火速发声。OpenAI CEO萨姆·阿尔特曼(Sam Altman)声明,虽然OpenAI有既得股权取消的潜在条款,但他们从未收回任何人的既得股权;OpenAI首席战略官杰森·权(Jason Kwon)承认,收回既得股权的条款自2019年以来一直存在,但他们团队一个月前才发现。
但吊诡的是,虽然他们声称此前不知情,Vox获得的文件下方明显有阿尔特曼的签名
▲萨姆·阿尔特曼在离职协议中的签名
OpenAI作为当下AI顶尖技术的代表玩家,一直标榜以通用人工智能造福全人类,但却被曝出不惜威胁员工签署霸王条款,来保全自己的名声,让其在获取公众信任方面被泼了一盆冷水。
本文福利:OpenAI再放大瓜。推荐报告外媒曝光:OpenAI前员工签署的保密协议、OpenAI与前员工往来邮件》,可在公众号聊天栏回复关键词【智东西419获取。
01.
OpenAI离职风波升级:
高压手段与股权绑定引争议
在Vox获得的数百页泄露文件中,一个清晰的模式浮出水面:OpenAI在要求离职员工签署极端严格的保密和非贬低协议时,不仅以取消股权为威胁,还采取了更多高压措施。
至少两起案例显示,OpenAI发出的冗长复杂的离职文件有效期仅为七天,这意味着前员工必须在一周内决定是否接受OpenAI的“噤声令”,否则可能面临损失数百万美元的风险——在作出决定之前,员工几乎没有寻求外部法律咨询的时间。
面对员工要求延长审查文件时间以寻求法律帮助的请求,OpenAI表现出强硬态度。一位代表在电子邮件中回复一位前员工,坚持要求在七天内签署“全面解除责任和离职协议”。另一位代表则警告要求额外两周时间的员工:“我们希望你明白,如果不签字、可能会影响你的股权。这对每个人都是如此,我们只是按规矩办事。”
记者就此离职协议及相关行为是否符合行业标准,咨询了四位劳动法律专家。加州就业法律师Chambord Benton-Hayes在电子邮件声明中指出:“公司威胁回收既得股权是严重且不寻常的行为。”
多数前员工在压力下屈服,但对那些坚持立场的人来说,OpenAI推出了更多法律手段,一位前员工形容这是离开OpenAI时遭遇的“法律报复工具箱”(Legal Retaliation Toolbox)。当某位员工拒绝签署初次收到的离职协议并寻求法律建议时,OpenAI改变策略,从威胁取消其股权转为警告可能阻止其出售股权
OpenAI后续发送的文件中明确写道:“如果你有任何既得股权,但你没有按照OpenAI政策的要求签署退出文件,包括一般释放协议,那么你必须明白,除其他事项外,你将没有资格参加未来的招标活动,也没有资格参加我们作为一家私营公司可能赞助或促进的其他流动性机会。”简而言之,要么签字,要么放弃出售股权的机会
02.
OpenAI股权收回条款引众怒,信任何在?
据内部消息人士透露,该政策在OpenAI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OpenAI目前估值约800亿美元,与许多硅谷初创公司一样,OpenAI的员工通常以股权的形式获得大部分预期薪酬。因此,其员工也倾向于认为,根据合同规定的时间表,一旦股权“既定”,这些股权就不会被收回,就像公司不会收回已经支付的工资一样。
Vox首次披露此消息后,萨姆·阿尔特曼迅速在X上发表道歉声明:“我们从未收回任何人的既得股权,如果人们不签署离职协议(或不同意非贬低协议),我们也不会这么做。既得股权就是既得股权。在我们之前的退出文件中,有一项关于潜在股权取消的条款;虽然我们从来没有收回过任何东西,但我们在任何文件或交流中都不应该有这样的东西。这是我的责任,这是我为数不多的几次在运营OpenAI时真正感到尴尬的一次;我不知道会发生这种事,我应该知道的。”
▲萨姆·阿尔特曼的道歉声明 (图源:X)
OpenAI其他高管也针对此事进行了回应。在泄露给Vox的发给员工的信息中,OpenAI首席战略官杰森·权(Jason Kwon)承认,收回既得股权的条款自2019年以来一直存在,但“团队确实在一个月前才发现这一点。事实是,这么久之后,我才被‘逮住’。”
然而,OpenAI领导层的道歉存在一个问题。Vox获得的OpenAI文件上有萨姆·阿尔特曼和杰森·权的签名,这使他们声称对收回条款毫不知情的说法变得复杂。在一份离职信中,明确写道:“如果您拥有任何既得的权益单位…您必须在60天内签署一份放弃索赔协议,以便保留这些权益单位。”该协议由杰森·权以及OpenAI人力资源副总裁Diane Yoon(最近已离开OpenAI)共同签署。首席运营官布拉德·莱特盖(Brad Lightcap)签署了那份仅以既得股权作为“对价(指当事人一方在获得某种利益时,必须给付对方相应的代价。)”的超级严格的保密协议。
同时,根据前员工提供给Vox的文件,负责管理OpenAI股权的控股公司成立文件中包含多处条款,赋予OpenAI近乎不受限制的权力,可从离职员工手中收回股份,或禁止他们出售这些股份。
这些文件由萨姆·阿尔特曼以OpenAI首席执行官的身份于2023年4月10日签署。
Vox向OpenAI询问,是否能就这些条款如何在萨姆·阿尔特曼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纳入OpenAI文件。虽然该问题未得到直接回答,但杰森·权在给Vox的声明中表示:“对于给曾经为我们辛勤工作的杰出人才带来的困扰,我们深表歉意。我们一直在尽快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将更加努力地做得更好。”
这些文件与OpenAI高管的回应之间存在矛盾,其产生的影响不止于金钱。
OpenAI可以说是当今人工智能领域最具影响力,且最为人瞩目的公司,它宣称的目标是“确保通用人工智能惠及全人类”。就在一个多星期前,OpenAI的高管还在台上发布其最新模型ChatGPT-4o,并自豪地指出该模型能够与用户进行高度逼真的对话(事实证明,只是其中一个声音与女演员斯嘉丽·约翰逊的有些过于相似)。
将通用人工智能带给世界的这一角色要求巨大的公众信任与严肃的透明度。若连自家员工都因担心经济报复而不敢发声,OpenAI及其领导层又如何能够赢得实现宏大愿景所必需的公众信赖?
03.
OpenAI强硬手腕背后的股权迷局:
诚意道歉还是公关策略?
要深入理解OpenAI近期道歉为何显得空洞无力,就必须明晰其公司股权的特殊含义。
在谷歌等上市公司中,股权直接关联股票,员工薪酬部分以现金发放,部分为公司股票,员工可自由持有或市场买卖。
相比之下,像OpenAI这类私营公司,员工仍然会获得公司的所有权股份(或者更常见的是,以低价购买公司所有权股份的期权),但变现需等待特定时机,可能延宕多年。大型私营公司偶尔会举办“投标报价”(tender offers),允许员工及前员工出售股份,OpenAI亦有此举,但具体细节安排严格保密。
OpenAI宣布未签署严格保密协议的员工将无缘所有未来的投标报价,实质上让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股权变成了签署协议的条件,同时技术上未违背CEO 萨姆·阿尔特曼在5月18日推特中声称的“未收回任何人既得股权”。
Vox就OpenAI是否已经或计划使用此策略切断前员工股权出售途径进行询问,OpenAI发言人称:“历史上,无论前员工在哪里工作,他们都能以相同价格出售股份;我们预计这一点不会改变。”目前尚不清楚是谁授权告诉一名前雇员,除非他签字,否则他将被排除在未来所有的收购要约之外。
受访的前员工们即便听到OpenAI公开保证,仍对可能遭遇的法律报复的多种可能性感到不安,因为OpenAI注册文件中确有多条可操作的途径。
除了规定若前员工未在60天内签署全面豁免协议,其既得股权将消失之外,成立文件还包含条款称,OpenAI可根据“唯一且绝对的自主决定权”对任何被解雇的员工将其既得股权持有量减至零。此外,还有条款指出,OpenAI对允许哪些员工参与其股权被出售的投标报价拥有绝对的自由裁量权。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这些文件本应把构建安全、有益的通用人工智能放在首位,却反而设定了多重方式对批评公司的离职员工进行报复。”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文件均经萨姆·阿尔特曼签署。针对阿尔特曼公开声明对OpenAI文件包含此类条款并不知情与文件实情间的矛盾,OpenAI未予回应。
04.
股权纷争暴露管理漏洞
OpenAI力求整改以挽回信任
OpenAI自成立以来,一直标榜自己应遵循更高的标准。其独特的公司架构——由非营利组织管理的营利性公司——旨在将变革性技术带给世界,确保“造福全人类”,正如OpenAI使命宣言所述,而非仅仅惠及股东。OpenAI的高级管理层多次强调责任、透明度及民主参与的重要性,萨姆·阿尔特曼去年曾对美国国会表示:“我最深的担忧是我们这个领域、这项技术、这个行业会对世界造成重大伤害。”
然而,在崇高的理想主义之下,OpenAI也频现丑闻。去年11月,董事会以萨姆·阿尔特曼“未始终坦诚相待”为由将其解雇,这一举动立即引发了员工的强烈抗议,尤其是董事会未能提供更详尽的理由解释为何解雇这家世界领先科技公司的CEO。
萨姆·阿尔特曼随即宣布,将OpenAI多数员工带往微软,这场闹剧以阿尔特曼重回OpenAI,董事会重组收场。
当时,董事会的表述——“未始终坦诚”令人费解。而六个月过去了,一些可能导致董事会突发冲突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OpenAI仍然可以着手纠正错误,尽管过程漫长艰难,但他们已经采取了一些必要的初步措施。萨姆·阿尔特曼起初的声明因对前员工补偿不足而受到批评,但OpenAI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告诉Vox:“我们正在识别并与签署标准离职协议的前员工联系,明确告知OpenAI未曾也不会取消他们的既得股权,并解除他们的非贬低义务,”这对纠正他们的错误有很大帮助。
OpenAI发布了一份更详尽的声明:
“如我们今日与员工分享的那样,我们正对离职流程进行重要更新。我们未曾也不会取消任何人的既得股权,即使他们未签署离职文件。我们将从标准离职文件中删除非贬低条款,并释放前员工现有的非贬低义务,除非非贬低条款是相互的。我们将向前员工传达这一信息。我们深感抱歉,直到现在才更改这一条款;它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也不是我们想要成为的公司。”
相比于5月18日的回应,新声明明确了OpenAI的整改措施并主动联系前员工。但OpenAI的工作远未结束。前员工感到OpenAI从多方面对他们施压,而OpenAI尚未承诺改变所有这些做法,特别是不应以未签署文件或批评OpenAI为由,排除任何人出售股权的权利。
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OpenAI必须正视责任。这让人难以理解高管团队在签署文件时,未意识到这些条款的存在,签署了列出从前员工那里收回股权的途径的文件,以及威胁要这样做的离职信。为了纠正这一问题,OpenAI必须首先承认问题的普遍性。
05.
结语:顶尖人才相继离职
OpenAI内的信任裂痕如何修复?
随着最近OpenAI多位高管和人才的离职,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OpenAI所采用的高压手段及股权绑定协议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反思,也迫使公众重新审视那些掌握未来技术命脉企业的责任感。
未来,OpenAI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企业治理,如何通过实际行动而非仅仅口头道歉来挽回公众及员工的信任,将是其能否持续引领AI发展浪潮的关键。
来源:Vox
本文福利:OpenAI再放大瓜。推荐报告外媒曝光:OpenAI前员工签署的保密协议、OpenAI与前员工往来邮件》,可在公众号聊天栏回复关键词【智东西419获取。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激励计划签约账号【智东西】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