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应用与基础大模型的发展相辅相成。
《中国企业家》记者 赵东山
编辑李薇‍‍
头图来源|受访者
“很多人都在关注GPT-5的发布时间,但我更感兴趣的是,哪些应用可以充分利用大语言模型的所有能力。”北京时间5月22日晚,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现身巴黎VivaTech AI盛会发声。
现场,李彦宏为参会的全球嘉宾介绍了大模型在中国的发展盛况。李彦宏称,在中国,无论是初创公司还是互联网大厂,都在努力寻找PMF(产品市场契合度),致力于探索最能发挥生成式AI能力、能被数十亿人使用的应用形态。
VivaTech是欧洲最大的科技创新盛会,聚焦于全球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发展,该活动于2016年由阳狮集团和法国回声报发起,李彦宏曾应邀出席第一届VivaTech。过往八届大会的受邀嘉宾中还有法国总统马克龙、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图灵奖得主杨立昆等知名人物。
今年,除了李彦宏之外,马斯克、图灵奖得主Yoshua Bengio、Meta首席科学家杨立昆、Anthropic首席执行官Dario Amodei、法国AI独角兽Mistral AI CEO Arthur Mensch、Salesforce AI CEO Marc Benioff等一众AI大佬也位列其中。李彦宏是唯一受邀在主论坛发言的中国企业家,在VivaTech官方介绍中,他被称为“AI的长期主义者”与“中国AI的头号玩家”。
据外媒报道,该活动前一日,马克龙在总统府举办了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AI沙龙,李彦宏与杨立昆、谷歌前CEO Eric Schmidt等人均受邀出席,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如何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来源:受访者
在昨晚的VivaTech主论坛上,李彦宏与阳狮集团监事会主席莫里斯•列维(Maurice Levy)对谈时表示,中国AI与西方的最大区别在于应用,中国有数百个基础模型,人们越来越多地在讨论什么是AI时代的超级应用。他介绍说,应用驱动了中国AI的快速发展。

押注超级应用

自大模型发布以来,李彦宏一直是坚定的大模型原生应用的信奉者。
他举例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大量DAU达到数亿乃至十亿的超级应用;但在人工智能时代,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中国,超过1亿日活的超级应用都尚未诞生,“超级应用最可能的形态是什么?是一个聊天机器人还是Copilot?目前还不确定。”
过去一年,在李彦宏的带领下,百度也正在用全新的AI技术理念重构公司的所有产品。在2024年5月16日的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中,李彦宏表示:“搜索最有可能成为AI时代的Killer APP(杀手级应用)。”
来源:视觉中国
自2023年3月发布至今,百度大语言模型文心一言累计用户已达到2亿,每天都有数千万用户在使用百度搜索、百度文库等应用的AI功能。随着这些用户的快速增长,全新的AI应用形式会逐渐成型,成为超过1亿DAU的超级应用,“未来与我们今天看到的大不相同。”李彦宏表示。
在李彦宏看来,关注应用并非是忽视基础模型的发展,与之相反,AI应用与基础大模型的发展相辅相成。
“应用的进步,可以推动基础模型的创新,也有助于加快从互联网时代向人工智能时代的转变。”他以百度搜索、直播电商数字人等应用举例说,应用端获取真实的用户需求和问题后,可以持续反馈模型,并由此推进基础模型的技术迭代。
目前,百度文心大模型也在众多行业中助力其他企业打造超级应用,并塑造了标杆合作案例。
在to C领域,百度与三星、荣耀、蔚来汽车、联想达成合作,文心大模型成为众多硬件企业打造端侧大模型的首选;to B领域,百度与山源科技打造矿山行业大模型智能应用,探索其在具体产业场景的应用和赋能。
此外,李彦宏认为超级应用诞生后,在基础模型的数据训练方面,还可以促进大量数据生成,为大模型提供更加充沛的训练数据,“有人说,随着模型参数越来越大,我们很快就会用完所有现存的数据,但我认为,当超级应用诞生时,数据会大量生成,所以我并不担心。”
过去一年,百度在不断提升大模型的效率和效果,降低大模型的成本和门槛,李彦宏强调:“让越来越多的开发者能基于文心一言开发各种各样的智能体和AI原生应用,让他们的用户和客户真正感受到AI带来的成果。”
李彦宏表示:“过去,开发者用代码改变世界;未来,自然语言将成为新的通用编程语言,你只要会说话,就可以成为一名开发者,用自己的创造力改变世界。”
在Vivatech主论坛的谈话中,李彦宏也提及了百度基础模型的定位:“我们最主要的市场在中国,所以在中文上,我们一定要比世界上任何模型都做得好。现在,文心大模型4.0的中文能力已经超过了GPT-4。”
2024年3月份国内人工智能权威机构清华大学基础模型研究中心发布《SuperBench大模型综合能力评测报告》,中文理解能力上,文心大模型4.0排名第一。

AI长期主义

百度在AI领域的提前布局,离不开李彦宏对AI的长期信仰。
2023年9月,《时代》周刊发布了首届全球百大AI人物,李彦宏,马斯克,英伟达创始人、CEO黄仁勋,OpenAI CEO山姆·阿尔特曼等被评为全球AI领袖。
《时代》周刊肯定了李彦宏对AI的长期投入及百度在AI方面取得的多项成就,其在评选理由中这样写道:“李彦宏是中国最杰出的未来主义者,长期投身于AI发展的浪潮。”(As China’s foremost futurist, Robin Li has been riding the AI wave for a long time.)
这也是《时代》周刊首次评选全球百大AI人物,周刊写道:“推动机器学习和大语言模型每一次进步的背后,其实都是人类。”
摄影:邓攀
李彦宏信仰技术带来的确定性,他曾在公开发言中说:“技术是我们的信仰,百度走到今天,是因为我们信仰技术,我们觉得技术可以改变世界。十个创新,可能九个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的,但我们不会放弃,我们会去做第11个、第12个……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向世界证明,技术是有价值的。”
与此同时,李彦宏也是人工智能的长期信仰者,早在30多年前的大学时期,李彦宏就已学习了人工智能课程;创立百度后,他意识到AI是解决搜索引擎问题的核心技术,因为两者的本质都是让机器理解人类语言,“所以在十多年前,我们就开始积极投入研发人工智能,尤其是与自然语言相关的人工智能”。
百度于2019年推出1亿参数规模的文心大模型1.0版本,2.0版本升级至10亿参数。ChatGPT发布后不久,随即推出了3.0版本,发布速度远超全球其他上市公司。
“是因为我们准备得更加充足、工程师非常努力,我们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长期的信念,让我们为这样的颠覆性创新做好了准备。”李彦宏总结道。
2021年,百度意识到人工智能技术发生了方向性的改变,从辨别式的人工智能走向生成式的人工智能,AIGC从此成为百度重点发力的一个方向,资源也逐渐向这个方向倾斜。
过去几年百度对重点业务的探索,证明了李彦宏对于创新的执着是一贯的,对于技术的投入是长期的、从未动摇的。
在李彦宏技术坚持下,眼下的百度也正在经历一个业务换挡期,人工智能和云业务相关的权重在逐步上升。公开数据显示,过去10年,百度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每年研发占比都超过15%。
2024年是李彦宏创办百度的第24个年头。创业20多年,李彦宏深刻地记得每一次技术变革背后思维变化的细节。
百度的前10年,李彦宏专注于搜索引擎技术的投入,服务了10亿互联网用户,并演化出语音、图像、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
最近14年,百度加大在深度学习、对话式人工智能操作系统、自动驾驶、AI芯片等前沿领域投资,成为了一个拥有强大的互联网用户基础的AI生态型公司。
不过,与李彦宏的预想相比,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速度并不算快,“过去几年,每个人都对技术的发展速度感到震惊,但对我来说,它太慢了。”此前,他曾在另一场演讲中提到,人工智能概念首次提出至今已超过70年,历经多次技术浪潮,但仍然未达到真正的“AGI(通用人工智能)时代”。
“很多人都在谈论AGI,他们说可能还要2年或者5年。”李彦宏感慨,但要真正抵达理想中的AGI时代,“我认为还要10年以上”。
但李彦宏已经在储备未来制胜的关键法宝——人才。
2020年6月,百度宣布未来5年预计培养AI人才500万。2024年4月,百度宣布该计划已经提前完成。在百度世界2023上,百度发布了百度人才培养星河计划,将为社会再培养500万大模型人才。
新闻热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END
值班编辑:郭立琦审校:张格格  制作:袁茂丽‍‍
关注“中国企业家”视频号
看更多大佬观点和幕后故事
[ 推荐阅读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