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啸虎连投三轮,这是家怎样神奇的公司?
整理丨铅笔道作者 惜文
口述 | 近屿智能创始人 方小雷

最近,金沙江合伙人朱啸虎和傅盛(猎豹创始人)关于AI的讨论又火了。此前针锋相对的二人,这次观点居然统一了起来:认为大模型应用即将爆发。
关于大模型,朱啸虎的态度依然谨慎,认为它的商业模式很差,但很看好大模型的应用机会。他曾在一篇爆款分享中提到一家AI面试公司,说业绩增长非常快,前景非常好。
最近,铅笔道把这家公司挖了出来,它就是“近屿智能”。
显然,朱啸虎早就在AI行业深耕多年,早在2022年之前就投资了很多AI公司。2023年,这些公司多半成为大模型应用公司。
近屿智能就是其中之一。它成立于2019年,业务专注AI招聘,被金沙江连投三轮。2019年-2024年,近屿智能完成了3轮融资,资方包含英诺天使基金、金沙江等。
2024年,近屿智能的营收预计突破1亿元。大模型爆火的2年里,这家公司是怎样光速成长的?以下是近屿智能创始人方小雷的口述。
文中内容由近屿智能创始人邸伟陈述,承诺内容真实,铅笔道作客观记录。
-01 -
金沙江投了我们好几轮,2019年一轮,2020年一轮,去年年底追投了一轮。朱总投了很多AI项目,都是前两年投的(2023年之前),这些公司去年多数都转型为了大模型应用。
铅笔道认为,近屿智能创始人方小雷真人很像演员宋晓峰。
2019年之前,我们发明了篇章级别语义识别算法,参数量是1个亿。那会儿我们融资还很难,谈了69家VC,没有人投——他们很多都看不懂。
后来我和朱总说了这件事,他就安排了一位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自然语言处理的专家进行技术尽调,验证了我们确实训练出了篇章级别的语义识别算法,并非基于Bert等开源算法套壳。后来朱总又去调研了HireVue的国内用户——这是一家成立于2004年的美国AI面试公司,客户对AI面试评价不错。于是金沙江就投了。
2020年之前,我们还没有营收,产品刚刚准备好就遇到了疫情。在没有大模型加持的时代,AI面试产品更适合超大型企业,而BD他们就必须上门拜访:如果你都不出门,客户都不会接待你。
2020年我们收入只有40万,2021年就做到了500多万。那时候,我们即使坐在家里,客户也会主动来找,比如中原银行等。
-02 -
疫情是一把双刃剑,改变了大家的招聘习惯。2019年的时候,客户都会很疑惑:怎么可能是用AI来面试呢?必须面聊呀。到2020年时,大家逐渐接受了远程视频面试,但是从早到晚的远程面试还是很累啊,这时候大家突然意识到,之前有家公司是做AI视频面试的,可以先让它面一遍,告诉我哪些人比较好,然后我再去重点面试,效率不就提高了?
到2022年时,我们收入就突破1000万了,去年我们是2000多万。有些客户客单价是20万-30万,但大型客户能到100-200万。我们是按面试次数收费的,20万起步,目前累计客户200多家。
有人可能会问,你这产品和腾讯会议这种有啥区别?我们全程不需要人参与,候选人到一个网页或小程序端,登录后就能看到一个虚拟面试官。
去年4月,我们推出了自研的70B参数量的人力资源行业大模型,具有智能追问的核心功能——这一点挺难的。去年,根据客户的需求,我们迭代了20多个版本。2023年11月时,中原银行有一天面试了1万人,每位候选人至少经历了6个智能追问,每个追问都是在3秒内由大模型立即生成,没有任何候选人遇到幻觉。至此,大模型生成面试追问能力终于成熟。
大模型对我们改变很大。2022年10月之前(ChatGPT问世),我们走的是完全自研路线,参数量从1亿逐渐拓展到接近百亿。在服务大量真实客户的业务中,我们积累了300多万人的AI面试数据,都是由真实白领候选人参加AI面试形成的。
如果满分是10分,我对这一代技术打8分。结合大模型之后,我们上升到了9分。
我刚开始看到ChatGPT的时候,感受很复杂。首先是遗憾,遗憾在于:我们的技术路线差不多,但我没有能力融到那么多钱。2018年,我们就独立研发出了和Open AI非常类似的NLP算法,甚至比GPT 1的发布还早三个月。
其次是感受到大机会的来临,Meta Llama开源以来,一个新时代的“ iOS和Android”竞争格局在AI行业展开了。
于是我们就下场了,开始基于Llama和其他的开源基座训练自己的大模型。2023年4月,我们的新一代的L5级别AI面试就上线了,具备千人千问、智能追问和回答候选人的问题的能力——距离ChatGPT上线大半年的时间。
-03 -
大模型时代的来临,对我们产生了革命性变化。以前我需要和客户解释很多很多,比如AI面试是什么,怎么杜绝用真人躲在AI后面打分欺骗客户——这一行为,曾有同行公司干过。
去年L5级别AI面试发布之后,有些客户就发现我们这个产品太智能了,毫不犹豫地选择我们。
去年底,智望资本投资我们A轮时,金沙江又追投了一轮,这是第三次追投了。我们今年营收会有很大的增长,而他们选择在最便宜的时刻投资我们。
但从投资角度看,现在很多VC还是不敢下手,认为大部分AI应用公司会被大模型基座公司吃掉——在我看来,这个事其实很荒唐。我30多年前看过一本美国商战的书,讲微软、苹果那个年代的创业故事。微软一开始认为,自己可以基于Windows系统,可以把所有软件都做一遍。于是它就去开发各种应用软件,比如Word、Excel。
当时有家做浏览器的公司叫网景,后来微软也推出了Internet Explore,跟自家的Windows绑定在一起销售——最后触动了反垄断诉讼。
我个人看法,LLM(大模型)作为基座的服务,类似于阿里云提供的云服务。
大模型基座公司现在为什么会去做应用?因为它们还不知道怎么赚钱,所以就退而求其次去做应用,等他们发现实际上还是要去卷大模型时(如基座效果、API价格),就会懒得再去做AI应用了。特别是那些小赛道的AI应用,不值得,也收不到什么数据量。
AI面试这个市场很小,我们做的是大厂不愿意干的事,但这也是我们的起点优势所在,否则我们也活不到今天了。
我以前是做HR的,也没做过生意。朱总投资我们之后的半年时间里,每周我都要找他,请他辅导我怎么做生意。他也会和我分享自己在SaaS创业时的经验。
这个行业竞争也很激烈,我们每两年都会面临一批新的竞争对手。创业初期,很多投资人不投,他们会担心招聘网站或者大的HR SaaS公司会抄我们,实际上抄了吗?都抄了,但最后都没有结果。大家基因很不一样,很多招聘网站,说到底还是一个广告平台。
AI面试未来走向会如何?这个市场不大,我们也不会只做AI面试,会把业务逐步拓展到其他领域。再过几年,我相信AI面试会变得很普遍。而我的机会在于,我会像老黄牛一样,在一个领域不断深耕,趟过很多坑,然后找到最深的那口井,把壁垒砌深。
铅笔道近期推出了一款爆炸产品——媒体VIP会员,核心亮点是:以一顿午餐的价钱,聘铅笔道为你的年度媒体顾问,1年6次专属顾问时间,做你媒体圈的贴身朋友。详情可以查看链接

欢|迎|联|系
想获得调研,请联系:pencil-news
想商务合作,请联系:renguozhou2019
想加入创业社群,请联系:Pencil-news
想进行市场合作,请联系:Pencil-news
文章转载,请联系:Pencil-news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喜欢的话,记得分享、点赞和在看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