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在越南旅行,所到之处,总能看见美国的影子,从越南看美国,是天使,也是恶魔。
—— 恶魔 ——
如果你去中文网上搜索胡志明市(西贡)的景点,排名前三的是:
  • 胡志明市中央邮政局
  • 西贡王公圣母教堂
  • 胡志明人民委员会
关于这三个打卡点,绝大多数游客并不在意背后的历史渊源,而是关心在什么角度拍照片更好。「战争遗迹博物馆」排名第七。而在英语网站,胡志明市的景点,排名第一的是「战争遗迹博物馆」,评分遥遥领先其他景点。

「战争遗迹博物馆」主要介绍越南的近代战争史,主题很独特,但受限于越南经济条件,非常简陋,布置毫无美感,而且展览厅内才有空调,越南闷热的天气下,很多游客席地而坐,不停地喝水解渴,或者抢着电风扇使劲吹。尽管如此,这依然是我在越南访问过的最好的博物馆。
越南人对其军事历史感到非常自豪,在大约二十年的时间里,他们击败了第二大殖民帝国(法国)和最强大的超级大国(美国)。是的,这座博物馆就是越南的胜利纪念碑。
对越南人来说,这不仅是对战争的记录,更是对胜利的庆祝。对外国人来说,这是从越南视角回顾战争的地方。
这个博物馆的核心内容,就是介绍美军臭名昭著的「橙剂」,我早就听说过橙剂的可怕,但身临其境,我还是被那些照片深深震撼,很多血淋淋的照片,让人非常难过,特别是那些小孩,是多么的无辜啊!
橙剂(Agent Orange),是一种是除草剂,也是“战术用途”的彩虹除草剂之一。橙剂为了方便运送,被封装在中间带有橙色条纹的55美制加仑(210升)墨绿色圆铁桶中,也因此而得名。
越南有30%的土地属于热带常绿林和亚热带落叶林,这种地形便于隐藏,对越南的游击部队作战极为有利,美军伤亡惨重,只能被动防守。为了扭转战局,美军起初使用燃烧弹清除丛林植被,但由于越南地处亚热带,植被生长迅速,燃烧弹效果不佳。因此,美军又制定了“除草剂作战方案”,又称“牧场助手”行动。就是通过军机对南越的森林、田地等喷洒枯叶剂或除草剂。
美国本以为,喷了橙剂之后,草叶不生,越南的游击队就无处可躲,结果,越南人发明了地道,美军依然防不胜防,最后不得不仓皇败退。
我在博物馆拍了很多现场图片,可能引起读者不适,限于平台规定,不能发表,感兴趣的可以去网上搜「越南橙剂受害者」,非常可怕!
1962年到1971年,美国空军向越南投放了约8000万升剧毒的除草剂,平均浓度竟是美国农业允许使用的17倍!这导致越南超过500万公顷的森林和50万公顷的农田遭到严重污染,占总面积的35%
其中,橙剂是使用最广泛的品种,不仅能深入土壤,其毒性更是砒霜的900倍、氰化钾的130倍!它的主要成分二噁英,拥有极强的化学稳定性,能够通过食物链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犹如无形的杀手威胁着生命。二噁英会诱发基因突变,导致人体畸形和癌症,还会破坏免疫系统,使人更容易遭受疾病侵袭。
科学研究表明,在「橙剂」喷洒地区,越南人血液中的二噁英含量比正常人高出135倍!!越战期间,超过400万人被「橙剂」污染,40万人因此命丧黄泉,至少300万人饱受各种疾病的折磨。其中,超过15万名儿童出生时即患有先天性畸形,包括智力障碍、腭裂、疝气、失明等等。
在越南战争结束后数年内,越南新生儿先天畸形的发病率,比正常地区高出数百倍甚至数千倍,保守估计至少有50万名畸形婴儿出生,甚至有些孩子一出生就成为植物人。
美国花了几十年的法律斗争,才承认橙剂对其服役人员的影响,不过依然拒绝援助越南受害者。2004年,越南公民对美国提起集体诉讼,要求赔偿损失,但该案于2005年被驳回。
至今,美国依然没有对越南的受害者道歉并赔偿。
除了橙剂,博物馆还展示了美军在越南的其它暴行。比如,美莱村屠杀,越战期间,美国陆军第23步兵师第20团第1营C连的官兵,于1968年3月16日在越南广义省山静县美莱村(My Lai)进行的屠杀。受害者包括男女老幼、甚至婴儿。
屠杀事件掩盖了一年多,直到先后几个美国陆军士兵写信反映自己所在部队的暴行,并提到这个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这件惨案推动了美国国内的反战情绪。至于受害者人数,不同的资料来源对于美莱村越南平民的实际死亡数目也各不相同。越南的官方报告称,住在村中的900名平民中,568名被杀害。而《纽约时报》的一条消息指出,死亡数目在400人到500人之间。
这里也有很多现场图片,限于平台规定,也不能发表,感兴趣的可以去网上搜「美莱村屠杀」
—— 天使 ——
越战对越南人来说,是悲惨的,对美国人来说,是苦涩的,犯下滔天罪行,却没有征服一个小小的越南,战后,不可一世的宇宙强国,不得已进入战略收缩期。
前几年美军从阿富汗撤离的画面,大家应该还历历在目,但相比1975年的南越,阿富汗的混乱根本不值一提。
1975年「南越」溃败的速度不但出乎北越预料,也让美国人跌破眼镜,美国方面估计,南越至少可以撑过当年的旱季,也就是到1976年元旦之后。
但没想到,在苏联装甲车的支援下,北越军队如风卷残云,加速南进,南越军队则兵败如山倒。至3月底,越共占领了数个大城市,3月25日顺化到手、28日岘港解放。面对这种形势,后撤的南越部队和难民都急遽增加,共计超过100万人,堪称史上最大规模避难潮。
就在这难堪的溃败之中,美国也挖掘出一个聊以自慰的「闪光点」。
当时,南越空军少校 Buang-Ly,趁乱偷了一架两座塞斯纳Bird Dog小飞机,明知燃油不足,依然带着妻子和五个孩子,从昆山岛起飞,避开地面火力后,发现了美军航母中途岛号。
中途岛号机组人员试图通过紧急频率联系飞机,但飞行员始终在头顶盘旋,很显然,小飞机的无线电失灵了。考虑到这架两座飞机上,坐了7个人,所有在海中迫降的想法都被放弃了——超载小飞机上的儿童乘客,很难在迫降中幸存。
经过三次尝试后,Buang-Ly用一个枪套包住一张纸条,空投到中途岛的甲板上,纸条上写着:
「你们能把这些直升机移到另一边吗?我可以降落在跑道上,我还可以再飞1个小时,你们有足够的时间移动。请救救我和我的妻子,以及5个孩子。」
此时,中途岛舰长钱博斯面对良心的拷问,做出了一个违背军规的决定:将甲板上价值千万美元的UH-1 Huey直升机推入海中,为南越飞机腾出降落空间。
后来,Buang-Ly成功着陆,当一家人走出飞机时,中途岛号上的官兵和记者们都围了上来,欢呼声响起,水手们鼓掌。
后来,中途岛官兵们设立了一个基金来帮助Buang-Ly和他的家人在美国定居。时至今日,南越飞行员Buang-Ly都是美军对外宣传的样板,也是美国价值观的象征。Buang-Ly少校的塞斯纳Bird Dog小飞机,依然在佛罗里达的国家海军航空博物馆展出。
Buang-Ly 少校(最右边)和他的家人成为了美国公民,以网上消息来看,他们现在住在佛罗里达州。南越少校在宣扬美国梦的时候,大概绝口不提那几十万美军橙剂的受害者——依然忍受着痛苦的折磨。
作为第一个非裔航母舰长的钱伯斯,当时明知道他的命令会让他上军事法庭,义无反顾地让Buang-Ly 降落。这一举动不仅感动了在场所有人,也让他在事后免于处罚,并获得了美国政府的表彰。
从政治角度来看,美国表彰钱博斯舰长,也是为了借此机会在全世界面前树立美国高大的人道主义形象,宣扬其价值观。这笔“买卖”可谓一箭双雕,既挽救了南越飞行员的生命,也提升了美国的国际形象。 
—— 写在最后 ——
美军的所作所为,诠释了美国的国家性格。面对弱者,可以大方施舍,尤其是在戳中美国人泪点的时候,会不惜一切代价帮助。经常看美国新闻的人,应该熟悉一些美国人喜闻乐见的经典桥段,比如说:高速公路上,几百辆车停下来,耐心等待一个野鸭妈妈带着一群小鸭子过马路;又比如说,某个城市,市长带队,全体出动为一个生病小孩过生日。他们很喜欢搞这些,不管别人感动不感动,先感动自己再说。
与其说这是帮助弱者,还不如说是成就自己的道德优越感。人性大概就是这样,当物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开始追求精神满足。无论怎么说,即便是出于自私的目的,帮助弱者都是好事。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如果有人忤逆美国的想法,或者在国际社会挑战美国的权威。文明社会的优雅和风度就会荡然无存,美利坚就会露出狰狞的獠牙,狠毒起来,天使就会变身恶魔。如果不动手,那也是对手太强,没有必胜的把握。任何妥协与隐忍,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就是我在越南看到的美国——天使与魔鬼的结合体。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