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授梁永安将「旅行、摄影、写作」视为一种非常好的生活,「它会给内心带来一些沧桑,更会带来力量和从容」。
生活滔滔,所有人在时光里走来走去。温暖的世界里,每一个日子都值得庆祝,每一个瞬间都有独特的意义。而幸运的是,技术赋予了摄影更多可能性——它给摄影者呈现人类生活方式的多样性提供了通道,也让真正注重日常的普通人有了记录moment的底气。
文|莱克西
编辑|楚明
「不要牺牲日常」
小松举起手机的那一刻,一对恋人正手牵手从海滩前走过。
他点了拍摄键,将爱情的模样连同晚霞、流沙、海浪一起留在了影像里。
让小松惊喜的是,当他把照片反转,同样出现了一副生动的景象——以沙滩做天空,以海浪做大地,一对情侣牵手,步履不停。一张温暖的照片又增添了一番想象的趣味和独特的意境,令人眼前一亮。「阳光下,一对小情侣在暖光下牵手,这个画面本身就很温暖,富有治愈感。」小松说。
这是小松做船员的第28个年头。漂泊的日子里,他喜欢拿起手机,将目之所及的景象记录下来,与光影相伴。海上遮挡物少,视野更加开阔,他的相册积攒了很多壮阔的景象,有海上的日出日落、在海滩嬉戏的孩童、独自坐在礁石上发呆的旅客,甚至是海湾边面对面「对拜」的起重机。
经历过风浪,温暖的日常给了小松安稳的落脚点。而摄影也让他不再孤独,按下快门时候的心跳一直让他感受着影像世界的丰富,他想的是「拍出有朝气的照片,真正做到快乐摄影」。
日常从未变得如此重要。社会学家项飙曾经坚定地告诉人们,在时代的涛浪中,要坚定、勇敢地建立自己的附近,「不要牺牲日常」。
《牵手》图源小松
摄影编辑陈小波曾经从事报道摄影工作长达20余年。在她过往的经历中,摄影是一门细节的艺术。
十几年前的一个冬天,陈小波去了内蒙古牙克石采风。零下近三十度,下了车,人在外面连五分钟也待不了,可是草原上仍然有牧人在离家很远的地方放羊。在地冻天寒中,生活在这里的原住民径直走向她,迎接她,携带着蒙古人强大的基因。
那一刻,他们身上的日常气息打动了陈小波,她想借助镜头要讲一个男人和马的故事、讲女人的故事、讲孩子的故事、讲蒙古人为什么要歌唱,还要描摹草原的冬季。
面对这些,她都不需要刻意寻找画面,也不需要刻意构图,身边即所得,日常即永恒。
从那时起,陈小波也意识到,个体的故事最有温度,日常中的细节才有深入人心的力量。
什么是日常?它可能是工位上的一捧艳丽花束,可能是地铁上路人捧读的一本未知书目,也可能是潮闷天从窗户掠进来的一阵凉风。在那些瞬间,人们得以释放,并因此体会到生活之味。
许多年前,人类依靠文字输出感受,用绘画描摹场景。而摄影出现后,人类从此多了一种感知世界的途径。摄影是一种让时间停止的方式,而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相机成了双眼的延伸。
而移动影像的出现,则最大程度上赋予了当代人记录世界的自由,也让经典永存。在这一维度上,华为是人们探看世界过程中独一无二的触角。2017年,华为举办首届全球影像大赛,开创中国市场手机品牌探索移动影像文化的先河。至今,大赛面向全球已连续举办8届,共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参与活动,作品投稿累计数量超过400万件。2024年5月22日,2024华为影像XMAGE品牌之夜在上海举行,「温暖的世界——华为影像十二年展」也同步展出。
作为华为影像大赛多年来的评委,陈小波在今年的品牌之夜上发表了自己一路走来的感受。她提到,自己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影像。
陈小波坦陈,多年来,她关注每一次大赛,每一段故事。一张张照片的背后,她感念于华为用户对于细节的捕捉与关注度,也因此感受到了温暖的气息。「有的为了铭记某个特殊的时刻,有的为了捕捉稍纵即逝的风光。是多样的用户和生活本身,不断赋予影像新的方式、新的内涵。」她在演讲中说。
陈小波
瞬间的力量
你能够想象一只公鸡跃起的瞬间,会是什么模样吗?
生活在新西兰奥克兰的吴国华在一间农舍里捕捉到了这样的画面——一只棕灰色的公鸡展开翅膀,撑起爪子,奋力向上。吴国华将这一幕命名为《大公鸡要飞了》,在它试图飞腾的瞬间,它比人更大、比树更高。
那一刻,是影像赋予了人类无穷的想象力。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天空大地的关系、人与农舍的关系,在这一刻尽显无遗。
《大公鸡要飞了》图源吴国华
影像同样也是人类共通的情感表达。一直以来,陈小波坚信:「任何一个以小进入的题材,深入进去都会带出大的社会背景和社会人群。」
来自波兰的Łucja Markowska-Stefańska是一名全职妈妈。小的时候,父母曾经送给了她一台旧式模拟相机,这打开了她认识光影世界的大门,也让她体会到了摄影的乐趣与魅力。
影像的乐趣从幼时生芽,到现在,仍然点缀了她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
不久前的秋日午后,Łucja和儿子在城市漫步,偶然间发现了一处儿童游乐设施。小小的孩子扶着栏杆看向远方的时候,阳光穿过冰冷设施上的棱镜,洒在了儿子的脸庞上。Łucja用手机捕捉到了这个瞬间,也捕捉到了那些斑驳、零散的影子。
Łucja称这个画面《看向未来》,她觉得,这张照片不仅是家庭相册中难忘的一页,也让人联想到一片明亮的未来,联想到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看向未来》图源Łucja
《国家地理》杂志的首席摄影师史蒂夫·麦柯里这样描述影像的力量:「一张静态的照片总是可以让你随时回到当下,你可以把它贴在墙上,一看再看。因为它是凝结的片刻,它会刻录至你的心灵,它可以根深蒂固进入你的思想。」
导演赵小丁作为演讲者在2024华为影像XMAGE品牌之夜分享了自己从业以来对影像与画面的追求。他讲述自己一直在追求的就是「瞬间美学」,并为此做出了很多大胆尝试——比如《十面埋伏》中拍摄冷兵器的大量运动镜头,《英雄》中的升格拍摄、超高速摄影,《影》里用黑白、光影打造出虚实结合的水墨感,「荧幕上的世界是我们生活中精彩瞬间的记录和重构」。
赵小丁
最近,他利用手机完成名为《化境》的作品。拍摄之前,他原本担心在云雾缭绕的复杂环境中,很多细节会因为云雾的干扰而失焦。最终,舞蹈演员快速运动下的发丝和神态中透露出的力量感都通过移动镜头展现出来了。
对赵小丁来说,这是一次宝贵而惊喜的试验,也是重新认识移动影像的机遇。在演讲中,他说:「这是一个全民影像的时代,手机有它独特的拍摄优势,比如近距离拍摄,狭小需要灵活移动的场景,手机影像可以协助甚至替代专业电影拍摄设备。华为做得最好的点,是通过技术的升级,让『瞬间美学』回归大众、回归生活。」
一直以来,华为致力于留存瞬间的力量,并将瞬间与个体相连,与时代相呼应,将温暖永存。
今年,华为首次启动全球影像巡展,继迪拜、柏林,华为影像优秀作品还将在吉隆坡、墨西哥城、上海等地巡展,这是华为史上规模最大的影像展览,目的是让更多人看见、感受、传递影像力量。
「温暖而明亮」,面对上千幅全世界华为用户的作品,陈小波作为本次摄影巡展的策展人有着如此强烈的感受。
经由移动影像设备,人们可以随处捕捉那些打动人心的瞬间,并体会到真正的人生之味——
来自欧洲的Enrica Brescia捕捉了朋友夏恩被他逗笑的瞬间;来自南美的Carloman Macidiano Céspedes Riojas定格了侄女Evani在水中躺平、静思的模样;来自中国的摄影师小北,则抓拍到了合作伙伴面部的棱角以及望向远方时眼神中的凛冽。
我的朋友夏恩图源Enrica Brescia
面前的作品让陈小波感到震撼,并从中感受到了不分地域、不分物种、不分时刻的情感流动。
「其实华为用户拍摄的很多照片,都和他们内心很近。不难看出摄影者都在很安静地拍摄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就连自然也是安静的自然。」陈小波说。
看着定格后的影像,陈小波与华为团队很快就确定了主题——「温暖的世界」。陈小波表示,用艺术和科技的力量,使这个世界变得更温暖,正是艺术家、科学家的使命。
华为影像大赛的作品流传于互联网,经常有观众评论称,「这些不起眼的瞬间总是那么有温度,能给人们带来抚慰。」凝结的片刻,瞬间的力量贲发而出,直抵人心。
「人类共同的文化和情感就蔓延在这些照片里头。」陈小波说道。
图源小北
留住未来的温暖
陈小波曾经在一次专访中表示,一个好的摄影师不是总在拍啊拍,应该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学习、思考,三分之一的时间在拍摄,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编辑整理自己的照片。
在记录之外,去感知影像的力量、去触摸世界的温度,才有真正面向未来的能力。
借由《温暖的世界》影像展,陈小波试图和每一位摄影者、观影者共同探讨的是一种多样性、共生性——如何让影像为人类生存方式做多样性呈现,为自然与人之间做更好的证词?如何让我们溶解在有情感、有爱的影像里,留下我们可以和它一起生活的印记?
「在这个以技术和速度为主导的时代,人们往往容易被外界的喧嚣和压力所影响,忘记了生活中的简单美好。」陈小波在演讲中提到,在这样的生活背景下,华为手机不仅仅是一种高科技的通讯工具,更是一个捕捉和诠释温暖瞬间的窗口。
陈小波也看到了华为用户也在突破自己创作的边界。在这次影展里,摄影师张炜在作品《古桥夜色》中将目光定格在夜色中的古桥上。
桥下是溪流潺潺,萤火虫划过天际。张炜被生动的景象打动,他利用夜景模式,将这些生动的画面以及罕见的光亮捕捉了下来,形成了如梦似幻的蓝色流体丝状效果,反而将古桥描绘得如诗如画,像是进入了另一重宇宙。
而这样的创造,是独属于黑夜的故事。
从摄影术发明至今,光影故事大多在白日被记录,但夜晚也同样蕴含生机。在未来,人们会更加打破影像的时空边界,靠近未知世界,获得更多可能性。
如今,移动影像在当代人类的生活中已然成为了最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据Photutorial统计,2023年,平均每个用户的移动端中约储存2100张照片,预计有93%的照片是用智能手机拍摄而成。
而这种积累也仰赖于移动影像系统的不断突破,激发行业全新动向,展现了华为在移动影像领域的前瞻性、领导力和影响力。这不仅仅是保障最佳的图像质量,更是通过创新的技术、强大的产品和全民创作的影像文化激发每个人的想象力、创造力。每一次革新,都代表着移动影像技术的边界又向外延展了一步。
得益于这些进步,作为创作者,陈小波更注重与华为共创的力量。她始终认为,好的创作者可以通过自己的行走,追寻和观察,「让那些即将消失的、不常见的、大多数人无缘见到的景象、痕迹与深藏内心的情感」得以展露在大众面前,并启发人们对世界的思考。
在2024华为影像XMAGE品牌之夜上,华为发布「XMAGE共创计划」,以开放、包容、共创的理念,邀请陈小波在内的多位业界专家、创作者和权威机构成为「华为影像顾问」,与研发团队深度合作,通过融合科技与艺术的力量推动创新,打造一眼即识的最佳影像标志。
共创的力量将带领用户抵达更温暖、更具洞见力的未来。
文学教授梁永安将「旅行、摄影、写作」视为一种非常好的生活,「它会给内心带来一些沧桑,更会带来力量和从容。」
生活滔滔,所有人在时光里走来走去。温暖的世界里,每一个日子都值得庆祝,每一个瞬间都有独特的意义。而幸运的是,搭载全新XMAGE影像系统的华为Pura 70系列旗舰机将给用户在日常记录中带来更极致的体验,将瞬间的价值最大化。
如今,技术赋予了摄影和移动影像更多可能性——在未来,它给摄影者提供了通道去呈现人类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将创作变为一种从容的日常,让移动影像真正成为时间与空间的标尺,也让真正注重日常的普通人有了记录moment、记录温暖世界的底气。
亲爱的读者们,不星标《人物》公众号,不仅会收不到我们的最新推送,还会看不到我们精心挑选的封面大图星标《人物》,不错过每一个精彩故事。希望我们像以前一样,日日相伴。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