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行业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就各公司、行业和市场提供全球投研分析以及交互式数据。BI对ETF的研究覆盖全球市场,以深度、前沿、独特的视角为您展现ETF市场趋势,分析热门课题,分享专业洞见。
本文摘自《彭博行业研究ETF月刊 – ETF互联互通渠道的优化 2024年4月》(来源:彭博终端ETF <GO>)。如需阅读本期全文,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阅读完整版ETF月刊
精彩内容节选
新规或将吸引100亿美元资金流向港股通ETF
近期,为持续优化中国内地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已就扩大沪深港通ETF范围达成共识。此次ETF标的优化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降低ETF纳入规模要求;二是下调ETF的指数权重占比要求。据我们计算,在ETF互联互通新规的推动下,该渠道有望在未来两年吸引至少50亿-1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随着纳入要求降低,可投资的外国资产占比提高,对港股通ETF的需求可能会激增。
规则变更前后港股通ETF的港股占比
数据来源:彭博行业研究
扫描下方二维码,您可在全文中继续阅读:
  • 新规或推动港股通ETF名单中的产品数量翻倍
  • 港股通ETF名单上现有及可能符合最新要求的产品
港股通ETF成交额的恢复可能需要至少一年时间
产品创新有助于港股通ETF成交额的恢复。尽管港股通ETF的纳入要求已放松,但我们认为,要吸引更多内地投资者,七只符合最新纳入要求的ETF可能还不够。内地上市的QDII ETF包括24只投资港股的ETF,这与港股通ETF的产品阵容重叠。投资者可能会对符合港股通ETF纳入要求的高股息ETF更感兴趣,原因在于这些基金能提供稳定的现金流,2023年的表现也更出色。
您可在全文中继续阅读:
  • 港股通ETF成交额下降
  • 香港ETF资产管理规模增长
扫描二维码下载阅读
《彭博行业研究ETF月刊 – ETF互联互通渠道的优化 2024年4月》
免责声明:本报告最初以英文发布,该翻译版本为彭博本地化团队和翻译服务公司的产品。如中、英文版本有任何出入或歧义,概以英文原版为准。
彭博Bloomberg享有对本文的独家版权,未经许可,请勿直接转载或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点击 “阅读原文” ,预约彭博终端演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