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食安秦皇岛”微信公众号发布紧急提醒,近期海虹中麻痹性贝类毒素超标风险高发,建议广大群众不要捕捞、购买、食用海虹。
近日,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在山海关区海域采集海虹样品3个,对麻痹性贝类毒素进行监测,3个样品均超出正常值,其中抽取的1个样品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最高值超过判定限值的4.68倍,存在严重的食用安全风险隐患。
为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防止因食用海虹引发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海洋渔业部门全面加强海上巡查和渔港、渔业码头监管,禁止渔民采集、捕捞海虹上岸;秦皇岛市场监管部门要求食品经营者全面禁止销售海虹和加工制作海虹产品。
据悉,每年四到六月份,海水中有大量含有毒素的单细胞藻类,被海虹等贝类吃了之后,就累积在体内。这些毒素毒性耐热性比较好,不足以被烹饪消除,海虹等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超标风险高发。
新闻多看点——
海虹的学名叫做贻贝,在不同地方还有淡菜、壳菜、青口贝等名称,是一种物美价廉的海鲜,经常在各地人们的餐桌上出现。海虹本身是无毒的,正常情况下可以常规烹调食用,之所以会出现毒素,主要和一种大名鼎鼎的现象——“赤潮”有关。
“赤潮”是指,由于气候变化或者海洋水质的变化等原因,海水中的某些浮游植物暴发性地增殖,导致水体变色的现象。这其中的一些浮游藻类能够合成多种毒素,不仅污染水体,还能够通过食物链等循环进入其他海洋生物体内,对海洋环境具有较大的危害。赤潮现象在世界很多海域会出现。
编辑|卢祥勇 杜波
校对|王月龙
封面图来源: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

本文转载自“食安秦皇岛”微信公众号
感谢关注每日经济新闻,每天都有精彩资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