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选,只甄选精品
姐妹们听说南京大学考研第一的学生被刷掉的新闻了吗?
我最开始以为是什么黑幕,知道真相之后,是拍手点赞。
这个考生报考的是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总成绩专业排名第一,本以为稳稳上岸了,没想到被曝出他是某个“虐猫事件”的当事人徐某祥。
他在宿舍里虐杀小猫取乐,过程残忍,还录制视频发到网上传播。
我也跟女儿聊过这件事,问她怎么看。女儿说了蔡元培的一句话:
“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
她还侃侃而谈了很久,核心观点是评价一个人,当然要看品德。会虐待小猫的人,品德肯定不过关,把他刷掉是理所当然。
我听完其实挺欣慰的,因为能听出来,她实际上是融合了我给她订的观点新闻课程的一些内容,并且形成了自己的观点。
我觉得新闻是帮孩子提升知识面、信息抓取能力和思辨力的好方式。孩子眼里有世界,才能心中有格局。这几年无论是语文、英语还是其他科目,都喜欢结合新闻时事来考。
英语中遇到的时事热点
数学考卷中的时事热点
理综卷中的时事热点
所以就给孩子订了《两个爸爸·给孩子的观点新闻》,把当下热门的时事新闻,专门给中小学孩子做拓展和解读。
新闻课的主讲人也都是业内的权威。一位是中国播音主持zui高奖“金声奖”得主、湖南电台首席主持人国生,一位是青年作家、湖南广电资深新闻主编王小天
他们的另一重身份是爸爸,所以语言上更接地气、也更知道怎样抓住孩子们的兴趣。
我也把主讲人国生老师请到了咱们直播间,本周五他会和杰森妈妈一起,给姐妹们分享提炼新闻观点的方法,同时带来了专为中小学孩子们设计的新闻课程(每天不到1块钱),性价比特别高。
其实我从很早开始,就在吃饭时间、坐车的时间给孩子听各种新闻了。但发现普通新闻节目有几个硬伤。
要么是太枯燥,一板一眼的陈述事实,连我都不爱听更别说孩子。要么就是特别冰冷,各种专业术语和数据,绕来绕去,孩子会觉得跟自己无关,听完很快就忘了。
我比较满意的就是《两个爸爸·给孩子的观点新闻》,孩子也特别喜欢,会主动提出要听,打动我的是这么几个地方:
1、及时、权威、有趣,把泛滥的信息过滤提纯,让孩子听到更有价值的内容。
考试可能提到的各种时事要闻全部涵盖,从神舟系列发射、俄乌冲突、到孩子们感兴趣的乒乓球为什么是国球、微信红包为什么上限是200块等等都有深度解读。
2、不仅说新闻,更链接新闻背后的知识,评述新闻背后的故事,挖掘新闻背后的逻辑,从而启发孩子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
3、讨论有意义的新闻话题之外,还给他们延展素材和金句。并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在这个真实世界里观察、解决各种复杂场景的能力。
4、语言生动鲜活、自然流畅,读音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孩子们喜欢听、能听懂、无论是练表达还是积累写作,都可以当范例。
我经常跟孩子一起听,也经常被启发到。虽然我家娃现在已经初三了,但到高中也会持续给她俩订,因为真的觉得很有帮助。
试听部分
听部分
如果姐妹们家里孩子正在小学、初中阶段、甚至是高中阶段,都强烈建议预约咱们周五的直播,来听听专业主持对新闻的解读。学会这种思考方式,对孩子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大家如果没有时间看直播,又想了解咱们直播的内容,还可以扫码添加小助手入直播福利群会实时发送直播消息,专门解答妈妈们的各种问题哈@树妈小助手
我是觉得平时餐厅等餐的时候、在路上的时候、排队的时候,可以让孩子用零散时间来听新闻,不累眼睛还能积累时事素材、收获知识,一举多得。
有姐妹可能比较着急,也可以抢先下单。新闻课分小学版和初中版,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来选。价格都是365一年会员,但树妈读者会再额外赠送2个月(7天之内赠送完毕)
长按识别二维码,立即参团
PART.01
逢考必有的时事内容
有储备的孩子才能降维打击
姐妹们如果经常看孩子试卷,就能明显感觉考试对孩子时事储备要求更高。
去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题目是《人·技术·时间》,材料就只有一句话,却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去年全国乙卷的题目是结合两段领导人最近的讲话,要求体现你的认知与思维;
北京卷的作文是二选一,要么写“续航”,比如为青春续航、科技为经济发展续航,要么写“亮相”,比如科研成果汇报、新品发布,都是亮相,要写记叙文……
如果孩子平时没有积累,看完题目就感觉很懵。但各科结合时事考是大趋势。
新课标就明确要求:“关心时事,初步具有国际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所以我觉得《两个爸爸·给孩子的观点新闻》这种针对孩子的新闻课,真的是纯刚需。
都是孩子刚需的观点新闻
里面都是两位权威媒体资深新闻人基于多年做新闻评论的经验,千挑万选的内容。
有字正腔圆的音频,还每期都配了逐字文稿。
听部分
它不是单纯的讲述新闻,而是以新闻素材为一把钥匙,用孩子爱听的方式来串联、整合、延展相关的知识,而且每期里面都会融入思想金句。
这种新闻素材+思想金句积累得多了,那口头表达、写作文自然就会行云流水,胸有成竹。
就拿《人·技术·时间》这个命题来说,观点新闻里面就有很多期关于AI、人工智能、5.5G、互联网方面的内容,每一期都有独到深入的观点。
孩子只要看过听过,考试无论是当例子还是论观点,都会得心应手。
我在跟孩子听的时候,特别叹服的就是里面新闻覆盖面特别广泛,有当下社会热点、有政治、经济、文化、有体育、历史、人文、有趣事、科普、评论
对于很多每天在学校和家庭之间两点一线的孩子来说,是了解新鲜事、拓展知识面、打破信息茧房特别好的方式。
大家如果没有时间看直播,又想了解咱们直播的内容,还可以扫码添加小助手入直播福利群会实时发送直播消息,专门解答妈妈们的各种问题哈@树妈小助手
PART.02
新闻有三观有知识
是给孩子更好的认知启蒙
咱们这几年经常聊到青少年“空心病”的话题,孩子们总觉得孤独,迷茫,找不到自己的意义感。
其实多给孩子看观点新闻也是很好的引导方式,孩子眼睛里除了眼前的课本,还能看到整个世界,整个时代,去关心“远方的哭声”,去探究社会的话题,去领略科技的前沿,去思考更有深度的议题,格局自然就大了。
比如说很多孩子都会抱怨“夏天越来越热了”,日常对话可能也就止步在抱怨声中。
试听部
但是观点新闻里面去年讨论这个话题,就做了无限的延展:
👉🏻先说了一个事实:国家气象中心发布了一个统计,说是2023年,是整个中国自1961年以来第二热的夏天。
👉🏻然后跟孩子们互动:于是问题来了,那第一热的夏天是哪一年呢?距离大家并不远,就是去年,2022年的夏天。不知道各位小朋友有没有感觉,今年夏天比去年夏天凉快了一点。
👉🏻接着继续摆事实:给孩子们讲全世界范围内的高温情况。
进一步吊起孩子的胃口,去探究夏天为什么越来越热了呢?
结合科学家的解释,用孩子们能听懂的语言,列举种种原因。像是人类工业生产活动、自然冰期周期变化、厄尔尼诺现象等等。
顺势科普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人类怎样影响了地球的气温。
👉🏻再引导孩子保护环境。里面有一句话是:
爱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保护环境也是着眼长远,为后代造福。古人曾留下诗句: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天上的悠悠白云,不仅是地球上的美景,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美好环境啊!
你看同样一个事情,没有深度思考的孩子只会抱怨,而有观点的新闻,极大的拓展孩子知识面和思考深度,并且连金句也给孩子准备好了。
这种观点多看多积累,孩子三观会更正,谈吐写作也会更深刻。
PART.03
专业团队做专业的事儿
父母更加轻松省心
我愿意让孩子多听这种观点新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种方式能够让孩子更容易区分“事实”和“观点”
生活中很多成年人都经常会吃这种亏,被人说胖、说丑就郁闷很久,受委屈了也只会生闷气或自证清白,经常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每一期的观点新闻其实都是一种练习,时间长度是10分钟左右,包含两个新闻,其中每个新闻,都会先陈述新闻事实,然后去拓展后面的故事、知识点和做深度观点解读。
每一期观点都保持在10分钟左右
试听部分
孩子看得多了,就知道一件事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有逻辑的观点,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思考。渐渐就会有自己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这种每日引导对父母来说可能很难,但是对专业团队来说会更顺利。之前听过新闻课的妈妈也都反馈,孩子特别喜欢,而且进步很大
我也是因为觉得真的很值得分享,才会特意把国播音主持至高奖“金声奖”得主、湖南电台首席主持人国生老师请到直播间。
咱们的直播时间是周五上午11点和晚上8点,姐妹们一定要立即预约直播。我会请他谈很多给孩子讲新闻的角度、详细介绍新闻课程。
性价比也给姐妹们谈到了超高,福利更是多到说不完。家有小学、中学阶段孩子的姐妹,千万别错过。
大家如果没有时间看直播,又想了解咱们直播的内容,还可以扫码添加小助手入直播福利群会实时发送直播消息,专门解答妈妈们的各种问题哈@树妈小助手
着急的姐妹,也可以抢先下单。新闻课分小学版和初中版,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来选。价格都是365一年会员,但树妈读者会再额外赠送2个月(7天之内赠送完毕)
参团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
立即参团。
客服咨询
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进入成长优品公众号

点击左下角小键盘
进行客服咨询、订单查询、进店购买等操作
着急咨询的朋友也可工作时间拨打
客服电话:400-800-6976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