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把我设为星标哦,不然就看不到我了
2024商业地标趋势
上海,是最适合Citywalk的城市,因为这里有着百年来的历史沉淀,街头巷尾处处藏着惊喜。
走在这里,随处可见各种创意空间和时尚街区,从街角坊间里透出的那份精致生活的气息,也由此被城市漫步轻轻串起。
2024年,上海以9553家的数字,再度问鼎全球咖啡馆数量的榜首,远超纽约、伦敦和东京。这些点滴之中的商业,映衬着上海人对于高端生活方式日复一日的追求。
而更能体现这一点的,是那些承载着都市人群生活日常的综合体们。
它们与咖啡馆、新型零售空间一起,构成了上海马路好逛、舒适的基础,还原了一场属于魔都的Citywalk真相。
花木时光里
经过两年多的沉寂,万物复苏的2024,对于上海的商业地标来说,也终于成了一个完完全全的大年。
2023年,有26个商业项目在上海新开。而这个数字,在今年势必将会被再次刷新。
2024年要亮相的30多个地标,有不少是大众期盼已久。吉宝静安中心(PAC)、西岸金融城、GATE M西岸梦中心、浦发三林印象汇、置地鑫耀·光环Live……它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展现上海的商业灵感。
浦发三林印象汇
它们,也不再囿于“商场“的传统观念。我们所窥见的不只是奢华、前卫、潮流,更多的是一种贴近人们生活的新鲜质感。
这场商业的变革中,2024年上海地标的几大新趋势,也呼之欲出。
文化引领:生活场景的内容塑造
在2024年的当下,撑起商业综合体内里的,不再只是奢牌、名表、化妆品,传统的品牌引流,开始让渡给了多元化的内容塑造。
在餐饮、购物之外,人们有着更多的精神需要,文化、艺术、娱乐、体育……每一样细分内容,如何在一个综合建筑群中做到出色且符合整体调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尤其是在眼界开阔的上海,象征新生活的艺术,正是那块最不可或缺的底色之一。
西岸金融城
气势恢宏的西岸金融城,在1.5千米的沿江场域里,用城市天文馆、种子博物馆完成了这场对内容的书写。这份厚重与新潮恰到好处的结合,也意味着那种难得的上海城市光彩。
倘若传统商业体的电影院,带来的是热闹的人潮,那么新诞生的剧场与美术馆,则代表着新地标对于艺术和内容的无尽向往。
上海又又中心
那份属于生活的美感,将不再疏离、而被隔断于商业之外,恰恰相反,它在这种相融之中有机生长,并逐渐成为城市地标的心脏。
在这份展望里,商业与内容变得密不可分,相互影响、又最终相得益彰。
建构引领:更克制的设计
在这个年轻化与数字新贵的时代,商业综合体们似乎不再需要以博眼球为目的而夸张设计,取而代之的,是更克制、实用、内敛的建筑语言。
在即将开幕的鑫耀·光环Live二期,隈研吾特别设计了一座核心剧场。和他之前的作品相比,这座剧场以克制的“消失的飘带”为灵感,点亮了苍梧路街区的视觉焦点。
鑫耀·光环Live二期
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场“动静结合”的美学,不只是表面上的区块分隔,或常规的空间布局,更展现出对于这座城市的理解:工作、居住在这附近的人们,他们到底需要的是什么?
严谨的设计之中,是被顺势打破的社交空间壁垒。而开放式的商业空间之侧,是宛如公园般的绿化生态,自然,就这样从城市中长出。
国华金融中心
这种引领式的场域设计,意味着作为主体的“人”,将不再仅仅于风格各异的商业建筑之中穿行,而是在各具风味却又浑然一体的城市空间里流淌。
规划引领:城市的多中心化
上海谈论了数十年的“去中心化”,如今已成为现实,每个地块都有在地性极强的地标,满足就近需求,且各有所长。
很多大型商业综合体,已经不再囿于传统的地理框架,而开始思考它们在更独特的位置里,应当怎样散发核心引领的作用。
地处老静安的吉宝静安中心,正描摹出了这样的生活图景:它通过对市中心的观察,没有再往热闹处扎堆,而是闹中取静,开发出属于自己的社群半径,从而呈现了一场小而美的商业布局。
吉宝静安中心
这是一种针对目标客群的生活与社交场景延展,购物中心与社区中心,从此不再泾渭分明,商业综合体的社群意义,也变得一目了然
像它这样的综合体,正在不遗余力地倾注于城市多中心的内涵。
如果说近年来,上海城市规划和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是为商业地标的拓展提供了愈加多样的可能。那每个地标于在地文化上的用心,则彰显了它们无尽的进取之情,和对于这座城市气质的不懈追寻。
GATE M西岸梦中心
一份份更灵动精妙的社区商业,从一块块被悉心栽培的土壤中长出,并最终反哺多中心上海的每个角落。
于是,我们也与您一同展望,将视线投向近未来,在2024年,或更远的不久之后,有哪些商业综合体值得关注,又有哪些商业地标,能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新名片?
外滩特别呈现——2024年度上海商业地标特写,就此启航。
01
上海又又中心
潮流之中瞥见城市
年轻人们喜欢逛的愚园路,马上又要诞生新的好去处。
在这里,长宁区的城市更新重点项目上海又又中心已经初现真容。
这座地处长宁路、定西路、愚园路交汇处的精品商办综合体,在不少上海人心中有着另一层记忆。
它的前身,是上海华美达广场,这里原本涵盖了巴黎春天购物中心、新世界华美达酒店、贝尔特酒店等区域地标。
这次的建筑及景观设计由龚书楷建筑师事务所、RBTA和DLC三家联袂完成。改造后,白色大理石和弧形拱顶组成的项目外立面,显现出的新古典主义风格,是附近商业体中难得的高颜值。
但更引人注目的,是这座综合体对于潮流、野性、即兴和玩乐的结合。10万平方米的总改造面积之上,汇聚了JJJJ餐酒吧、Rough Rough甜品店、Eggy咖啡、PINARELLO长宁旗舰店等众多品牌。
一份年轻与新潮的生活体验,就此呈现在了又又中心打造的这片精英社交场之中。
02
丰盛商业中心
南京西路又添新地标
在纸醉金迷的南京西路,诸多城市地标的改造焕新,依然在有序推进中。
位于威海路上的丰盛商业中心,在去年年底揭幕后就引起了外界关注。它的外立面采用了现代简约风格,与南京西路商圈的历史建筑相映成趣。
这里曾是大中华区第一家四季酒店的所在地,毗邻热度正高的张园,与兴业太古汇隔街相望,三条地铁线交汇相当便利,集历史底蕴与现代气息于一体。
丰盛商业中心汇聚了轻奢零售与高端餐饮,走进商场入口,就能看到8米宽幅的弧形LED巨幕,营造出了曼妙的光影世界。
在这里,还能看到米其林、黑珍珠餐厅,以及众多品牌旗舰店。中国内地首家城市度假型阿丽拉酒店也将现身于此。
凭借独特的设计和地理优势,丰盛商业中心即将成为南西这个繁华商圈的新标杆。
03
浦发三林印象汇
陪伴式品质地标生活圈
由浦发打造、即将全新开业的三林印象汇,在今年春天时候,因为楼顶端坐一只可爱的“卡皮巴拉”在网上火出圈。
作为浦东将要诞生的首个印象汇项目,三林印象汇构建了一个全年龄层共享的惬意生活圈。它在高品质、高标准的精致商业基础上,通过与社区生态的深度融合,创造了更灵动精妙的社区商业新物种。
三林印象汇这一陪伴式品质地标生活圈,营造了亲子友好、宠物友好及社区友好三大场景,户外草坪、露台等多元公共空间在这里随处可见。儿童乐园、爱宠活动等项目的设置,更为家庭成员的生活共享提供了全新的陪伴场景。
这里,即将成为三林区域集“购物中心+社区中心”为一体的商业地标。
04
普德赋SAGA光明之城
沉浸式演艺剧场对标全球
在徐汇区田林板块,光大会展中心曾是重要的地标建筑之一。
而经历了漫长的转型后,法国文旅巨头,全球戏剧主题公园创始者Puy du Fou普德赋在光大会展中心西馆倾情打造首个城市中心演艺系列品牌项目——“SAGA光明之城”。
该项目投资总额超6.5亿元,总面积4.6万平方米,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线下实景电影”体验,全方位感受国际前沿的极致沉浸体验,有望成为上海城市更新的又一范本。
150余名常驻演员、50个大型电影场景,涉及超过1300种、26000 件复古道具,营造了长达2小时的来访者体验。
面对每一扇时空之门,每个人都需要做出关于自己冒险道路的关键抉择。
除了大型的"行进时观影"剧场之外,这里还有主题餐饮、咖啡厅以及文娱休闲设施,预计未来每年的游客数量,将达到 120 万人次。
Puy du Fou普德赋SAGA光明之城将于5月28日起试营业,走进“线下实景电影”,故事即将启“城”。
05
国华金融中心
艺术为商业赋能
2024,虹口北外滩的商业版图也即将成型。
这片区域被苏州河与黄浦江环绕,连串的商务建筑群构成了一条“上海的微笑曲线”,而国华人寿旗下的北外滩国华金融中心,就处在这条商务带的中部。
远远看到的,就是两座屹立左右的超甲级双子塔,高度分别为158米和108米。它们的设计别具一格,采用了突破传统的美学,以几何的方式完成了构筑。外立面,是相间点缀的暖色铝合金和玻璃幕墙。
而14米净挑高的大堂,又被张恩利、李慕华等众多大师的画作点缀。建筑中部,国华金融中心还设计了挑高三层的艺术Lobby,步行在其中,如同在进行一次美术馆之旅,凸显了它“艺无止境”的设计主张。
超过18万平米的总建筑面积里,包括了写字楼、购物中心和运动中心。亚洲首家Furla Home & Café,也给这里增添了全新的国际潮流审美。
在未来,国华金融中心将成为汇聚北外滩高端商务、艺术品位、赛事运动的全新地标。
06
置地西岸金融城
全新海派滨水生活
徐汇滨江,是上海那个松弛感的生活地标所在。
在它的北端,香港置地打造的西岸金融城正在成为滨水生活方式的又一诠释者。

西岸金融城坐拥1.5公里滨江岸线,280米的滨江天际线,总开发体量约180万平方米。
这里不仅是黄浦江沿岸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整体开发综合地块,更是徐汇滨江“一港一谷一城一湾”产业空间布局的重要一环。
全步行式景观商业大道"光启大道"将联结购物中心、滨水旗舰店集群、艺术与设计街区、焕新百年历史的南浦火车站与庭院,以及城市天文馆、种子博物馆等承载光启海派精神的文化地标。
以餐饮、购物、娱乐、文化表演及商业秀场为代表的多样生活元素,将在这里,交汇成"展秀娱购"多元商业与生活方式的地标性商业生态。
07
GATE M西岸梦中心
属于年轻人的文化空间
西岸,的确已成为那片上海当代文化的气息所在。而GATE M西岸梦中心,则把百年历史的上海水泥厂,改造成了一个年轻的城市空间。
直径80米的西岸穹顶艺术中心,多元的文艺活动将在其中上演。而马上亮相的西岸大剧院,通体白色,外表点缀了凹凸有致的条形石刻,工业建筑的底蕴又将以全新的文化灵感再现。
五大分区里,城市户外、微度假休闲、梦工场、可持续城市时尚、演艺文化被有机融合。

这里能找到亚洲级别的综合性攀登中心,而MOREPRK打造的滨江主题滑板公园,更为年轻人的活力提供了表现的舞台。曾主持米其林餐厅Noma设计的哥本哈根建筑工作室Spacon&X,也加入到这里的策划之中。
大师们的审美之下,GATE M西岸梦中心即将绽放,这里就要成型的,是一个镌刻上海记忆而又锐意焕新的城市文化空间。
08
上海荟聚
宜家母公司带来北欧美学
“大虹桥”的核心位置,今年也将迎来一个重磅的商业新地标——由宜家母公司英格卡开发建设的上海荟聚综合体项目,已经完成了结构主体和外立面施工,将在下半年如约而至。
作为荟聚品牌在中国的第十座“聚会体验中心”,上海荟聚总投资额到达了80亿元,涵盖超350家品牌入驻。
这里还同时包含了商业、荟聚办公以及全新的宜家临空商场。建成以后,将进一步丰富长宁区的生活休闲、商业和办公氛围。
运用区别于传统盒子式的购物中心设计和多元业态规划,通过近万方的公共活动空间,打造出自然和谐、富有生命力的流动性布局,将为上海人海纳百川的日常生活带来新的价值与乐趣。
09
吉宝静安中心(PAC)
别样理解城市核心
吉宝静安中心坐落于老静安核心区域,毗邻繁华的南京西路商圈。整体规划了4.3万平米的开放式商业街区。
在空间紧凑,寸土寸金的上海市中心,如何依靠美学质感和生活温度,再造一片闹中取静的公共空间,同时完成商业载体的多重使命?吉宝静安中心给出了度身定制的方案。
吉宝静安中心基于自然、生活、社区等聚合共鸣感交错的多元体验,提出了“自在生活,随心而聚”的理念主张,凭借小而美的精致街区商业,营造了个性化商业空间。
办公商业、自然环境、文化艺术、社交体验,四者在吉宝静安中心紧密相连,魔都的城市气息也在此同频共振。而一份生活的灵感,也从这片既定的生活区域中生长,并不断延展。
10
上海A.F.A
普利兹克得主让老厂房焕发新时尚
在长宁区,A.F.A完成了一场商业与艺术的融合呈现。
这片位于安顺路33号的场域,在50年代是曾经的上钢十厂,而后又被改造成充满艺术气息的上海红坊,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提供文化创意生活方式的未来理想地-上海A.F.A。在上海工业的底蕴中,透出的是一份文化的身影。
A.F.A的总建筑面积达到了23万平米,其中包含三大板块:ROJO艺文空间、购物中心、办公楼。生活、艺术、商业、办公在这里合为一体。
这里的整体建筑规划由日本三菱地所负责,而场地内的历史建筑保护整合、以及外部的公共空间布局,则交给了最年轻的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日本建筑师西泽立卫操刀。
结合了淮海西路历史、文化、艺术三大要素的A.F.A上海融侨中心,将成为上海这座城市多元艺术活动的新发生地。
11
耀雪冰雪世界
全球最大室内滑雪场
由陆家嘴集团和上海港城开发有限公司联袂呈现的上海耀雪冰雪世界,今年就要在临港与大家见面。
这里的总建筑面积达到了35万平米,其中包含一座室内真雪滑雪场,一座全天候水上乐园,还有一系列度假酒店、会展中心和冰雪主题商业小镇的配套。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座面积高达9万平米的雪场了。它的设计以北欧风格为主,大小相当于12个标准足球场,是迪拜知名滑雪场SkiDubai的4倍有余。
虽说处于城市之中,但耀雪冰雪世界的设计依然显得非常专业。这里有S道、中级、高级3条滑道的搭配,最长的一条雪道长度接近1200米,结构呈阶梯状分布。满足了不同水平的爱好者的需求。
除了滑雪以外,这里还有超过20个雪上娱乐项目和国内首列室内雪地火车。哪怕不会滑雪,也能感受到这份与众不同的雪上体验。
耀雪冰雪世界的亮相,正说明了上海人对于生活方式的追求,已开始进入新的阶段。而2024年,上海人不用出远门,就能在家门口实现“冰雪自由”。
12
浦发唐城印象天地
地铁枢纽上,生活加油站
在唐镇,由浦发集团打造、印力团队运营的唐城印象天地,同样别具特色。
唐城印象天地位于地铁2号线创新中路站,以地铁为枢纽HUB,搭建了一个元气满满的商业中心。上海的多中心化在这里得到了恰到好处的体现。
以“Family &Social Park”为口号,唐城印象天地三期分工明确:从一期“亲子乐园”强化区域客群家庭生活需求,到二期“年青力社交场”,连结地铁等都市白领工作轨迹交汇点,创造更多社交聚集场,再到三期的“生活加油站”,提供酒店、月子会所等配套。
在这里,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都能找到一个轻松自由的精神享受新平台。
13
鑫耀·光环Live
徐汇西“全时段”玩新场
漕河泾在上海市区有着非常特殊的区域属性,在微软、字节、腾讯、蔚来、米哈游、莉莉丝、趣加Funplus等大厂和数字新贵包围下,这片城市的西南腹地辐射了超过220万年轻活力的客群。

今年即将在这里拔地而起的鑫耀·光环Live,就这样树起年轻化的旗帜,应运而生。
它以10.5万平米涵盖了调性街区、文化剧场、生活零售、专业运动中心等等,打造一站式玩新生活中心。
虽然主打年轻生态,鑫耀·光环Live在建筑语言上仍然克制,并将扎实的商业、文娱、体育内容装进每个场馆,包括由著名建筑师隈研吾设计的核心剧场地标。
今年年底开业后,鑫耀·光环Live二期将为徐汇西带来一个真正“全时段”的玩新场。
14
永源浜4号
南京西路最后商业遗珠
南京西路,哪怕在如此商业繁盛的上海,它也算得上是最热闹的那块区域之一。
在静安寺与延安西路之间,新生的南京西路永源浜4号就要呼之欲出。在这块难得的“钻石级”土地,一座按照LEED铂金标准进行设计的115米甲级写字楼就要现身。
而约8.8万平米的地上面积,再加上约3.5万平米的地下区域,也为配套商业的进驻提供了充足的空间。预计今年建成以后,永源浜4号将成为涵盖金融、互联网科技在内的总部式办公场域。
而作为南京西路上的最后一个新建项目,上海永源浜4号将作为静安区西端门户的新地标,也将化身南西“千亿商圈”三年行动计划里不可或缺的一环。
15
花木时光里
新潮齐聚陆家嘴
陆家嘴,是上海最传统的金融集聚地。而这里,马上又要绽放全新的商业光彩。
在陆家嘴的核心区,保利发展联合浦开集团共同打造了40万平米的城市人文综合体——保利浦开金融中心,其裙房商业花木时光里将于今年下半年亮相。
以“_____目的地” Destination为定位,花木时光里携手众多品牌共建呈现了“雅致、艺术、趣野、灵感、探索”的商业氛围,精品零售、运动餐饮等多元业态在这里汇聚。
日本现代艺术画廊NANZUKA ART INSITUTE南志阁艺术中心,在花木时光里开出了中国首馆。而运动康体品牌TRACTION的中国首店,以及意大利精品百货GISA国内首家国际时尚生活体验馆,也都将在此现身。
不仅如此,花木时光里还无缝衔接上博东馆,被多个市级文化地标环绕,以“文化握手”的运营理念,串联周边的文化、艺术资源,走入城市的公共空间。
16
太平洋新天地
石库门里的新商业
在商业体林立的新天地版块,还有怎样的潜力等待发掘?太平洋新天地商业中心或许能给人们足够的好奇和想象。
作为上海市中心城区的新高度和新地标的“太平洋新天地商业中心”,是由一栋 250米的超甲级办公、两栋100米左右的甲级办公,以及8.3万方的街区商业组成。
250米层高的太平洋新天地T1大厦的主体结构在去年封顶,这意味着,新天地版图中面向未来的重要商业项目已经开启入市。
为延续新天地标志性的建筑石库门,太平洋新天地T1大厦的外立面幕墙采用了以石库门为设计原型的菱形结构。
每片4米高、共计千余片立体成形的“石库门”饰面,代表了现代工艺的巧思与沪上本土文化的结合。
大新天地区域是上海城市更新的典范样板,而太平洋新天地中心,也将成为这里重要的组成部分。
17
滴水湖金融湾
巨型“荣耀之环”组成核心地标
在正圆形的上海东南滴水湖一侧,马上又要长出一个新的“大圆环”。
这个直径153米的巨型“荣耀之环”,是滴水湖金融湾的核心标志,被临湖4栋46米高的商业大楼所托起。
圆环的结构高度为6.6米,宽度14米,在竣工以后,大家可以登上高塔走进内部,从360度的方位观赏滴水湖的全貌。
而这座以“荣耀之环”为标志的滴水湖金融湾,象征着临港地区金融服务业和各大产业融合发展的合作模式。它的整体规划方案由曾设计过上海天文馆的Ennead事务所完成。
金色外墙覆盖的4栋商业建筑里,是89万多平米的商业空间和7500多平米的市民文化空间,还有外部2.8万多平米的公共开放空间。同时,也为文化体验、博物馆展览等提供了舞台。
在追逐多中心化发展的2024上海,滴水湖板块已然逐渐成型。而于2025年以地标之姿出现的滴水湖金融湾,也即将成为上海东南城市发展的全新助力。
18
上海中银金融中心
贝氏新作,对接世界
离滴水湖金融湾不远,是另一座同样即将成型的新地标。
上海中银金融中心,由贝氏建筑事务所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设计。这里将要建成的,是高220米的滴水湖畔双塔。两幢位于滴水湖西岛的挺拔塔楼,将成为从浦东机场延伸而来的申港大道末端焦点。
标志性的“X”斜撑结构,是香港中银大厦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之一,而在上海,贝氏延续了这一灵感,并以此为基础做出了创新,结构与幕墙在一体化的设计之上完成。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座高塔在115米的高空,以“握手”的姿态完成交汇,从而把观者的视线导向了滴水湖的中心,以及更远处的东海和太平洋。
中银金融中心的总建筑面积约为28万平米,其中包含了商务办公、五星级酒店和商业消费等附属功能区域。它所处的滴水湖西岛设计了充足的开阔场地,不仅有绿化公园、还为各种参与式的休闲活动提供了可能。
在临港的不远未来,中银金融中心势必将引人注目。
19
AXIOM云际尚浦
杨浦第一高楼重新定义天际线
在上海杨浦,奥雷·舍人又出佳作。
AXIOM云际尚浦,A塔已经在2023年竣工,以280米的高度成为了杨浦第一高楼,北上海的天际线因此而被重新描摹。
云际尚浦,克制而不保守。158米高的塔楼中部,设计了被誉为城市“智慧之眼”的空中露台。这里采用了凸出4.5米的局部悬挑方式,人们能够以不一样的角度观赏上海的城市景观。
而在A塔商业地标的最顶部,奥雷·舍人用一片罕见的屋顶花园,体现了云际尚浦非同凡响的审美高度。
2025年落成的云际尚浦B塔,将在A塔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250米高的写字楼里,不仅设计了超甲级的办公空间,而且还将引入剧院、商业、创意餐饮。同时,这里还将入驻上海首家美高梅美幻酒店。
AXIOM云际尚浦,在建筑审美、商务办公和城市生活上恰到好处地结合,已然成为杨浦区域的新地标。
20
上海华贸中心
北外滩滨水新场域
最后的目光,让我们回到浦江之侧,在虹口北外滩的C位,新上海华贸中心就要登上舞台。

北京华贸,以丽思卡尔顿和JW万豪的双双入驻,外加商业巨星SKP购物中心,成为了北京商业地标的核心之作。
而2026年将要建成的上海华贸,由久负盛名的美国KPF操刀制作,显然也有成为上海新地标的雄心。
依托北外滩区域的滨水特色,KPF采用了连通中央绿轴和地下连廊的无缝式设计,构筑了一个可以让市民自由穿行的公共空间。
而在创造城市空间的同时,华贸凭借对小维也纳街区的灵感,同样最大地尊重了上海的历史文脉。
尾声
地标在城市里长出,而它们也在用全新的方式,反过来影响着城市生活。
正如亨利·列斐伏尔所言: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城市空间,不可胜数,而又充满了无数的多样性。商业地标,已不再是一个个仅为消费而存在的、独立而静止的容器。
相反,它们在对克制设计理念、城市多中心化和现代生活艺术的畅想里无尽交融,谱写着共鸣而恢弘的城市交响。
在21世纪即将跨入第三纪之时,上海以它最高瞻的目光远望,在用地标点缀城市的步伐之中,依旧步履不停。
文、编辑/夏尔,Cardi C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以上内容来自“外滩TheBund”(微信号:the-bund)
已授权律师对文章版权行为进行追究与维权。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 THE END -
点击关注"外滩TheBund(the-bu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