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学子】3277
10年国际视角精选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陈屹视线】教育·人文·名家文摘
福建多男儿
作者 徐娘

在最美的四月天里,我独去福州七天。七天里,仅三坊七巷就到访了四次,这大概可以算作情有独衷了吧。可即便如此,我仍是感到还未触摸到这片幽长坊巷和它深邃的精神传承,数百年不变所在的百分一二。
在我孤陋寡闻的印象中,福建人是以善读书,搏功名,重利禄,是文人才子的家园。福建男儿温凉平和,难见锋芒。深藏含蓄者居多,粗犷莽撞者少见。处事为人更多是灵巧儒雅,处处诠释着中国式的温良恭俭让。青灯伴苦读,青山裹瘦骨,淡墨洒清香的文弱书生,是他们给我留下的标签。
总之,说到勇猛、善战、强势、阳刚、热血这些词汇,首先想到的肯定不是福建男儿。但是,只经过短短的七天,四访福州的"三坊七巷"后,我以往关于福建男人的印象认知就被彻彻底底的颠覆了。
“三坊”洗脑,“七巷”翻盘,“马尾”改初见。
福建男人恋家。好像有一个不变的传统,不管人走到哪里,亦或是天涯海角,一旦自己有了银两,首先要回乡为亲人父老盖房。如若能再发迹,一定更要在家乡建学校或盖医院,荫泽后代,回报故土生养之恩。也许正因如此,在福州的大街小巷里,你到处可以看见数百年高门深院,雕壁回廊。福建民间还有一个说法:七遛八遛不离福州。由此可见,福建男人的恋家情结之重。
福建男人顾家,在外挣钱,回家做饭,孝敬父老,怜爱妻小,让北方女人看着眼红。此刻,我走在去福州三坊七巷的石板路上,望着一进进深深庭院,原以为这里住的都是达官贵人、文人贤士,不想却被豪杰英雄撞了个满怀。
还未走进三坊七巷,《林则徐纪念馆》便映入眼帘。林则徐,这个人尽皆敬的中华民族英雄,以铮铮铁骨抗击外强,立销烟伟绩。以拳拳之心精忠国家,垂范后世!血性在林氏家族历代不乏其人。林则徐之子林聪彝、林聪彝之孙林炳章、林翔,……薪火相传。林则徐次婿、船政之父沈葆桢,率先在福建马尾开办船政、建厂造船,开辟了中国海军的摇篮。培养出一大批我国自己造船与航海的专业技术人才。这批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的精英才俊,后去英国留学,归国后为中国的海政事业领軍驰骋,抵御外辱,坚毅自强。
据史计,让中国人最锥心之痛无以释怀的中日甲午海战中牺牲的中国海军人数达1600余人。他们大都是福建人或从福建船政学堂走出的精英。在牺牲的九位将领中,七位是福建籍。包括:刘步蟾,林泰增,林永生,邓世昌这四位当年的中国战舰领軍人“舰管带”和林履中,杨用霖,黄乃模,黄建勋五位将领,一战瞬间,命绝恶敌。洒尽热血,与舰同归。同样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的著名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者严复被激怒了。《救亡决论》《原强》一篇篇檄文直捣弱国根源。此刻,我站在断缆沉舰的图文前,悲愤的无法呼吸。
三坊七巷里名人榜上,记载了近百位名人志士。别以为名为“文儒坊”,就只出文人才子,稍一驻足,我就被从这里走出的武将军威震撼到了。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都不乏福建男儿的身影。他们不会被沧桑压弯脊梁,不会在列强围堵中后退。声名显赫者比比皆是,数不胜数。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正气处变的王冷斋,虎穴忠魂的吴石,海军总长刘冠雄,总司令蓝建枢,海军部次长(冰心之父)谢葆璋,海军总司令部参谋长曾以鼎,一代儒将郭化若——在三坊七巷的石板路上走一走,叩开每一进已斑驳陈旧的大门,都能感受到福建男儿留下的热血奔涌的气息。
陈继良,海军第一舰队司令兼闽厦海军警备司令。也是四舰之一的“江亨号”舰长。作为江阴封锁区的总指挥,在1937年8.13沪战爆发的战前动员令至今振聋发聩!“军人当忠于职守,勇于从战,以身报国。在陆军地战场,人人要有马革裹尸的雄心,在海上战场。人人要有渔腹葬身的壮志。不管战场环境如何险恶,人人都要杀敌治国,坚持用最后一发炮弹或一颗鱼雷换取敌人的相当代价”。
没有人比陈继良更清楚当年两军的实力相差有多么的巨大。此次一战必死无疑。可他仍坐镇在“平海”旗舰上指挥在最前沿。“平海舰”被炸,陈继良身负重伤,转上“逸仙舰”。“逸仙舰”沉海,他又转上“定安舰”。从一舰转向另一舰,他的司令旗依然不屈的矗立在船头上。直打到江水如血,战船沉落。
这个福建男儿,临终前交代妻子:不要让我入土,我要看到日本人被打败。等打败了日本人,你就往我的棺材里倒几杯酒,我也要好好的庆祝一番。他去世后几个月,日本投降了。他终于等到了胜利的这一天。可“文儒坊”的老屋里,却再也迎不回自己的男儿了。
张经,兵部尚书,福建水师提督军务总兵官,总督七省市驻军抗倭中,身先士卒,英勇顽强,立下"军兴以来战功第一"。
甘国宝,是以往我心中那个福建人的形象。这位福建水师提督,台湾总兵,虽身形清瘦,貌亦文弱,却是福州、闽南以及台湾地区民间知名度极高的以弯弓射箭、击拳踢腿见长的武艺超群的武举人,御前侍卫。他日日率船亲督在台湾外海巡逻,拾身迎上,战战立威。终将倭寇打的“慑其威,服其勇,不敢再来放肆”。
风平浪静时福建男儿自然的展示着他们的温和润泽,如同这里大大的榕树,只为了给故乡人遮荫送凉,而一旦有人胆敢践踏他们的家园国土,福建男儿本性中的无畏和担当瞬间迸发出来。他们是祖国的海域屏障,他们是父老妻儿的避风港,不容任何人觊觎。为了这神圣的使命和担当,他们不畏惧血洒海疆。
到达《萨镇兵故居》是在一个晴朗的清晨。从刻有“闽越开疆”的市民广场走过去,熙熙攘攘。有老人对弈,有儿童戏耍,鸟语花香,好是温馨。
1894年,甲午海战爆发,威海日岛保卫战打响,时任北洋水师副将衔精练左营游击的萨镇冰,面对日军以18艘舰艇分四批轮番进攻, 猛烈狂轰,毫不畏惧,沉着指挥反击,英勇抵抗了11天,直至炮台全部被日军炸毁,——
在福建男儿的心里,家国是底线,谁冒犯了他的家与家人,侵犯了他的国及国土。他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护我国山河无恙,佑我家平安吉祥!这是福建男儿心底最后一道屏障。福建男儿看似文质彬彬,实则更是血气方刚,大义凛然,肩担道义,胸有家国,金戈铁马,气吞山河,壮怀激烈,铁骨铮铮,智勇兼备,血性豪情。他们陆地能持家,出海能杀敌。上马能挥刀,仗剑天涯。下马能行书, 文冠环宇。
如果你还不了解福建男儿的家国情怀赤子之心,没感受过英雄气概与儿女情长相辅相成水乳交融的切切深情,那就来福州三坊七巷林觉民烈士的故居见一面。听一听如诉如泣柔肠寸断的《告妻书》,看一看英杰从容就义的大义凛然与誓死如归的超凡决然!
立于广州城郊的黄花岗72位烈士中,林觉民就是其中的一位。这里他的福建籍同乡还有19位。在他的心中,“中国危在旦夕,大丈夫当以死报国。既然以革命者自诩,就应当仗剑而起,同心协力解决问题,…凡是有血气的人,谁能忍受亡国的惨痛!”于是,年仅24岁的他大义凛然,慷慨赴义,永诀挚爱,义薄云天。
这个满门忠烈的家族里还有林觉民的堂哥林长民(林徽音之父),1919年那篇敬告号召国人“国亡无日,愿合四万万民众誓死图之”的檄文就出于他之手。是他为护国权,把中国被列强在巴黎和会上出卖的事实公诸报端,点燃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在中国海军建立75周年之前夕,我来到了福建马尾《中法马江海战纪念馆》。适逢工作日,此处的人不多,《昭忠祠》馆内很静很静。我轻轻的走进去,又缓缓的退出来。用镜头记录下写着福建籍英烈们名字的陈列图片。再走进《福建船政局》,站在这一张张年轻照片前,看着这一件件简陋的火炮兵器,我紧缩着的身心被一道道电流冲打。
友人告诉我,从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舰队成立,到新中国成立时的每一艘舰艇上,都有福州马尾君竹村的任氏家族成员。他们参加了中国近代所有的海战,牺牲之大,全国罕见。因而中国近代海军中,留下了:无“任”不成舰之说。
与数天后在中国江南造船厂下水的我国第三艘航母相比,这些舰船武器远没有今日那么科技威猛。既是当年也无法与西方列强的舰队相比。而这些将士们,仍然迎着列强敌舰,冲了上去。
一众青年学生举着红旗,列队站在《船政历史文化陈列展》前宣誓,唤醒了我的耳边被时光悠远孤寂的涛声。脚下斑驳生锈的铁轨不会忘记昔日送君出征的悲壮,搁浅的岸边,还矗立着当年那个与战舰共存亡的重重的铁锚。在《马尾造船厂》,当年铸舰的厂房高大空旷,我却在此象被按进真空袋,血液瞬间被抽空紧缩,身心刹那被定格凝固!
一阵阵微风正从我的身心潇潇而过,翻腾起百年水浪。我叩拜在福建男儿的出征的铁轨前,扶摸着他们启动过的舰锚,沉寂在他们悲壮的塑像前,感受着泌骨的寒凉。光影匆匆斑驳着回声,让我很想很想和这些百年前的福建男儿来一场相敬相拥。
福州的友人告诉我,当年这些男儿出征前最后一件事,是面向家乡,升起了自己的舰旗。以当年我国海军的实力,他们知道,这将是他们最后一次升起自己的战旗。他们知道,这是他们最后一眼告别家园的榕树。故乡的大榕树啊,你们曾努力的深扎根系十年、百年、千年。即使被风雪狂暴肆虐成一条条枯竭而扭曲的枝桠,也紧紧的护佑故乡家园的土地,向下深耕,不离不弃。向阳而上,晴天高歌。狂风肆虐,列强在前,他们只有一条誓不回头的路。
数年后,又一代福建男儿跟着中国红军走上了长征的路。在当年仅有八万余名指战员中,福建建宁县就占了三万人。在惨烈的湘江之战中,三万勇士为保卫红军总部断后,归来时仅剩下二千人。其他几乎全部壮烈牺牲。这些英雄儿女之中,留下姓名的仅仅数千人,大部分则成了无名英雄,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湘江,在红军长征史上写下了壮丽的篇章。
而今,穿越百年激越的风,触摸着他日福建男儿热血的律动,我依稀看到,他们高擎着迎风战旗的双臂,赤裸着誓死不悔的胸膛,巨浪拍岸卷起的刀剑风霜,斩不断他们为家国赴死的守望。他们迎着烈烈狂风巨浪,用自己感天动地的悲壮,续写着中华民族风萧萧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迈。此刻,与他们热血邂逅,遥相呼应的我,泪目了!跪拜了!
历史太深,手笔太浅。我无法在这短短的篇什里,记录下那些曾经的顽强不屈,激烈壮怀。英灵太远,追怀太短,但我要用这弱弱地声音,将今日《福建舰》启航的壮举送达给先烈。一雪当年被西方列强欺辱之耻痛,抚慰当年福建男儿血洒江海之壮烈。
我年青的朋友啊,如果你当下还在为身边各种的不圆满怼天怨地;如果你还在物欲纷扰中无法抑制膨胀的欲望,如果你还在以不分性别的描眉画眼为美伤风悲秋,那你一定该来一次福建,来一次马尾,来一次三坊七巷。在眼前这些历经过铁血洗礼的战舰前,来一次头脑风暴的激荡,和脚下这条最后运送福建男儿的铁轨来一次心灵的碰撞!
我同好的文友啊,如果你还为找不到雄文写作素材而彷徨,来一次福建吧,你也许就会悟出,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昼夜的短长,诗文的高低也不在点击量的寡淡,而是在于每一首诗的平仄中,每一篇文章的段落里,都能留下不朽的凛然气概,尽显生命的风采。铁骨铮铮笔落,热血豪放文成。
我为福建男儿赞美,我为福建男儿咏唱,他们是我诗的平仄和韵律,亦是我心中无垠的远方。沿着脚下的青砖古道往前走,走上古烟台,走近马尾岸,品读过往,体味今欢。
外面的世界或精彩或无奈,都离我脚下的这片土地相隔太远。我只想我的国很安然,我的家很温暖。我头顶的天空风和日丽,我脚下的土地锦簇花团。我的兄弟姐妹有锦衣美食,我的儿女后代有锦绣芳华。只为此,我感恩这些热血男儿!只为此,我感恩过去和现在戎装在身,冲锋在前的守望者。
此刻,2024年5月1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正迎着朝阳鱼跃出海,近9万人在线观看着现场转播。人们心潮如大海澎湃,欣喜雀跃。中国航母重器亮舰,福建男儿精神永续!
 2024.5.1
谨以此文纪念中国海军建军75周年。
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首次海试成功!
作者其他作品 涛声依旧的【老伴群】

精选汇编 ↓↓↓ 百篇尽收眼底

【名校之路】过来人的教训与秘籍

喜欢就点“赞↓↓↓↓↓↓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