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石江月防务观察
近期,解放军一系列军事行动正在东南沿海展开,而央视军事频道有关登陆作战演习的报道,引发外界的高度关注。
日前,解放军第73集团军某旅“以奋斗姿态推动战斗力提升”,在某沿海演习场进行实兵实弹演训时,对外公开了我军海、空一体登陆作战演习的相关细节。
(轰-6地毯式轰炸滩头)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由海军、陆军和空军等多军兵种组织实施的联合登陆作战演习,首次公开了轰-6轰炸机配合海上登陆部队,对敌方实施海上突击作战的画面。
特别是我船坞登陆舰抵达换乘区后,派遣两栖突击集群对敌方海岸实施快速登陆突破,通过垂直登陆和平面登陆相结合的形式,对登陆场目标实施快速封锁、分割包围。
随后大型气垫登陆艇携带作战人员快速抢占有利战术位置,歼灭岸上残敌,继而为后续部队扩大登陆场作业空间。
(登陆舰和两栖突击车)
因此,我们从央视镜头中的几个片段发现,我军已经彻底解决了多军、兵种联合登陆作战的一系列细节问题和技术难题。
我们知道,两栖突击上陆是两栖登陆作战中最关键,同时也是最复杂的阶段。
两栖登陆中大量人员、舰船、物资在这个阶段向登陆区域发起突击上陆,为保证各军、兵种作战力量在我方火力支援下能够协同、不冲突、顺利抵岸作战,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详细任务规划和协同性训练。
良好的时间、空间协同训练保证了两栖突击上陆任务在战场互不冲突,从而确保两栖登陆力量能够顺利上岸,为两栖作战打下坚实基础。
(登陆舰坞舱)
我们从央视公布的画面看到,解放军新型综合登陆舰(船坞登陆舰)在靠近敌方海域后,立即组织兵力投送,派遣多艘气垫登陆艇和两栖战车实施突击上陆。
其中气垫登陆艇在舰载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下,快速冲滩,释放兵力并占据敌方岸滩防御阵地。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相关登陆舰组织换乘编波和突击上陆阶段作战时,一个有关我军轰-6轰炸机对敌方纵深和岸滩防御目标的地毯式轰炸镜头,引起外界关注。
因为,大型轰炸机参与登陆作战的火力准备实属罕见,特别是针对火力瘫痪任务时,如何协调与登陆部队之间的衔接配合,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轰-6轰炸机)
我们知道,正常情况下,在我军对敌方实施大规模登陆作战之前,我军将对登陆场所在区域进行高强度火力准备。
也就是利用各种支援火力单元对岸滩、军港、敌岸基反舰导弹、防空导弹发射阵地等等目标,进行高强度打击,继而破坏敌方防御设施、削弱对方的反击能力,为两栖登陆作战做好有力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10多年前,台军将“雄风”系列岸基反舰导弹和反舰火力单元,隐藏在靠近海岸和河道口的山体结构内,意图通过山体洞库来提高反舰作战部队的生存能力。
此时,使用轰-6轰炸机携带大威力特种钻地弹药,对台军反舰导弹洞库实施有效杀伤,就成为一种十分必要的战场打击方式和能力。
(船坞登陆舰)
此外,在央视视频画面中,轰-6对模拟敌方的“软、硬目标”实施地毯式轰炸,实际上也是一种扫雷、破障手段。
通常情况下,通过火力覆盖,瘫痪敌方反登陆力量的同时,使用轰炸机、战斗轰炸机、水下潜航器和遥控无人艇,组织扫雷、破障作业,是登陆作战前期准备的关键一步。
为了确保登陆岸滩的作战人员的生命安全,提高突击上陆的作战进程,我方可采用轰-6轰炸机进行高精度、密集轰炸的方式,清除目标岸滩近海地区的水雷障碍,以及水际滩头的登陆障碍。
继而保障气垫登陆艇、作战人员和两栖突击车的登陆上岸可以顺利进行。
与此同时,为了确保轰-6、歼-16等作战飞机在执行打击敌方目标任务时的安全,空军歼-20战斗机显然将在战区扮演重要的“护航者”角色。
近期,岛内媒体引述美国卫星公司的遥感卫星照片,炒作所谓“大批歼-20战斗机集结,并进驻东南沿海”的消息,故意将解放军正常的作训调动,歪曲为“秀肌肉”。
甚至意图在海峡两岸的敏感时期,制造紧张气氛,从而博取眼球和流量。
(登陆集群上岸后,对敌方纵深实施快速穿插)
不过,观察央视军事频道近期的一系列报道,我们可以确定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上,解放军始终保持“时刻准备着”的战斗姿态。
“台独”与台海和平稳定水火不容,“台独”是一条绝路,也是一条死路。解放军坚决打“独”促统,将挫败一切分裂图谋。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欢迎转发分享到群聊朋友圈让更多的人看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