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阿尔法34号
在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之际,《环球时报》前总编胡锡进在他的社交媒体的发文中提到“俄乌战争给中国带来了麻烦”。申明一下,这里不针对他的其他观点,只针对这一点。其实,我们国内持这种观点的远不止他一个,就包括清华的知名学者阎学通教授等,都大体如此。对此,个人完全不敢苟同,简单聊四点看法。
首先,这场地缘冲突是必然发生的,不是发生在欧洲地区就是发生在东亚地区,这是美帝国主义针对中俄两个国家的定向爆破,无非是哪边先发生罢了。只要有泽连斯基、尹锡悦、小马科斯、蔡英文、赖清德这样的政客存在,华盛顿就一定能成功挑动战争在这两个地区发生。因为,和平需要双方的善意,而战争只需要一方的恶意就够了。有美国的恶意,以及被美国操控的这些政客,战争就不可避免。
其次,如果俄乌战争不爆发,那中俄两国就必然比谁更能忍耐美国的战略欺压,华盛顿在台海、南海地区施加的压力只会更大,而不是更小。大家看一看,即使美国在欧洲地区、中东地区承受着两场战争的压力,他们现在的南海、台海进行挑衅动作,差不多都把我们逼到战争边缘了。如果没有这两场战争,华盛顿会不会在我们周边施加更大的压力?某种程度来说,是俄罗斯这个“出头鸟”,让我们有机会缓口气。
再次,我们一些学者看俄乌战争片面化、局部化倾向严重,只看到这场战争让美西方逼中国站队的压力,却没看到如果没有俄乌战争,我们会不会在其他方面承受更大的压力。在我们被美国刻意针对的当下,哪有什么“既要、又要”的好事?俄乌战争主观上是俄罗斯为自己的利益而战,客观上为我们分担了巨大的战略压力,让中国仍有继续与美国极限拉扯的时间和空间。如果没有这场冲突,很难说我们周边不生战。
最后,我们一些人在和平环境中生活太久,对美帝国主义的残忍丧失了警惕和清醒认识。在这个方面,我们很多学者甚至远不如美国学者。在匈牙利的一次公开演讲时,芝加哥大学教授、著名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上在承认“百年屈辱”教会了中国“必须自强”后,强调“美国绝不容许实力比肩的对手存在”“永远不要低估美国的残酷”“美国是一个残酷的强权”。我们学者天真地觉得,是俄乌战争给中美关系添了麻烦,殊不知美国一直在给我们找麻烦,有没有这场战争他们都不会有所改变,没有这场战争我们恐怕会更麻烦。
胡锡进的话刚说完,大洋彼岸的美国《华尔街日报》如获至宝,以《对中国而言,俄罗斯既是战友也是麻烦!》为题撰文,离间中俄关系之意溢于言表。看人家媒体这政治敏锐性、为了捍卫帝国霸权鞠躬尽瘁的职业操守,真是值得我们媒体好好学习。
包括胡锡进在内的这些学者,观点总体还算温和,我们更有不少学者的观点堪称暴论。
上海交通大学那个特聘教授胡伟,在俄乌战争爆发一周年之际公开发文称:“中美交恶,责任不在美国,而在中国,曾经美国都帮助我国加入世贸,所以我国要反思。”他批评中国不应秉持中立立场,提出应该与美国同仇敌忾、共同对付俄罗斯,希望通过这一举动获得华盛顿方面的谅解,进而全身心融入西方大家庭。
前不久,曾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的复旦大学教授冯玉军,在英国的《经济学人》发表文章称“俄罗斯在乌克兰必败无疑”,其理由是乌克兰顽强抵抗、“国际社会”支持、俄罗斯“体系”老旧、普京陷入“信息茧房”等,预言俄罗斯将从包括克里米亚在内的所有乌克兰被占领土上撤出。其实这还不算什么,这位冯教授最后还“好心”提醒我们“要提防俄罗斯把中国当枪使”。
我们总觉得俄罗斯社会存在一个强大的亲美国势力,随时可能把俄罗斯带到亲西方反华的阵营,其实我们社会同样存在一个强大的亲美、惧美势力。这样的迷思不打破,非常不利于我们与美国进行的伟大斗争,他们的观点很容易扰乱军心啊!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欢迎转发分享到群聊朋友圈让更多的人看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