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的这些年,戴莫唯一能说上话的人,是自己的室友。除了赚钱,脑子里没有其他目标,就连吃饭都没有新意。楼下一家餐馆味道还行,同样一道菜,他吃了半年,日子就这么毫无新意地过。
但旅途中的经历,能让戴莫清晰地感受到,自己不再是一座孤岛。
文 | 黄点点
编辑 | 易方兴
运营 | 泡芙
孤岛
驾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时候,北漂青年戴莫总会回忆起6年前的自己,然后一阵恍惚。
那时他刚过25岁,初来北京,成为一名年轻的电影策划人,繁忙的工作塞满全部生活,没有娱乐,没有社交,总是感受到孤独。
心情最低谷的时候,他突然像小时候一样,开始沉迷于游戏。一到双休日就去网吧,不是只打两局那种消遣,而是不眠不休的玩法——连续24小时在线,戴上耳机,一边厮杀,一边和网友连麦。在虚拟世界里,戴莫难得有了能聊天的人,让他心甘情愿地切断和整个现实世界的关联。
只是,每当游戏结束的那一刻,戴莫回过神来,总会望着电脑,陷入一种彻底的空虚。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过是在自我麻痹,北漂一年,“我已然活成一座孤岛”。
戴莫并不是个例。在节奏更快、工作强度更高的都市,年轻人们被切割成一个个独立的原子,然后划分入狭小的格子间。旅行、露营、徒步、滑雪……时下流行的向外探求方式,不过都是年轻人们对成为孤岛的反抗。
直到两年前,戴莫爱上了自驾旅游——一种能够和自然、人产生链接的方式,他才感觉到一种喘息。作为北漂,戴莫没有车牌,每到周末,他会租一辆车,再带上自己新买的无人机,把北京周围玩个遍。滑雪场、森林公园……都是戴莫爱去的地方。
每当驱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时候,惬意感回来了。在戴莫记忆里,旅途总能给自己带来一些惊喜。一次开出北京的高速公路上,他感觉路边风景像极了自己儿时生活的地方。“感觉自己不过花几百块,就回了一趟家,还得到了一次彻底的放松。”戴莫心情大好,手握着方向盘,他越开越精神。
每天和游客们打交道,旅游从业者李涛涛同样感觉到,出行,正在成为年轻人生活里不可或缺的安慰剂。
李涛涛今年26岁,在银川的神州租车门店当服务代表,需要和形形色色的旅客对接。作为西北人,最开始从事这个职业的时候,他心里总会有些疑问:“这些人来自漫山遍野都是绿植的地方,为什么要来我们这边吃沙子?”
答案逐渐明了,是在去年暑假。一个25岁的年轻女孩,一个人坐高铁到银川,来到门店,租了一辆坦克300。这是一辆越野车,车型大、方向盘沉,女孩一租就是7天——她计划从银川出发,一路开到阿拉善、张掖,再返回乌海、巴彦淖尔,一路都是戈壁滩。
看上去,这个女孩和大多数旅客不太一样。出来旅游,大家都呼朋引伴、开开心心,取车的时候到处问,“有没有好吃的?好玩的?”但这个女孩脸上没有笑意,也不关心当地交通规则,只是要取车,即刻就要出发。李涛涛有些担心,问了才知道,她在家里遇到了很多不开心的事情,特意跟单位请了年假,“专门找的人烟稀少的地方”,趁着这个机会好好放松。
▲ 接待客户的李涛涛
越来越大的需求量,显然也带火了租车行业。李涛涛发现,疫情之后,向往户外的游人越来越多,租车公司在银川遍地开花。2011年,神州租车的第一家银川门店在火车站开业,但当时这家门店不过只有几十辆车。如今,车队规模已经翻了好几番,门店内有了几百台车,这显然说明,人们对自驾出行的需求正在激增。
还有很多关于旅途、关于游客的新变化,隐藏在神州租车的订单里。
另一位神州租车门店店长张猛的观察是,在如今的租车订单里,突然多了很多“说走就走”的临时订单。为了应对这种需求,他们更需要强调合理调度,通过提前做好预判,避免订单集中爆发之后再派车的延迟可能。同时,租车的用户里,除了以往的70后、80后,90后、00后的占比更高了。这些来自高校的学生,成为一波尤为稳定的客群,他们更喜欢呼朋引伴,临时找来“旅游搭子”,再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些变化都意味着,游客们不再为偶尔一次的出行而做好完备的计划,而是更加随意,把旅行当作一种常态,融入了生活的一部分。换句话说,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像戴莫一样,频繁通过旅行,来获得短暂的心灵休憩。
改变
人们爱上旅行,是因为它真的能够给自己、给生活带来变化。
李涛涛记得那个独自驾车前往戈壁滩的女孩,7天自驾回来,她的状态彻底不一样了,“变得有说有笑的”。原本,神州租车设置了自助还车功能,但女孩还特意去了门店,找到李涛涛打了招呼。
闲聊的时候,女孩分享了她在旅途中的偶遇。原来,刚出发没多久,她开到了某个沙漠主题公园,但还没有开始玩,越野车就陷进了沙子里。女孩慌了,正想打电话找李涛涛帮忙,这时,一群游客看见了,大大咧咧地就来帮忙,帮女孩把车子拖拽了出来。他们是西北人,豪放、讲义气,连钱也不收,就默默离开。
女孩告诉李涛涛,正是这个奇妙经历,让她重拾了对人的信任——那是生活中稀缺的、和人与自然的联结,也让她愿意敞开一点自己,再鼓起一些重新投入生活的勇气。
▲ 旅行中的奇妙经历让女孩重拾了对人的信任。图 / 《浪潮》
戴莫也有类似的经历。半年前,他一个人开车到张家口看日出,住进民宿的时候已经很晚。那时还是冬日,天气寒冷,戴莫哆嗦着出门觅食。民宿阿姨看见了,钻进厨房,给他煮了一碗泡面。戴莫说,那是自己这段时间以来,吃过最好吃的一顿饭。
此前,戴莫的孤独不是没有理由的。北漂的这些年,戴莫唯一能说上话的人是自己的室友;除了赚钱,脑子里没有其他目标;就连吃饭都没有新意,楼下一家餐馆味道还行,同样一道菜,他吃了整整半年。旅途中的经历,能让戴莫清晰地感受到,自己不再是一座孤岛。
或许是察觉到了这种来自心灵上的需求,神州租车员工李涛涛开始在工作中不断调整着自己的身份认知——帮用户们取车、还车不过是最基础的流程问题,更重要的是,做用户们旅途里的陪伴者,让用户们感觉到,自己并不是孤独一人。
身处西北,这样的需求更被看重。去年夏天,几个要去沙漠深处拍摄、游玩的游客来到李涛涛所在的门店,他们租了几辆越野车,连夜踏上旅途。只是,他们并不熟悉用车,再加上沙漠行车难度较大,一个不留神,车被开进了沙坑里。
接到求助电话已经是凌晨,已入睡的李涛涛被惊醒。他查看了车所在的定位,距离最近的公路大概4、5公里,不算太远,危险性也不高。但由于时间已经很晚,如果要等到专业的拖车合作商前来帮忙,那估计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
这的确是极其少有的情况。李涛涛先是给客服中心打去电话报备,然后带上千斤顶,朝着游客们的定位驶去。后来回忆起,李涛涛说,其实自己也并不确定,能不能把陷车拉出来。只是,在电话里,他感觉到了旅客们的绝望,哪怕只是一些安慰,也能给人以希望。
抵达陷车的定位点之后,游客们的表情先是不可置信,然后流露出一种久违的轻松。李涛涛的出现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那种有人愿意帮你一把的感动、温暖,消弭了面对困难的烦躁。
包括李涛涛在内,来自神州租车不同岗位上的员工们,正在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游客们产生更加亲密的联结。
客服中心的员工邢翠霞,同样是和游客们联系最多的一群人。她接到过各种各样的电话,比如,结伴出行的老年人群体,租车后不太懂得使用手机,邢翠霞怎么讲也讲不明白,干脆直接加了微信,一个视频电话打过去,手把手地教会老年用户操作。再之后,他们就成为了朋友圈的“点赞之交”,看这群老人去不同的地方、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
▲ 工作中的邢翠霞
还有一年除夕夜,一个租车回家的年轻人弄丢了车钥匙,打不开车门。电话那头,小伙子声音沮丧,担心今年无法回家团圆。邢翠霞接到电话,很快协调了门店工作人员,送去了备用钥匙。顺利度过了春节,小伙子也没忘记给他帮助的邢翠霞,特意送来了锦旗。
不管是员工还是游客,大家都感觉到,在每一个联结的瞬间,人不再是一座孤岛。
依靠
就像李涛涛、邢翠霞分享过的这些故事,旅途中有温暖的瞬间,但另一面,就是隐藏在旅途里的潜在危机,这常常让旅客们措手不及。
尽管是新晋的旅游爱好者,但对于戴莫来说,在旅途中使用神州租车,并不是一种偶然。更早几年,戴莫就已经开始使用神州租车。那时,他的应用场景是回家——工作在北京,戴莫并没有在老家安徽买车,每年过年,戴莫都会顺带在高铁站租车,直接开回家,一租就是整个假期,担当起全家人的“司机”,这显然是更具有性价比的一种选择。
一种信赖感,也是在这个时候被慢慢培养起来。最开始使用神州租车时,戴莫还是开车新手,一次开车途中,戴莫不小心剐蹭到了自己的车。他原本有些忐忑,在联系客服人员时,对方告知他,由于戴莫在下单时购买了保障服务,不用支付任何费用,这让他松了一口气。
如今,戴莫每次租车出去自驾游,都会选择神州租车,也不会因为发生意外而慌乱,因为他确信:“平台是可以给我提供帮助和保障的。”
用户的信任背后,是平台给的底气。为了保证每一位租车者的用车安全和租车体验,神州租车的各个环节里,都有着相对于大众更高的自定要求。
出于尽快解决意外情况的目的,神州租车在几年前搭建起了自己的修理厂体系。33岁的韩磊就是西安门店的维修工人。对他来说,对安全的高要求,体现在对零部件的严格管理上。
比如轮胎的自检。行业内,轮胎有自己的安全线,比如,磨损程度不能低于标准,或者开满整个保养周期,超过这些标准就代表需要更换了。但韩磊说,用户的需求是多元的,他们无法判断客户租这辆车具体会使用多久、开多长里程,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更加谨慎、保守,他们将轮胎的磨损安全线设置为更高标准。
▲ 工作中的韩雷
在安全之上,还需要为用户创造更好的使用体验。有一次,韩磊接到了一个维修车辆风噪系统的订单——它不会影响安全,但开起来会特别吵。对于一些不常上高速的家庭用车而言,如果遇到了这个问题,车主往往会选择“忍一忍”,因为它维修麻烦,显得性价比不高。但神州租车内部的共识是,“每个用户,都想租到体验感更好的车”。抱着这样的目的,神州租车内部会选择优化各个细节。
几乎每一个受访的神州租车的员工,都向我们提到了同一件事——不管是出差还是旅游,用户们出行在外,就进入了身在异乡的状态,一旦遇到问题,不熟悉的环境会带来一种不确定感。也正因如此,神州租车认为,最应该被强调的是后勤保障,即为每一位客户提供出行的安全感。
在相对偏远的地区,来自平台的安全感显得尤为重要。就比如地广人稀的银川,租车出行的游人变多之后,当地多出了很多私人车行,经营情况鱼龙混杂。不少私人车行,会找到私人闲置用车,租下之后,粉刷上新的车漆、穿上新车衣,然后直接投入使用,用户认不出来是新车还是坏车,连基础车况都得不到保障。
服务规范也堪忧。银川门店的李涛涛记得,好几次,有游客先是订好了私人车行的车,到了却被通知没车,直接让他们取消订单,但租金却死活不退。一番拉扯,游客还是来到了李涛涛所在的门店。
在李涛涛看来,神州租车拥有一个更为庞大的车队,光是一家门店,就有数百辆自有车辆,这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用户的用车需求,也是底气的来源。一旦缺车,神州租车不允许门店贸然取消订单,他们的应对方案是尽快从邻近门店调配过来一辆车,保证客户出行顺利。
如今,对于出行安全感的优化,神州租车还在一点一滴地继续深入。
入职神州租车之前,店长张猛也是旅游爱好者,代入自己,他完全能够理解用户们的租车诉求,不过就三点——安全、干净、方便。
身处重庆这个新晋的热门旅游城市,除了上述的安全保障之外,张猛还在努力提升租车的方便程度。比如,将门店开进高铁站里。重庆地形复杂,初来此地的旅客们常常迷路,这样可以保证他们第一时间找到门店。
出行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要“抢时间”。游客们的旅程都是有限的,没有人愿意把宝贵的闲暇时光,耗费在突发情况上,但这又往往无法彻底避免。
▲ 更换轮胎的张猛
在西安、重庆这样的旅游热门城市,神州租车的员工们已经能够基本预测节假日的盛况。于是,他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提前摸排、检修、调度车辆上,以此来保证游客旅游过程中的通畅。
但有的时候,意外还是会突然发生。因此,神州租车会强调“时效性”,目的是不影响用户接下来的行程。韩磊至今还记得这么一个例子,他的工作地点在西安,有一次,一位前来西安开会的旅客,为了方便出行,租了一辆车,途中发生了剐蹭,差点把轮胎给刮掉了。
客户先是打来电话,表示自己还有会议要开,最多能有半个小时的修理时间,觉得自己来不及,甚至问:“我能不能先不修车,等会议结束再来?”韩磊看了对方发来的照片,连轮胎皮都已经掉了好大一块,危险系数很高。一番沟通,韩磊还是把客户劝来了邻近的修车厂,再带着几个师傅一起上阵,火速换了轮胎、做了各项保养。
全方位的“体贴”服务,让神州租车成为了年轻人出行的心头好,就连神州租车的员工们,也成了旅行途中靠谱、可依靠的“旅游搭子”。
从心出发
对于戴莫而言,旅行不仅仅是带他走出孤岛的道标。他说自己是典型的“小镇青年”,在此前30年的岁月里,家庭很难提供什么支撑,他很小就知道,自己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最需要做的事情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对全家人负责,从不需要家人担心,要“独立、清醒、负责”,也因此过早成熟。
就在戴莫最无力、沉迷于游戏的那段时间,他不会把这些事情告诉家里人。反而,有时候父母还会打来电话,喋喋不休地诉说哥哥的烦恼,戴莫总会认真听完,再像以往一样,给家人以支撑。他拼命地工作、赚钱,想让家里经济状况更好,却忽视了自己的生命体验,无人理解,也是孤独情绪的另一个源头。
是旅行改变了他。路上的风景、外界的联结、更加富足的内心,正在让戴莫变得松弛。翻看着无人机拍下的照片时,他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愉悦:“我一直在很紧张地生活,而从来没有顺从自己的意愿,好好地做一次自己。”
世界上有很多表达爱的节日,就像今天,人们往往会手捧玫瑰,对伴侣说出爱,却很少有一个契机,让人们去表达对自己的爱。所幸,旅行成为了“爱自己”的出口。
听客户们说了无数次好,某次休假,李涛涛终于带着父母去了一次乌海——尽管距离自己不过两个小时的车程,但工作繁忙,李涛涛从未去过。好多次,客户们回来,都要兴奋地向他展示视频和图片,再描述一遍盛景,“一边是市区里的高楼大厦,一边是无尽的荒漠”。
去乌海的那一天,天气很好,李涛涛看见太阳落山,余晖洒下来,他才知道,眼睛是最好的相机,“在城市里待久了没有意识到,现在,我才知道,城市就是城市” 。不同于他人转述的一切,自己眼里的景色才能够震撼心灵。
旅行的能量,还在传递到更多人,包括这些长期驻扎在门店、修理厂的神州租车员工们。
今年过年,韩磊去了一趟拉萨。这是一趟紧急救援之行。在各个城市旅游爆火的浪潮里,拉萨也成了一匹黑马,这里路况复杂、风景原始,客户们大多选择自驾,于是神州租车“爆单”了。高原行车导致轮胎磨损更为厉害,维修厂的员工忙不过来了。由于技术优越,能够解决的问题更多,韩磊被派去支援。
说没有落寞,那是不可能的。抵达拉萨是去年腊月底,韩磊一直待到了大年初五。刚到那几天还不适应,他就一边吸氧、一边干活。
正值过年,游客们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游玩,看得他心里有些酸酸的——韩磊的儿子还只有3岁,他想着,孩子再大些,也一定要带他出来看看世界。在各种旅游景点里,韩磊最向往的城市是林芝,客户们分享过当地的照片,“天蓝湖蓝,心旷神怡”。
他相信,那个时刻,自己一定会感觉到最真切的幸福,和生活的真正意义。
图 / 视觉中国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微信又双叒叕改版了,如果不标星,容易错过我们的推送,也无法看到封面图片。还请点击星标🌟“每日人物”,及时接收每篇新鲜出炉的推文,我们期待与你的每一次见面。
每人互动
你有租车旅行过吗?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
侵权必究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