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0
本文字数:2448,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导读:2023年末,央企境内控股上市公司市值达到13.5万亿元。
作者 | 第一财经 祝嫣然
今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多次部署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加强市值管理,传递信心、稳定预期,加大现金分红力度,更好地回报投资者。
近期多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密集发声,纷纷表示提升分红比例、更好回报投资者,并提出做优主业、加强创新研发、加快战新产业布局、深化改革等,打好提质增效的“组合拳”,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努力提升投资者回报
国投集团旗下国投电力(600886.SH)、国投资本(600061.SH)、国投中鲁(600962.SH)、亚普股份(603013.SH)、同益中(688722.SH)等5家沪市控股上市公司日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举办集体路演活动。
国投集团总会计师柴艳丽表示,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投集团将持续加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工作力度,不仅要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做强做优做大,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还要通过加强与资本市场的沟通与交流,与大家共享国投的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多方互利共赢。
她强调,国投集团督促上市公司在资金平衡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提供让股东们满意、符合其业绩现状的现金分红,满足投资者获得感。
以国投电力为例,2012年至2013年稳定分红比例30%,2014年至2020年分红比例35%,2021年至2023年承诺分红比例50%;2024年在承诺50%分红比例基础上,再次主动提高5个百分点至55%,上市以来现金分红规模(加上2023年拟分红)将超过210亿元。
国投电力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高海表示,新“国九条”不仅强调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更是提出了要加强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监管、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
国投资本董事会秘书曲刚也提到,利润分配方面,公司提高现金分红比例,努力提升投资者回报。2023年度,公司每10股拟派发现金红利1.1元(含税),拟派发现金红利合计约7.06亿元,分红比例提升至30.0%。
根据国资委官网消息,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15日调研国投集团时强调,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资本投资公司,努力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挥好国有资本的引领带动作用。
张玉卓要求国投集团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领域,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为导向,选准选好重点投资领域,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做产业投资的引领者、持续回报的投资者。
做好市值管理需要强化企业内在价值。作为国内首批掌握全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技术和实现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同益中董事长黄兴良在路演活动中表示,未来,同益中将进一步加强改革创新,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探索创新体制机制,持续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外部条件和生产关系。
国投中鲁总经理陈昊也表示,国投中鲁将强化市场渗透力、增强研发创新、加快信息化进程和人才梯队建设,按照做强优势主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的发展思路,致力于成为全球知名饮料企业。
加强市值管理
近年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持续聚焦主业,整体规模持续提升,经营业绩稳中向好,产业布局更加优化,经营质量稳步提升。
国资委发布的数据显示,383家央企控股的境内上市公司中已经有154家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过了四成。2023年末,央企境内控股上市公司市值达到13.5万亿元。
早在2022年5月,国资委就印发了《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明确了央企上市平台布局优化、分类推进上市平台建设的路径,即做强做优一批、调整盘活一批、培育储备一批。
2023年9月,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暨公司治理工作专题会,明确中央企业要围绕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动态优化股权结构、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探索ESG新路径、依法合规经营等重点工作,推动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治理和规范运作再上新台阶。
今年以来,国资委频繁点题央企市值管理。1月24日,国资委产权管理局负责人谢小兵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引导中央企业负责人更加重视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及时通过应用市场化增持、回购等手段传递信心、稳定预期,加大现金分红力度,更好地回报投资者。
随后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在《学习时报》刊发署名文章《以新担当新作为开创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再次明确要深入推进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专项行动,完善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体系,充分体现上市公司真实价值。
年初召开的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考核分配工作会议明确,在前期试点探索、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坚持过程和结果并重、激励和约束对等,量化评价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场表现,客观评价企业市值管理工作举措和成效,同时对踩红线、越底线的违规事项加强惩戒,引导企业更加重视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和市场表现,传递信心、稳定预期,更好地回报投资者。
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高级研究员刘兴国对第一财经表示,对中央企业来说,加强市值管理考核,可以倒逼中央企业在提高发展质量的同时,密切关注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力求为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提供合理回报,并在资本市场实现合理估值水平。对资本市场来说,中央企业加强市值管理,既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也有助于稳定上市公司股票价格,避免上市公司股票价格频繁大起大落。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表示,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是对央企考核体系的完善。从资本市场角度看,这一改变将促使央企与资本市场加强沟通交流,实现价值再发现,有助于推动央企的估值水平提升。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王绛认为,当前,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仍需要解决我国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就要以增强价值创造功能为核心促进企业加强市值管理。
他建议,要在建立健全市值管理与其他关键的企业经营业绩指标相配套的考核机制的同时,建立健全相匹配的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 特别是长效激励机制,促进上市公司不断优化业绩,成为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成为促进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
微信编辑 | 七三
推荐阅读

财政部重磅发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