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崇高的殊荣,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菲律宾著名华人企业家、上好佳集团董事长施恭旗荣获2023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在发表获奖感言时如是说。
受访者图片。 张明 摄
好产品,陪伴一代代人成长
虾条、洋葱圈、田园薯片等“上好佳”食品是不少人心中的童年记忆,其创始人正是施恭旗。
施恭旗出生并成长于菲律宾。1946年,他的父母在马尼拉开设了一间小型的家庭手工作坊,以包装玉米淀粉和咖啡为主。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作为家中长子的施恭旗脚踏实地,学习如何打点生意,成为父母在事业上的得力帮手。
1966年,手工作坊扩转为菲律宾晨光有限公司(Liwayway Marketing Corporation),主要代理销售淀粉、咖啡、糖果等食品。1974年,公司进军休闲食品领域,并自创“Oishi(上好佳)”品牌。“品牌巧妙契合了闽南语中‘最好吃’的译音,中文名也表达了‘最优秀’‘质量最佳’之意。”施恭旗坚信,经商之道在于信誉和口碑。“坚持生产良心产品、放心产品、信心产品是引领企业不断发展前进,赢得市场认可的生意经。”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好佳展台的互动游戏吸引观众围观。赵文宇 摄
从上海出发,走向世界
20世纪80年代起,施恭旗多次考察中国投资环境,最终将目光投向上海。年少时,施恭旗喜欢的许多影片都是以上海滩为背景拍摄的华语电影,让他心中对上海充满向往,而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让他对上海的发展潜力极具信心。1993年,施恭旗与上海市食品杂货总公司、上海虾片食品厂签订合作协议,生产膨化食品,后又创建上好佳(中国)有限公司,1994年10月正式投产。
“万事开头难,扎根上海经历了一段难忘的奋斗时光,也见证了改革开放为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施恭旗表示,上好佳在包装设计上不断推陈出新,积极探索并优化营销策略和管理模式,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中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上好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海景色。许婧 摄
以上海为起点,上好佳已在江西、江苏、山东等地设立了10多家生产基地,陆续在越南、缅甸、泰国、印尼、柬埔寨等国家设厂拓展业务,从一个生产休闲食品的企业,成长为多元化的跨国食品集团。
近年来,上海不断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也为上好佳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施恭旗表示,上海的新发展将为上好佳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上好佳正不断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新技术、新产品、生产更加绿色健康的食品方面,给广大消费者更美好、更健康的体验。
第四届进博会“上好佳”展台设计成菲律宾马尼拉市唐人街。 受访者供图
热心公益和交流是责任
华侨华人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有着血缘相亲、文化相通的独特优势。施恭旗的祖籍是泉州晋江,他说:“吃苦耐劳、团结拼搏、敢闯敢干的晋江精神一直激励和指引着我。”在经商的同时,施恭旗热心公益,积极为中外交流牵线搭桥。
施恭旗于1997年、1998年获上海市政府颁发“白玉兰纪念奖”。2005年,被授予“上海市荣誉市民”,这是上海为来沪投资有突出成就的海外人士所设立的奖项。2008年,施恭旗获颁中国民政部“中华慈善奖”。
施恭旗、施学理父子。 受访者供图
饮水思源,回馈社会是施恭旗致力于慈善事业的初衷。多年来,他慷慨解囊,向慈善机构伸出援手,致力于扶贫义诊、关怀贫童、扶助贫民等公益事业,在地震、雪灾等自然灾害发生时,他总是第一时间捐款捐物,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希望。
多年来,上好佳积极推动菲律宾与中国之间的人文交流,促进两国民心相通。通过上好佳的牵线搭桥,促成了菲律宾和中国之间多个友好省份的缔结。“推动中外民间友好交往早已融入了我的血液里,现在我的孩子也传承了这份责任。”施恭旗说。

编辑:王琴
责编:马海燕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