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旧文回顾,这篇文章写于2023年2月,一年前。对比当前国家在戳破泡沫后,重新开始救市的政策,再读此文,你可以深刻的理解政府如何操盘。
我们必须旗帜鲜明的和广大普通老百姓提出,债务不是经济重启的关键。如果债务是经济重启的关键,那全世界债务率最高的日本应该是全世界最有前景的经济体。那些深陷债务泥潭的小国如斯里兰卡等还担心什么经济问题,继续发更多债务不就解决问题了?
我们必须旗帜鲜明的提出,创新发展,科技升级,改变限制条件,在国际上定义新规则,外卷争夺海外财富才是经济重启的关键。
1. 债务和现代经济
很多经济学者都向大众普及,今天的现代经济已经不是贵金属时代,今天的国家货币是锚定在债务上,经济发展依赖于信用扩张,而信用扩张往往就是债务扩张。
从过去一百多年西方金融体系的沿革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见,西方的金融体系是首先从银本位转移到金本位,即各国纸币基于黄金锚定发行,普通老百姓也可以把纸币换回贵金属。
锚定黄金对于经济发展的缺陷是,如果黄金无法跟着财富的增长而增长,或者本国黄金如果因为贸易逆差,战争赔款等因素而流出,那社会财富就会向内塌陷,形成通缩,从而经济陷入大萧条。
也就是说贵金属货币时代,贵金属是刚性约束,最终老百姓如果挤兑要把纸币换回贵金属,在通缩的环境下,谁还去从事生产?直接拿着贵金属等待物价越跌越低不是躺赢,谁还发展什么经济?
这就是罗斯福新政前发生的事情,之后美国政府规定民间不许私藏黄金,废除了老百姓可以随时把纸币换成黄金的权力,这才让纸币摆脱贵金属的刚性约束,带来了经济的恢复和成长。
当然美国真实能够走出大萧条的原因并不仅是货币,而是在二战初期左右逢源做生意,最后再最后参战,从而成为战后唯二的两个超级大国,大量的欧洲财富和人才被避难者搬运到了美国,之后正向循环,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新的科技革命。
二战后世界的金融秩序从金本位变成金汇兑本位,意思是美元挂钩黄金,其他货币挂钩美元,而不直接挂钩黄金。
因为二战后美国占有了全球最大的黄金储备,所以美国有这个体系宣布,如果赚了美国的钱,就可以随时把美元兑换诺克斯堡金库的黄金运走。
之后果然通过马歇尔计划援助的欧洲经济复苏,开始对美国大赚特赚,而美国恰好陷入了朝鲜战争和越战的泥潭。法国总统戴高乐认为不能相信美国,派军舰把黄金从美国运走,这就让美元体系陷入了特里芬难题,即美元需要有稳定的币值来保证其作为国际贸易货币的地位,但美元在外面越多,兑换成黄金换走,反而会给美元造成不稳定。
之后的解决方法是尼克松在70年代初宣布美元和黄金硬脱钩,结束了二战后的金汇兑体制。这意味着,虽然黄金和美元仍然是有汇兑价格,但美国没有刚性兑现黄金的义务。
这样美元就彻底成为了信用货币,为了夯实信用,美国让沙特同意国际石油结算必须用美元,而沙特在赚到大量美元后又需要购买美国国债,把美元借给美国政府形成美元的回流,这样又解决了特里芬难题,让美国信用一统天下。
这其实有点偷梁换柱的意思,也有点店大欺客,客大欺店的意思,这八个字大家可以好好悟,人生至理莫过于此。
即本来全球的货币模式是 贵金属刚性约束,然后美元信用源自于贵金属,然后其他货币信用源自于手上拥有的美元外汇硬储备。
但是美国因为客大欺店,所以干脆摆脱了贵金属的刚性约束,美元自己变成信用源头,之后大量基于国债发行美元。也就是说世界拿到的美元其实是抵押的美国税收的一个凭证。你相信美国能未来还得起利息,美元就有价值。
而作为全球最强的国家,特别是苏联解体后,美国当然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有信用,你不相信美国难道相信伊拉克吗?
然后世界就有样学样,纷纷进入了债务驱动发展经济的模式,以向未来借钱来滚当前的经济,支付当前的社会福利。
这就是债务和现代经济演变到现在的一个现状,无论合理不合理,这就是现状。古典经济是靠首先有贵金属,才敢花钱,才能驱动经济发展。而现代经济是你相信国家有前景,能还得起利息,给你一个欠条,你就甘之若饴的去先干活,先发展经济了。如果你的欠条花完了,别人就再给你一个欠条。
2. 达里奥和去杠杆
债务是不是越多越好,达里奥认为不是的,为此他写了砖头厚的几本专著专门谈历史上的帝国衰败很多都是被债务拖垮。
达里奥是主张去杠杆的,主张一国经济体要摆脱过度债务的梦魇,但很多经济学家,特别信奉现代货币政策的经济学家,认为本币债不是债,可以无锚印钞的经济学家是不以为然的。在国内,前两年就经济下行时,有政府智库和官员都在呼吁财政赤字货币化的主张,其实就是主张无锚印钞。
但是我们看中国政府这几年在强力去杠杆,包括打压房地产,包括梳理管控地方政府的影子债务等,近期对于地方债务,中央更是发狠话,谁家的孩子谁抱走,表示不会对地方债务兜底。
这就是争议之处,反对达里奥的经济学者的逻辑实际上是,既然全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比烂的时代,各国都在作弊,都在耍赖,都在透支明天,我们为什么不一样作弊,耍赖,透支明天。我们不这么做就是傻,相当于把市场和财富拱手让人。
但达里奥深刻理解当前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使用场景绝大多数是虚拟交易,远远大于全球的实体贸易,所以才无比脆弱。
比如美俄发生核战争,也不需要真的世界毁灭,只要俄罗斯有一颗核弹扔在纽约华尔街,美国也可以有一颗核弹扔在莫斯科,之后双方就停战。看起来对等吗?完全不对等,俄罗斯失去莫斯科还有广大其他的国土,还有广大的资源。美国失去金融,失去信用,就失去一切。
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这就是美国,和美元体系的脆弱性。
今天以本币债不是债,主张印钞解决债务问题的逻辑本质是一样的,伤害的是主权信用,而没有了主权信用,就没有资本财富人才流入,就没有现代经济。
3. 债务,人性和经济
我们探讨下杠杆(债务)和人性和经济的一些微妙的关系。
为什么中国要去杠杆?我认为有两个问题值得深入探讨,首先是杠杆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
适度的杠杆有利于让大多数人获得努力工作的正向激励,从而创造财富。比如杠杆买房子,当房价处于快速升值阶段时,大家也有拼命工作赚更多钱的动力提早还贷,或者买更多的房子。
但如果大城市房价过高,需要贷款的债务过高,看不到希望,很多年轻人认为没有必要在大城市当韭菜,要么不买房,要么回乡发展。
心气儿也是另外一个问题,日本经济学家辜朝明在谈到日本衰落的三十年时讲到日本企业和居民的资产负债表修复。即当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企业和个体负债累累,那大家就把赚来的钱优先拿来还债,而不会想着去开拓,去投资新产业。而这种情形持续二三十年后,即使是债还完了,但人也老了,社会心气儿也没有了。
过度的债务起不到激励创造财富的正向作用,反而可能会带来躺平和摆烂。
那么中国的现状是什么呢?现状是相当一部分人掏空六个口袋接盘了房地产,负债累累,没有能力消费,造成了今天年轻人不婚不育躺平等各种社会乱象。
中国房地产的结构是失衡的,也就是从国民总体财富来说,房地产体量和财富是匹配的,但是少数人占有了太多的财富,而大多数接盘房地产负债还贷的人是很痛苦的,是觉得社会看不到希望的。
当社会非常大的一个群体变成房奴,卡奴,他们疲于奔命去想方设法赚钱还贷,当然就会更倾向于赚快钱,倾向于相互收割,而不是沉下心来搞研发,搞产业升级,搞消费者研究,搞长期主义。
这个月贷款还不知道在哪着陆,你跟我说什么看书提升自己,搞长期主义,我还是去多跑几单外卖吧。
为何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是提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是因为如果进行债务扩张大水漫灌的方式来拉动经济,那只是意味着更大规模的结构性失衡,因为增发债务印出来的钱不会平均到每个个体,越是有钱的人就越有信用,就会离钱越近,因此就可以追逐一切可追逐的资产,从而制造稀缺性,把价格拉高,把更大的结构性失衡和痛苦留给社会大多数人。这就是2020年疫情后开始印钞大家看到的情况,危机对于有钱人反而是契机,只会增加更大的社会失衡。
4. 房地产,货币和财政
人民银行最开始通过锚定外汇储备发行人民币,但是在商业银行放款出去是通过土地抵押的方式。

这意味着中国的内债基本上都是有土地这样一道的刚性约束。
过去几年民营房地产公司如果经营不好,需要出售资产来回笼资金,但国资买家往往会“落井下石”,只会给一个很低的价格。国资赚了,民资亏了。但社会财富总额是没有变的,土地还是那块土地,还是值那个价格。
但是在国内经济的运转上,人民币锚定在土地上,因为土地是公有的,是国家垄断的,国家有定价权。
然后过去几十年各地发展房地产的顶层设计是土地财政,因为任何一个国家一个组织,财政能力是最重要的。90年代分税制之后,地方财政靠什么?最后就是靠土地财政。
土地财政又跟税收有很大的关系,即中国的经济发展几十年,沿海地区,发达城市的税收不仅是靠卖地,而是有大量的产业带来的税收。
但在大量相对较落后发展的地区, 税怎么收?小商小贩个体户怎么收?大理苍山上村子里把宅基地租给外面的人搞民宿,地方政府如何受益?
收不到税,地方基础建钱又哪里来?建房子,卖房子其实对于地方政府就是一个最合理的收税的方式。
当然过去房地产发展,拉动了非常多的产业,但是我一直反对把房地产当成支柱产业,我一直的观点是房地产是衍生行业,不是支柱行业。
用我刚给大家梳理的货币,地产,经济之间的联系关系, 创造和海外获取的财富越多,我们的货币也就可以发行的越多,房地产卖的地也就可以越多。
还是那句话 ,土地是国有垄断的,国家拥有定价权。因为有定价权,就可以从整个盘子去估算财富流入和土地释放之间的关系,从而避免被恶意做空。
所有主张中国要靠债务扩张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人都要思考一个问题,你如何避免先富阶级把财产转移出去的问题。
最后的结果恐怕是,债务留给自己,资产流向了美国。你还想要扩大化债务?那过去几年的去杠杆不是白干了?
所有的大资本反垄断,房地产监管,澳门叠码仔的起诉实质上指向的就是一点,如何防范财富流出中国。
去杠杆的意思实际上是防止一切利益集团进一步通过负债绑架国民经济,从而变成大而不倒。
所以对于地方债所谓的谁家的孩子谁抱走,要理解其背后的潜在含义,即地方政府首先自己要自救,无论是招商引资,变卖资产,开源节流。只有在有充分的自救的行动的基础上,才可以针对性失策,即该破产的破产,如果有引发系统性危机的国家才可能出来兜底,或者进行债务重组。
国家进行债务扩张,的确是最容易拉动当前经济,解决各类债务危机和问题最简单的办法。
但我们要做的是一件正确而不容易的事,即推动地方政府从土地财政彻底转型,变成产业驱动,这不上点严厉的紧箍咒,又怎么能推动转型?
结语:
经过以上讨论,灵哥想帮助大家看明白债务,货币,经济,地产之间的一些内在逻辑和关系,你会有自己的思考。
还是那八个字,店大欺客,客大欺店。美元从黄金的信用开始最后反客为主,用自己的信用变成了世界经济的信用。
有些人的建议是既然美国和全世界在摆烂,我们为什么不一样摆烂呢?因为,我们一样要的是店大欺客,客大欺店呀。人民币借助美元的信用开始在四十年前进行改革开放,如果我们的债务结构良好,我们的信用良好,匹配着我们拥有的海量的制造业,科技,军事的能力,我们不就可以反客为主了。
这才有大理想大抱负应该的所思所想所谋!债务不是经济重启的关键,从来不是,创新产业升级去海外外卷获取财富才是!
(全文完)
房地产股票大涨,灵哥过去一个多月三篇文章,帮身边的朋友们理解国家政策,抓住抄底机会。
5月10日让大家关注滨江这样的腰部房企。腰部房企的春天?中国未来地产业态将如何
前天更是准确提醒大家国家要放大招了,彭博:中国将收购房子库存拉动经济,如何解读?
5月21日直播:2024下半年如何投资
分享内容将包括:
  1. 一万亿特别国债解读,对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后续走势影响。
  2. 政府收地产库存做廉租房,能赚钱吗?对租赁市场影响多大。
  3. 是否应该买房子了,如果租金下降,手上有多套房的是否应该卖房子。
  4. 政策能否成功,对比复盘2023年三大工程 VS 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
  5. 腰部房企和头部房企比较,股市是否能过3200?
这是灵哥星球会员专属直播,请大家扫码预约,非会员欢迎加入灵哥星球。为防调价,现在是最好的加入灵哥财富课会员的时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