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当天,由画家钟开天创作的500米中国画长卷《郑和下西洋》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展出。
画卷卷首。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供图。
从古稀之年画到耄耋之年,钟开天花了4年时间,沿着历史上郑和下西洋的航线实地探访多个郑和曾到过的国家和地区,写下了数十万字的心得笔记。又用9年时间潜心创作,完成了这幅500米长、重360斤的作品,意图还原600年前的情景。
耗时13年,钟开天才完成这一巨幅作品,是什么支撑了他?
钟开天说,最开始未曾想过要画500米长卷。但这段历史涵盖了太多内容,最后越画越多。这么多人物、山水、花鸟、海洋、天空在一个场面里组合,还要变换时空,这是不是要有十八般武艺才能完成?
“我不怕死,敢玩命。”曾入伍当兵的钟开天笑着说,这个作画任务难度大,但我有当兵的精神,我不怕。
展厅一隅。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供图。
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表示,《郑和下西洋》以中国长卷的方式无限展开,打破了通常的焦点透视画法,转而用散点透视和虚实结合的方式,提取出一幕幕历史故事的亮点,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体验。
冯远说,画面里展现了各个国家的人情、地理和风俗,观众可以看到各国是如何迎接郑和船队的,郑和带给了其他国家哪些礼物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前期大量的史料搜集和研究。
13年只为一幅画,这样的精神实在令小侨佩服。
除了巨幅长卷《郑和下西洋》外,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同期展出钟开天近期创作的20余幅书画作品,以及与郑和相关的10件古瓷器照片和120枚金石印谱。展览将持续至6月18日。

编辑:王琴
责编:马海燕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