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大侦探》第九季收官了,豆瓣评分从8.1升到了8.3,基本保住了推理综艺NO.1的颜面,而围绕节目质量的争议一直没有减少。
在整个综艺市场中,“大侦探”系列在内容和制作上都是上乘的,但作为备受观众期待的综艺常青树,近年来每一季播出都有“后继无力”的声音出现。要知道这个系列的第一季节目,11万人打出了9.4分,如今无论是声量还是质量,都难以同日而语。
恰好,韩国推理综艺鼻祖,也是“大侦探”系列的原版节目《犯罪现场》暌违7年后推出了第四季,就在豆瓣开出了9.4分。评分或许有情怀加持,但从观众的反馈来看,时隔多年这档经典综艺依然保持了元老节目应有的高水准。
在原版节目偃旗息鼓的这些年里,“大侦探”系列高歌猛进,在国内营造出了能在春晚话题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影响力,而如今《犯罪现场4》的回归,似乎也给略显疲态的“大侦探”系列提供了一些变革的启发。
文|魏侨
100期,奇迹和桎梏
《大侦探9》一开篇,就收获了两极的口碑。一方面斥巨资打造的实景相当恢弘震撼,神秘民俗文化带来了新的刺激,案件中涉及到人口拐卖、电信诈骗等话题,也延续了大侦探系列一贯紧跟时事、敢想敢拍的风格。
《大侦探》剧照
但另一方面,庞大繁冗的故事线以及超过4个小时的节目时长给观众造成了不小的挑战,许多观众反馈“好睡”。作为一档以推理为核心的节目,大侦探近年以来最明显的危机也更多地暴露出来——案件解谜和人物故事愈加割裂,悬疑推理环节越来越像“故事会”。
之后的节目离开了复杂的实景,或许是因为不用在考虑空间利用和展示的问题,反而在案件内容上有所提升,口碑也随之回升。到了极具纪念意义的第100期,节目中增加了“双侦探+双凶手”的设置,故事核心被拉回了时间线和作案手法的推理上,案件质量和故事质感颇有回归早期水平之感。
对任何一个综艺节目,播出100期,在热度和口碑上大体保持中等偏上的水平,都已经是相当难得的成绩。尤其推理节目是对文本要求极高的综艺品类,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推陈出新,是节目组一直以来面临的难题。
大侦探系列一直以来都在创新上不断地尝试,在节目中增加了诸多“脑洞”和新奇的元素,包括时空穿越、灵魂互换、未来都市、游戏空间、太空科技等等,在场景的利用上也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巧思。变格推理的形式在一开始有很多惊艳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同时,天马行空的新奇设定一定程度上会拉远观众的心理距离,折损节目的可信度和沉浸感,创作者也容易陷入路径依赖。
就像为了阐述复杂的背景设定和人物关系,节目中过于频繁地使用日记、自述来提供线索,也造成了案件推理过程中习惯性通过行为动机来推测凶手,而在时间线、作案手法等等方面就显得不够严谨。一部分更注重推理逻辑,尤其是从第一季开始一集不落的老观众,对此已经相当厌倦。
相对的是,韩国的原版节目《犯罪现场》在停播了7年之后回归,节目依然保持了极高的信息密度。案件的故事铺陈与推理过程集中于根据现场搜证推测作案手法、作案时间,最终指向最有可能的凶手。在节目中,嘉宾们会将与各个嫌疑人的有关的证据一一列举,横向比对,让观众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每一个人作案的可能性,人物所有的行为都要有相应的触发。从完整的证据链和犯罪过程,到犯罪动机和犯罪证据缺一不可。
《犯罪现场4》的高口碑,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本格”的胜利,也给“大侦探”系列的创作带来了启发。但创作一个高水平的本格故事的难度不小,《犯罪现场4》只推出了五个案子,质量上也有参差,单方面地用《犯罪现场4》去验证《大侦探9》的疲软似乎有失偏颇。毕竟在笔耕不辍的持续输出之下,“大侦探”系列的创作空间变得更窄,而对于更广泛的观众来说,这档节目也承担了更多的陪伴作用。
《犯罪现场4》剧照
一种文化现象
走过八年九季,当下已经很难再将“大侦探”系列当作普通的“综N代”来看待。
相较于早年良莠不齐的韩国综艺改编,国产“大侦探”系列完成了非常成功的本土化,节目的口碑一度与原版《犯罪现场》比肩,在国内的声量远远超过了原版。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节目在有效复刻原版模式的基础上,在娱乐性与现实观照层面上更进一步,形成了自身独有的风格。
比起其他类型的综艺节目,悬疑推理类综艺对于嘉宾的选择有着更严苛的要求,既需要足够聪明,能够在烧脑推理中引领观众思维的高智商嘉宾,也需要擅长互动造梗,调节气氛的搞笑担当——同时也不能太笨。自“谜综”成为综艺题材的一大风口以来,纵观国内的层出不穷的同类节目,“大侦探”系列的嘉宾阵容无疑是最优解。
在呈现好综艺效果的同时,节目中也充分发挥嘉宾各自的优势,在设定中不断强化,形成了鲜明有趣的“人设”。严肃烧脑的推理过程中增加了许多嘉宾之间的互动,也产生了诸多被观众津津乐道、广为流传的经典“梗”,逐渐成为节目文化的一部分。比如现在大众常常挂在嘴边的“这是另外的价钱”,许多人并不知道这句话就出自第二季第十二期收官派对上白敬亭的经典语录。
尤其到了第九季,观众对于嘉宾的性格特质、嘉宾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熟悉,存在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以往节目中的经典梗和名场面形成了庞大的回忆库,在节目中被不断地唤起,在内容本身之外带给观众更丰富的体验。这是“熟人局”往往更好看的原因,也是节目长久以来形成的独有优势,娱乐性和观众黏性都大大增强。
网综节目逐渐形成自身风格,基于“大侦探IP”又推出了衍生综艺、衍生剧甚至是线下实景产业。其中最为成功的无疑是《明星大侦探之名侦探学院》,来自高校的素人学霸在节目中完成各种高能烧脑的推理和高效闯关游戏,强化了推理综艺高智属性,节目选出的嘉宾又会进入《大侦探》节目中担任侦探助理。随着节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素人嘉宾们开始拥有固定的粉丝群体,衍生节目也逐渐成为了“新IP”。
《名侦探学院》剧照
以网综为核心,不同类型的作品之间各有特点,相互关联,彼此互动,在网综主创们纷纷通过衍生节目,试图搭建内容矩阵之后,几乎只有“大侦探”系列让观众看到了IP宇宙的雏形。
现在回头去看,“大侦探”系列的内容质量、造梗能力、话题传播度和IP可持续性等等方面有成为大众文化现象的趋势,不仅给观众提供了娱乐消遣的内容,更有社交货币的属性。今年春晚上高居热搜的“明侦团建”话题可见其影响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综艺节目的《大侦探》系列已经是同类节目的标杆,拥有相当庞大和稳定的受众群体,即使内容上屡屡显出疲态,但总体上有诚意的制作和IP情怀的加持让这个节目依然具备很强的生命力。
困境与取舍
虽然节目内容水平一直在优秀以上,但相较于本土的“大侦探”系列,《犯罪现场》引起的反响相当有限。除了与韩国的文化壁垒之外,主要原因在于《犯罪现场》的基调更加严肃庄重,从节目冷静沉郁的色调与相对质朴的后期包装就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节目整体偏重现实感的氛围。前几季节目在选择嘉宾时不仅仅局限于演艺圈中的艺人,还请来了律师、刑警、犯罪心理学家等参与到案件推理中,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节目的严谨性和专业度。
在《大侦探》第七季后,节目中也增加了“合议庭”环节,请来法律专业嘉宾对节目中出现的法律问题进行讲解和科普,但普法环节的宣讲教化意味相对更多,很难影响到节目本身呈现出来的专业性,相较于专业人士的全程参与,对于观众的影响力也难以相提并论。
另一方面,可以看出《犯罪现场4》也在向着娱乐性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嘉宾之间增加了不少有趣的互动,在有限的节目时间之内诞生了一些诸如“坟头蹦迪”之类的名场面。
节目中的嘉宾在扮演角色上更加投入和沉浸,嘉宾们提前熟悉过自己的剧本和角色,即使真人秀节目对于角色扮演的要求比影视剧低得多,但在拍摄过程中嘉宾们全程投入在自己的角色身份中,跟随故事推进做出即兴的反馈,极少出现出戏的情况。这对于增加故事的真实感,提升观众的沉浸感至关重要。
相较之下,“大侦探”系列节目中的互动笑点更多集中于嘉宾本人之间,如前所述,这是节目吸引观众的一种优势,但也容易成为局限。“熟人局”的另一面是,熟悉的嘉宾之间的互动观众已经相当熟稔,很难再带来更多的新刺激,而长久以来构建起的巨大认知壁垒又让新鲜血液难以融入,这也是影响节目生命力的隐忧。
从案件内容呈现上来说,当嘉宾在角色扮演和推理论证过程中频繁地抽离出角色回归“本色”,观众也随之一次又一次地出戏,无疑会折损悬疑推理故事的沉浸感,带给观众“过家家”的观感。尤其是在诸如酒被称为“上头水”、毒品被称为“方便面”等等限制之下,节目中呈现的叙事空间与现实有着明显的区隔,反映现实的力量感也被大大削弱了。
显然,书写悬疑案件的现实性和沉浸感,与作为综艺节目的娱乐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需要主创在创作中不断调整姿态,把握二者之间的平衡。《犯罪现场4》让我们看到,本格推理故事始终具备天然的优势,因为相较于小说、电影等被动输入的艺术形式,综艺真人秀所呈现出来的“共时感”,能够更好地引领观众一步一步抽丝剥茧,充分享受“解谜”的过程。
在经过一连串“烧脑”的推理与决断后,当真相终于水落石出,这无疑是推理类综艺节目中最为扣人心弦的时刻。而这种由“顿悟”所带来的巨大快感和“高峰体验”,恰恰源自于推理过程中智性输出的潜能激发,以及对自我超越的深刻满足感。
这是优秀的推理类综艺相较于其他综艺能够建立起更强用户黏性的原因,对于已经走过100的“大侦探”系列来说,在观众不断怀念早期节目的声音里,“回归”或许也是“出路”。毕竟相较于其他的综艺节目,观众对于这个系列的争议大多出自对节目质量更高的需求,也始终期待着新一季的播出。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树树 / 审核:小风
招聘|实习生、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实习生、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