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我对这个“宝宝”世界快绝望了。
前有“宝宝碗”,俩人点一碗饭,女生拿小碗盛一口;
后有“宝宝针”,生病非要打最细的针头。
现在走向越来越诡异,已经有人开始花大几万做“宝宝牙”。
来了来了,它又来了。
那个矮化女人的幼态审美,它换个模样又出现了。

宝宝牙是啥?

其实就是两颗门牙长一点,一张嘴先露两颗门牙,像换牙期的小孩,让人看起来很幼态。
也叫幼态牙,或者小兔牙。
在网上,幼态牙是堪比唐僧肉的存在;
据说拥有这样的牙让人看起来小20岁;
30岁像17岁,20岁像幼儿园大班,总之不像成年人。
有人晒出来自己做的幼态牙,花了大几万做牙齿贴片,很满意,但还想尝试更贵的。
有人被医生明确拒绝,自己牙况不适合,要磨掉牙齿很大一部分才可以做;
然而根本劝不住,人家自己还很得意:
谁也拦不住我做这个牙。
我不理解,而且我大受震撼。
牙齿贴片和牙冠,都是为了让原本受损的牙齿,变回可以正常使用的状态;
再不就是满足艺人被高清镜头怼脸的上镜需求。
然而这些普通女孩含一口有异物感的假牙,甚至磨掉一部分原本健康的牙齿;
只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呆呆的,可爱,没有攻击性。
做幼态牙的人疯吗?挺疯的。
但为幼态审美疯狂的不只有她们,也不只有今天;
仔细想想,幼态审美已经支配我们很长时间了。
为了让双眼显得无辜,这几年流行化大卧蚕,在原本眼睑下至外圈,化一个更大的下至。
衍生出来的眼睑下至手术和卧蚕填充,更是受到热捧。
这个手术三甲医院的大夫都不建议做,因为根本就不是一个科学的手术。
网上也很多人说自己做完这个手术,导致下眼睑长期外翻,患上结膜炎和干眼症,反反复复都治不好。
就算这样还是有人继续去做,就想要一双下垂无辜的双眼。
折腾眼睛和牙齿还不算完。
幼态脸不止是形容某一个五官,而是对整个面部比例都有要求。
追求一种面部未发育完全,脸头占比如儿童一样小的模样。
一个成年人一旦迷上幼态脸,那么自己这张脸,就会哪哪都看不顺眼。
脸短才显得幼态,于是青衣长脸和高鼻梁不美了,开始捧短人中和低山根了。
有人为了缩短人中去做了手术,结果要用力才能闭上上唇;
而原来健康的鼻子下面,留下一条明显的疤痕。
追求低山根的更吓人,有人去垫鼻头,甚至磨鼻骨。
胆子小的光看这些手术就能幻痛,以为自己逃过一劫。
然而幼态审美根本不会放过这些人。
这种信息一遍遍推送,普通人审美观念很容易被改变。
一通逛下来,整形是没做;
但自己也下单了卧蚕笔,鼻影粉,预约了婴儿直睫毛嫁接;
并且对着镜子凝视自己1小时,叹气15次,减少35点自信值。
一个幼态审美,掏空女性的钱包,损害女性的身体健康,还摧残女性的心理健康。
它用越来越小的女装尺码告诉我们,你胖了;
它用不科学的相貌要求告诉我们,你老了,变丑了。
人在家中坐,body shame的黑锅从天上来。
女的就是越活,越会活出一种不道德感。
长得显小,当然是一种可爱;
但现在幼态审美流行不是认可某一种美,而是在渲染一种焦虑;
它在用单一的审美标准,霸凌每一个人。
是谁在靠幼态审美赚我们的钱?

关于幼态脸的要求,要求极其细致;

每一个要求都会带火一样产品。
幼态要求头脸比例,于是有了“高颅顶”“头包脸”的说法,于是有了各种垫发根神器。
幼态要求短中庭,就有了“卧蚕+下睫毛放大双眼,缩短中庭”;
于是双头卧蚕笔火了,假睫毛只贴上睫的人开始囤下睫毛。
幼态要求面部饱满圆润,于是提亮液和膨胀色腮红也火了。
不符合幼态审美的舒淇&符合幼态审美的模特
化妆是个有趣的游戏。
但这些产品的宣传很少是鼓励大家尝试新风格,反而是说:
“提亮xx熬夜脸秒变幼态脸”
“某女星被某某高颅顶秒了”
“卧蚕的重要性,没卧蚕真的很无神”
女生们越有焦虑,对应的产品卖得就越好。
这个产品卖得越好,就会有人想办法让这个焦虑变得更深。
整形医院也是这样。
整成超模脸需要削骨磨皮,卖不出去;
整成没有棱角的“幼态美人”,只需要填充玻尿酸。
这种手术相对来讲操作难度低,不管什么脸型的人都可以来两针;
而且不持久,需要维护,卖出去一支玻尿酸,就能再卖一百支。
看出来了吧,幼态审美,太好赚了。
除了消费品,文娱作品也操控着我们的审美。
很多幼态审美功课,都是分析十几岁的女爱豆幼态感怎么来的。
废话,人家本来就是未成年。
韩国娱乐圈相当偏好未成年偶像。
早几年还会有几个性感女人风格,现在不管什么底色的爱豆,都往青春幼态上面走。
前段时间,一个韩国女团因为一支MV陷入风波;
MV里,成员穿着宝宝服,在充满凝视感的镜头下跳舞,演绎的情节和元素被指控有恋童倾向。
而后被愤怒的观众发现,导演社媒发过不少幼女写真;
很难不让人怀疑其动机,是不是拿女团成员满足自己的私心。
日本对幼态偶像更是狂热,业界流传着一句话:“超过15岁出道就老了”。
国内女星为了事业也被幼态审美折腾。
营销笨蛋美女,硬凹奶屁音,三十岁的演员还在说低幼的台词,不然就接不到什么工作。
韩国偶像抑郁自杀问题频发,日本偶像受困于性骚扰。
一边是心智不成熟就被大人剥削的未成年偶像;
另一边是被幼态流行风潮搞得容貌焦虑年龄焦虑的女性。
怎么不算把女性吃干抹净呢?
幼态审美的流行,跟“白幼瘦”流行一样,本来就是男凝下的产物。
过去女人不能工作,男人都喜欢柔弱的,好控制的。
但现在女生可以拥有的不再只是嫁个人,听丈夫的话。
可以去职场,可以去跑马拉松,可以去打拳击,去拿回来原本被剥夺的力量。
不是说圆脸,长得小,喜欢可爱就不好;
是面对流行文化的说教,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考。 
当屏幕里那位对你侃侃而谈,如何变得纯欲,如何清纯白开水。
你可以说:很好看,但我不打算尝试,因为我不想玩变美闯关小游戏。
你可以去喜欢tvb港风妆,化黑色全包眼线;
甚至刻意拉长一些中庭,显得人成熟有气场,让你谈工作时更有底气。
你也可以喜欢超模妆,强调自己锋利的骨骼;
它那么有张力,不展示出来可惜了。
你也可以不化妆,只花几秒梳一个防止汗水流到眼睛里的发型;
一切造型都只是为了跑得更快,出拳更有力。
但别忘了,不管什么样的外表;
能够抵御风云变幻的审美要求和青春流逝的,只有你那一颗自我认同的心。
本文授权转载【ONE文艺生活】微信公众号,韩寒主编的ONE·一个文艺阅读应用官方公众号,复杂的世界里,一个就够了。关注可搜索微信号:one_hanhan 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INSIGHT视界 诚意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