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新世相 live 的直播预约

01


下周一是 520,给你预告个有点意思的事:

我们决定把脱口秀演员童漠男带到一间小学教室,办场直播。

主要目标是,让他聊聊毕业。

不是真的毕业,而是——

从焦虑里毕业,从内耗里毕业,从讨好里毕业,从吃苦里毕业,从忍耐里毕业,从“恨自己”里毕业……

你完全可以代入一下童漠男的语气:害!咱们怎么就是享不了福啊!

5 月 20 号,我们送他毕业,也送更多人从 “享不了福” 的状态毕业。

顺便一提,直播的教室长这样:
当天很自由,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到处乱窜,课间休息,上黑板上乱写乱画……当然,也可能他和主持人俩人就踏踏实实坐着,跟你讲讲故事,聊聊天儿。
在这间教室里,随便你当个好学生或坏学生。
现在预约直播,你就不会错过了。
02
老规矩,先讲讲主题这句话的由来。
童漠男,脱口秀演员,人生经历可以由以下几句话构成:
就读于北下关小学,度过了一个快乐自由的童年。后来这学校被合并了,他爸打电话跟他说,漠男,你没根儿啦!
当年他一直理解不了什么叫奥林匹克数学,运动和学习到底是怎么结合在一起的?
直到 18 岁那年,他考到了北京体育大学的外语系。那真是,跳健美操的都看不起他。
受罗永浩影响,步入社会后,他在教培行业当英语老师。后来,行业没啦!

可能正是因为这种倒霉劲儿,我特别喜欢看他微博。近期一条就是在讲 “享福”,他用手机镜头怼着脸,笑嘻嘻地自嘲:
“就每一次俱乐部砸重金款待我的时候,上的全是我不爱吃的。
什么帝王蟹呀,你把那地三鲜给我上上!结果那个店里炒不了地三鲜。怎么在东北当的厨子。”
“客户斥巨资给我包商务座,我也享受不了。
叭在那儿一按,座椅一躺平,把我羽绒服给卷进去了。我还赔一件羽绒服,我羽绒服裂了!”
他一拍大腿,“我这人也真是太惨了,我就是享不了福!”
我一听这几个字就乐了,享不了福!东亚小孩的人生啊,尽在这几个字之中。
在他身上,有太多年轻人共有的精神内核。
怂,是他自己亲口承认的:
“无时无刻不在认怂。
见到个虫子我也害怕,尝试点什么新的东西我也害怕。”
讨好型人格,他亲自盖章的:
“作为一个总想迎合别人的人,我内心特别敬佩有什么说什么的人。”
非常习惯延迟满足:
“我们小时候学的最多的,就是延迟满足。从小学延迟到了大学,从大学延迟到了工作,从工作延迟到了退休。
现在好了,终于迎来了延迟退休!”
还拥有害怕竞争、擅长焦虑的典型特征:
当年录脱口秀大会,决赛都录完半个月了,他还在做忘词的噩梦。
联想到高考结束多年仍然梦到交白卷的自己,我又觉得好笑,又像在照镜子。
我们擅长努力,不擅长享福。
我们不想吃苦,又不敢享福。
哪怕福气来了,都恐惧自己接不住。
03
这种专属于年轻人的拧巴情绪,我可以用一句自嘲来概括——“我们这熊熊燃烧的东亚魂啊”。
真的,这句话太好用了。在生活里,在社交网站上,类似的感慨比比皆是:
我们从来不能心安理得休息——
东亚小孩从不 gap,备考就是我们的 gap;
东亚小孩玩经营模拟类游戏都卷得飞起;
烧个水都想进行时间管理,是不是同时把衣服洗了才算有效率。
我们不敢享受,我们哪儿敢浪费时间啊——
“五天没学习没工作,很不安。”
“事情一黄,我的东亚魂就对我耳提面命:到底我哪里没做好?”
“在折腾新东西的时候经常会自责:要是把这精力放在学习上……”
我们习惯等一等,习惯忍一忍——
“等上了重点中学就好了。”
“等工资涨一涨就能享福了。”

“等孩子再大一大就轻松了。”
我们过的是“关键”的一生——
4 岁很关键,不能输在起跑线。
18 岁很关键,未来就靠跨过高考这一关。
22 岁很关键,时间不等人,社会不等人,要吃更多的苦,要走更难的路。
承认吧,我们根本不想吃苦,但我们根本不敢停——
“请假出去玩浑身不自在。”
“吃苦就会安心和自信,不吃苦就心虚,就惶恐”
“每次意识到自己太能适应环境、喜欢给吃苦找意义,就不得不承认魂还是东亚魂。”
连内卷都是自驱的。只要得到一点肯定,就开始疯狂努力——
“被肯定是东亚人(不是说所有)的毕生追求。空腹宿醉去打拳,老师但凡看我一眼我就拼了命的打,她一句 good job 我再使出百分之两百的力!”
“工作上随便被表扬一下,我的东亚魂就会开始燃烧。什么时候能真正认可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我们曾经发过一篇文章,标题是一个问句,一生爱做题的中国小孩,到底图什么?
有读者留下一句挺让人唏嘘的评论:
这题的答案是:“求求你,表扬我。”
我们对幸福是如此不安。我们恨起自己来,根本不用学。
韩国作家崔恩荣在《明亮的夜晚》中写:
“只要祖母说一句‘真好’‘真满足’这类话,就会被曾祖母说晦气。
她说孩子越漂亮就越是要说丑、越是幸福就越要少说自己幸福的话,这样恶鬼才不会嫉妒。”
“祖母说,现在回想起来,人生中最后悔的事情就是那些。
不能尽情地一起笑、一起开心、一起分享温暖,而是深陷不安之中。
基于以上种种背景,我们决定要做这场直播。
我们把地点选在了一间小学教室,寓意是童漠男的北下关。
北下关是童漠男上一个专场的名字,据他说,这是全北京最快乐的一所小学。他最近的新专场《寻找王医生》,也是北下关故事的延续。
我必须讲讲他的童年经历:他儿时曾患有ADHD(注意力缺陷症),他当时还不知道自己是病了。
为了解决他学习跟不上的问题,爸妈不断把他转到更好的学校。
从西城转到海淀,转到丰台,转到朝阳,转学 7 次。
小学三年级,他爸妈终于放弃了,“不如,就给漠男一个快乐童年吧!”
这所最快乐的小学什么样?
在隔壁小学校长口中,这是只有家长绝望了才会把孩子送过去的学校。
但在童漠男的讲述中,这是下午三点就放学,人感到轻松快乐的地方,是一个不打算跟任何人竞争的地方,是一个阳光大好、令人安心的地方。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站在空荡荡的校园。我说,妈妈,就是这里。到家了。”
两年前,当他在台上讲完这段故事,现已消失的北下关从此成为一个美好到让所有观众想流眼泪的地方。
但他其实还留了一个尾巴没讲:
“在北下关的三年,我享受到了一段没什么压力的小学生活。但其实我段子里没讲的是,我终归要从小学毕业,进入到更高压的应试教育中去。
他用了一个词形容北下关:“麻醉”。

“这不仅是我童年时期的一段 ‘麻醉’,还可能是我人生中仅有的一段‘麻醉’。”
但我想说的是,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段麻醉,才让日后的清醒生活变得不那么可怖。
那是我们走出的地方,是我们被塑造的地方,是我们给接下来的人生蓄力的地方。
我们看着过去的自己,羡慕自己那时还没失去的。我们正是因此学会了渴望或者珍惜
5 月 20 日晚八点,欢迎来直播间玩,跟童漠男一起调侃一句:“我们怎么就过上了享不了福的人生啊。”
然后,继续跨越接下来的一关。
撰稿:阿朱
责编:宋
  晚祷时刻:
“不是我不会享福,
是所有人都教我吃苦”
别祝年轻人坚强了
祝他们享福吧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