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30日至今,香港6支虚拟资产现货ETF已上市交易半月。官方数据和多家媒体、机构持续关注,对这一“亚洲首发”热点进行了持续的关注与报道。

针对这一重要事件,全球领先的Web3链上数据服务商欧科云链针对Web3行业环境、市场反馈和产品特点等,对本次相关虚拟资产ETF做深度分析,以下内容供行业人士参考:
1.首周亮眼,持续发力不足
根据香港证券交易所的数据显示,香港首批6支虚拟资产现货ETF产品首日募资规模约有20亿港元,超过了美国现货比特币ETF首日募资规模,其中,光是华夏基金(香港)发行的华夏比特币ETF、华夏以太币ETF募资规模就超过了11亿港元。
然而,随后的市场表现却没有预期乐观:据欧科云链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5月14日,6支香港虚拟资产现货ETF的总资管规模约为20.90亿港元(约2.68亿美元),其中华夏比特币资管规模达到8.16亿港元,接近总量的40%,而其他现货ETF当前规模均不足5亿港元。尽管与美国比特币现货ETF规模(约514亿美元)相比相形见绌 ,但考虑到香港(500亿美元)与美国(8.5万亿美元)的ETF市场规模对比,2.68亿美元的虚拟资产现货ETF对香港本地金融市场的影响同样巨大。   
从交易情况看,虽产品在4月30日上市当天表现活跃,首日总交易量高达近1亿港币,但香港虚拟资产现货ETF上市半月以来总交易额约5.2亿港元,单日交易额近日呈现波动下降态势,截至5月14日已连续5个交易日低于4000万港元。
香港ETF产品的资金流入情况也不乐观:3支比特币现货ETF连续4日出现净流出,3支以太币现货ETF更是连续6日净流出。其中,5月13日香港虚拟资产现货ETF出现发行以来最大净流出,比特币现货ETF单日流出近520枚,以太币现货ETF单日净流出超2000枚。
2.香港Web3“连接”属性增强,未来前景可观
虽然目前市场数据略显平淡,但是在近日网络平台播出的「Web3相对论」节目中,欧科云链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蒋照生分析道,“虚拟资产现货ETF产品的推出是香港乃至亚洲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节点,不仅是因为新增了投资标的,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加强了虚拟资产与传统金融系统的融合,有望为金融市场带来更多创新活力,持续改善金融生态系统”,他认为,对于虚拟资产市场来说,虚拟资产现货ETF产品的出现将会进一步加速其合规进程,并通过降低投资者门槛和提高交易透明度,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和参与其中。
尽管由于市场体量以及话语权等因素,短期内香港虚拟资产现货ETF可能并不会像此前美国比特币ETF通过对市场的影响一样强烈,但长期来看会对虚拟资产市场产生更深远的影响,首先是因为亚洲首次通过了以太坊现货ETF,会吸引更多外部资金与用户进入香港资本市场;其次是因为香港ETF产品具有不同于美国的实物申赎特点,未来优化和增量空间十分可观。
但不可忽略的是,行业中新应用的诞生总要伴随着风险控制和合规管理,这对全球金融创新也是一门重要课题。这其中,新兴技术则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虚拟资产与Web3市场,区块链和大数据等技术不仅能成为促进数字金融创新,但有潜力成为预防风险和守护安全的重要屏障。作为深耕多年的Web3链上数据服务商,欧科云链通过借助OKLink多年积累的海量数据资源及技术服务经验,可为包括金融机构、Web3项目以及监管机构在内的各方提供链上数据分析解决方案,帮助行业人士畅行Web3生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