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周鸿祎和车贩子的饭局看,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无效社交。
来源:金刀慧见孙娟的书房(ID:JDHJSJDSF)
作者:孙娟
在本文中,我们来了解一下社会阶层吧。
我来北京几年,不太愿意和长期深浸北京的人们接触。因为绝大多数人仿佛被异化了。
表情非常压抑,眼神里又充满欲望,聊天内容全是炫耀自己家里多么有钱,有什么车,房子在哪个区,自己家的孩子拥有的教育资源比别人优越,自己现在处在什么阶层了。
很少看到人们对其他内容感兴趣。每个人都透着焦虑愤怒,但是又要装出气定神闲的样子。
面对这种情形,我总是冷眼旁观,感觉他们太入戏了。深陷一个游戏局里,自己就像一个杀红了眼的玩家,为了同一个标准,互相攀比追逐,仿佛忘记了生活的目的。
在这座城市攀比和嫉妒构成的齿轮里,很多人都洋洋得意又咬牙切齿,光鲜亮丽又眼神空洞。
其实,只要你自己活的不舒服,再高的社会阶层只是一个幻觉。
首先,单纯用财富不能决定社会阶层。
前十几年,内蒙古的部分煤老板,突然之间赚到了上千万,有的人拿着钱供孩子上学,去另外的城市买房子,换一种生活,出国留学深造提升自己的学识。
而有些人,一晚上饭局就花十几万,常年累月的胡吃海塞,几千万拿到手里,到花完,都没想过走出内蒙古。
还有鄂尔多斯附近的农民,因为征地拿到了钱,不知道干什么,就买个宝马,但还得干老本行,于是开着宝马去种地。
有钱就能跨越阶层吗?不一定。
钱能不能买到幸福?能买到,但是要看你会不会买,该怎么买。
社会阶层是一个社会学词。衡量一个人处在哪个社会阶层往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单一指标说明不了什么。
关于用什么来评定社会阶层,社会学界一直有不同的讨论,大家讨论的其实本质差不多,就是一个人拥有什么才能在这个社会生活的更好。
社会学家韦伯的说法,是学界普遍认同的。
韦伯认为,财富,权力,声望,这三种东西在任何社会都是有价值的和稀缺的,因此,在各种社会中,人们总要逐利、争权和追名。
社会中的各种明显的社会制度,或者人们约定俗成的社会交往,其实都是用等级秩序来划分这三种活动。
权力,名气,财富,这三种也不需要均等,而是指他们的综合作用。哪怕有两方面比较弱,但是有一方面比较突出也可以。
更加重要的是利用这些活动能调动多大的社会资源。
所以你看到同样是追求出名,小孩子和心智不成熟的人,追求的是虚荣感。
心智成熟的人也追求出名,是他们知道,名气是工具。出名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转化成其他的社会资源,例如人脉和利益。
为什么蒙牛春晚会花那么多钱打广告?是因为他们高调?虚荣吗?不是,是为了出名之后,让大家都知道,他的产品能卖出去。
换成人也一样。
追求权力也是一样,小孩子才追求权力带来的上位感,心智成熟的人追求的是,通过权力可以调动的社会资源。
所以,真正的社会阶层不是指账户上有多少钱,而是指自己能调动的资源。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一些生意人会用钱去买官。因为他要把他的金钱转化成权力。
出名的作家为什么社会阶层高,因为他有社会声望,因为社会声望也有话语权,话语权也是权力,可以用来支配社会资源。
以大学老师为例,不是所有的大学老师都处在同一个社会阶层,他必须财富,权力,名气,三者拥有其一,并且自己能把这三者互相之间转化,才能处于较上的阶层。
出名的老教授和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所处的社会阶层差距很大。
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工作非常辛苦,但是手里没有权力, 工资也低,所谓的体面其实很虚幻。
如果这位老师,通过一定途径,有权了,或者有名气了,可以将自己本来就有的才华施展出来,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影响了。
那么他就有可能越阶。
不会将自己的学识转化为财富,权力,和名气的读书人,总是哀叹怀才不遇。
其实是自己的能力不够,想转化,却不会转化。本质上和内蒙古个别煤老板暴发户一样,手里有了巨额财产,却不知道该如何利用这些财富来提高自己的社会阶层。
富一代给子女在大城市买了房,子女就一定跨越阶层了吗?不一定。
他们手里最有价值的是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和社会权力,但是这些很难传承给子女。
能将自己的社会阶层传承下去只有一种方法,培养子女的能力,让子女能接得住自己的人脉网络,或者事业。
实在不行,送子女去好的学校,必须学有所成,毕业后靠自己的能力也能很快建立起高阶的社会网络,从而获得影响力和权力。
二手车贩子愿意用超出新车的价去买二手的迈巴赫,因为他现在有钱,却还想获取更高的社会资源,目前没有别的途径,只有参与更高一层人的拍卖。
图的是扩展自己更高一层的社会人脉,就算扩展不了,起码能利用这个机会自己能出名,一下子账号增加粉丝。
按照我们传统的思想,认为大家在一起吃饭就是为了交朋友,扩展人脉。
但在流量时代,吃饭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功能,炒作社会事件。
有人花钱和巴菲特吃饭,图的是能从巴菲他那里学到金融相关的真知灼见。更加图的是自己出名。
周鸿祎根本不可能给这些二手车贩子介绍自己的人脉资源,就算真的介绍了,也根本没用,大家的资源,认知差的太远,项目也无法对接。
所以他也没有多么热情的和大家亲切的交流,因为这不是他的目的。
其实周鸿祎的本意就是创造一个社会热点,通过这个热点,参加饭局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有个理由出名,获取粉丝,这个机会已经给你了,这就是你参与拍卖迈巴赫的真正价值,就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了。
所以如果留心的话,这几天可以刷到,其他的几位参加饭局的二手车贩子,纷纷在自己的账号中发布短视频,声称自己和周鸿祎吃饭了,目的就是为自己攒几个粉丝。
在这个局里,真正受益的是周鸿祎,不仅增加了曝光度,而且还推广了自己的理念。
第二受益的就是褚会长,从默默无闻到广为人知,增加了名气。后期要看他有没有能力把这个名气转化成自己的其他社会资源。
而其他几位一起吃饭的二手车商,攒那点粉丝没有任何意义。人们没看到你什么特别的价值,你也没连接上什么人脉,昙花一现而已。
这就是无效社交。
这个年头,人人都在说无效社交。
和酒肉朋友玩一下午不一定是无效社交。这种交往,也有价值,起码让你开心了。现在工作生活压力这么大,偶尔有几个朋友一起喝喝酒,吹吹牛,哪怕彼此之间不能同甘共苦,起码能给你疏解压力,作用和逛街看电影旅游差不多。
真正的无效社交是,你在这场社交里,浪费了你的时间精力和心情,没有获得任何情绪价值和现实价值。
任何人和别人交往,要么图个心里舒服,要么学到东西,要么图获取到社会资源。如果以上三点都没有,还有什么来往的必要?
功利吗?不功利。
你想想,如果一个人,你伤心时不关心你,你遇到挫折他冷眼旁观,你利益受损他无动于衷,你想开心一下,他不愿意陪你。你还愿意对他好吗?
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一下,就会知道,不是所有的向上社交都有用。
你得考虑你向上社交的目的,然后根据目的,考虑方式。
如果看到一个比自己有钱有资源有学识,有社会阶层的人,就什么都不想过去凑热闹,不仅自取其辱,还浪费了自己的时间。
何苦呢?
向上社交不是不可取,社会是个大系统,所有人在这个系统中通力合作,才有了现在的生态。几乎所有人都是通过向上社交来提升自己的。关键是你要明白正确的向上社交的方式。
有关正确的方式是什么,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说过。
最后,其实社会阶层是在比较中产生的。贫穷和富裕都是社会学现象,都是相对的。
就是因为有了穷人,富人才显的富。也是因为有人穿草鞋,才显的穿皮鞋更加高贵。而实际上,在山林之间,草鞋更加舒服。
虽然社会中,很多人都想实现阶层跃迁,其实,这种欲望是攀比产生的。
如果你能清楚地知道你此生想怎么过,你想做成什么事,实现什么心愿。心无旁骛的去过自己的生活就可以。
别人生活什么样,社会阶层分几层,也和你没关系,只要你过的,是你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你的工作,已经发挥了你最大的能力;你的身边,有能让自己身心舒适的亲朋好友。
就足矣了。
先把自己的人生目标想明白,不符合个人追求的,就别去随着大流费劲了。攀比没有尽头,也毫无意义。别把自己美好的人生体验都放在外界的追逐中。
推荐阅读:
1、经济寒冬下,这五个行业反而越来越好
2、老外纷纷涌入中国
3、物价,开始全面上涨!
4、中国最能生娃的省,根本不用催生
5、突发,上海炸了个大雷!
——END——
【PS:点击详情可查看内容】
点击微信小程序👉:"报告搜一搜";免费下载各行业研究报告pdf和word、可视数据、学习资料。提供研究报告、市场研究报告、行业报告、行业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市场调查报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