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能质疑我们中国大学生的英文水平呢?
前几天,做木地板起家的上市公司菲林格尔(603226.SH),打算请个新的财务总监。
结果这项人事任命上会投票的时候,被德籍董事长Jürgen Vöhringer(尤根·菲林格尔)顶了张反对票回来。
一位德国老板,对新招的中国财务总不满意,一个重要理由是:
她不会说英语。
可能有人会好奇,在咱们A股上市的公司,为什么摆了个德国人当董事长来管?
这是因为菲林格尔算是个中外合资,品牌号称是德国巴登符腾堡州菲林格尔家族的“百年老号”,90年代就把分号开到了咱们这里来。
现在的董事长尤根·菲林格尔,今年都65岁了,在持股的德国公司里,也担任着执行董事。
从姓氏上看,应该也是他们老菲家一脉。
这次在聘请财务总的问题上发难,董事长老尤根的说法是,自己过去和管理层之间语言沟通多有不便:
新任财务总不会说英语,两人无法直接进行口语沟通。
除了语言隔阂,老尤根也摸不清新财总的背景,还觉得凭公司现在的经营状况,不该花冤枉钱再去外面请高管。
表决时还有个叫吕啸的董事投了弃权票,除了语言障碍不存在,理由基本和董事长类似。
斯基看了下公告简历,新财务总朱永红确实是没当过财务总监,大佬们犯嘀咕,倒也说得过去。
但这个财务总1988年生,是正经的会计本科学历,估算一下,那怎么也得是2007年前后参加过高考的人。
你一个德国人,可以质疑财务总的业务能力,怎么能质疑我们中国大学生的英文水平呢?
建议新财总回去翻一翻,把自己的高考成绩单、四六级证书拿出来,狠狠怼回去。
像这类话,斯基觉得老尤根今后还是少说,你虽然是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但对市场的理解还是太浅了。
这也就是炒股大V胡锡进不爱看财报,要不然分分钟就把你挂到微博上去了。
左一句“在中国上市,为何不讲中文?”右一句:
老胡觉得,董事长会讲中文,比财务总会讲英语更重要。
网友们再一起哄,把你脸书、ins上的话挨个审查一遍,到时候:
你们家百年老号的牌匾能不能保得住,估计都悬。
斯基看了下,菲林格尔2023年的年报里,公司主营业务几乎全都在国内,国外地区都是空白。
这种业务结构下,非要要求财务总精通英语,和外国人谈笑风生,估计也有点吹毛求疵了。
但要说德国董事长老尤根,是不是在存心找别扭,这里面也是要打个问号的。
单说前几天,菲林格尔开董事会,摆了22项议案,结果一半都有反对或弃权票存在。
异见十一卷,卷卷有他老尤根或吕啸的名。
这么干,几乎就是把公司管理层不睦、管理分歧给摆到了台面上来。
这里最离谱的是,董事长亲手给自家公司的财报投反对票,不论去年的财报还是今年一季报,董事长都两手一摊:
无法保证真实、准确、完整。
咱们的市场监管从来是眼里不揉沙子,何况董事长亲自出面扒自家公司的裤子,监管就是不过问也得过问了。
消息传出来,要求菲林格尔说明情况、解释疑点的监管问询函,后脚就赶到了。
斯基看了下,菲林格尔2023年总营收同比下降四分之一左右,归母净利润同比由盈转亏,赔了2400多万。
今年一季度,公司亏损仍在持续,当期营收同比下降了三分之一,归母净利润又亏了近1200万。
买卖亏了钱,但董事会里,也就老尤根和吕啸两个人着急上火,用反对票当板子,一下下抽在管理层的身上。
比如他们对总裁刘敦银指名道姓地批评,说这几年公司经营不善、业绩难看,是经营上犯了路线错误,总裁需要承担主要责任。
比如他们挑明,公司下面的项目价格虚高、偷工减料、账目混乱,内部愣是浑然不觉,最后还是人家普华永道帮忙发现的。
老尤根对独董们也不满意,埋怨他们尸位素餐、敷衍塞责,对公司没有全面了解,对问题没有体察入微。
虽然董事长老尤根和董事吕啸意见不少,但菲林格尔那次22项议案,包括这次新任命财务总,最终悉数通过,因为:
董事会投票一共有5人。
所以你说,当个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有什么意思?
人在德国家中坐,政令不出符腾堡,财总汇报听不懂,意见权当耳旁风。
真还不如去莱茵河上垂钓,去黑森林边上游猎来得悠闲自在。
其实老尤根在菲林格尔董事长的这个位置上,早就干得如坐针毡、如芒刺背了。
2023年10月底的时候,菲林格尔开董事会,把老尤根选来当第六届董事长。
老尤根2008年开始进入菲林格尔董事会,已经当了四回董事长,在这次当选前,他都连任三回了。
一个德国老头子,不远万里,守着海外老店分号的牌匾,兢兢业业效力了十几年。
董事长这个职位,好像也干不动了。
所以那次投票表决时,老尤根投了张弃权票,说另请高明吧,实在也不是谦虚,主要是:
基于本人年龄及公司人才梯队建设等考虑。
但董事会都决定了,五个人里有四票选他来当董事长。
所以老尤根应该也纳闷,他一个德国老头,怎么没完没了被架到了上交所来?
其实从股权关系上来看,菲林格尔的“德国老号”虽然持有29.04%的股份,但公司的实控人是一个叫丁福如的新加坡籍老板。
在董事会里,每次老尤根担任董事长,实控人丁老板都会挂个副职,甘当绿叶。
其实德国品牌菲林格尔能进入中国,也主要是与丁老板结缘。
1995年,新加坡独资企业新发展真空制品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丁老板就是公司的董事长。
三年后公司业务转型,进军木地板行业,碰巧遇上这家专攻木艺的德国老牌。
属于是瞌睡有人递枕头,双方一拍即合,合伙入股来干。
在菲林格尔品牌故事里,老菲家祖上兄弟俩,从小泡在德国黑森林里,12岁时就能手削小提琴,天赋无双。
要斯基说,他们德国老字号区区百年,也能吹嘘历史悠久,怎么敢的。
建议老尤根闲下来还是应该多读书,尤其是研究中华文化的书,这方面同文同种的新加坡人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你们德国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研究就很好,提出过一个“有限官制论”,大意是说:
只要出了这宫门院墙,最高权威的有效性,就开始大打折扣。
事业是公司的事业,利益是自己的利益。
“王权止于县政”,这已经是存在几千年的社会议题了。
来源:老斯基财经(ID:laosijicj) 作者:波旁斯基
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侵权必究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