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买了一点 A2 牛奶 做咖啡,测试空腹喝的效果。我的目的是要尝试找出来自己喝牛奶腹泻到底是因为因为乳糖不耐受,还是 A1-β 酪蛋白的缘故。
上面这一段,可能会让人认为这是给 A2 牛奶做广告,也有人看不明白什么是乳糖不耐受,什么又是 A1-β 酪蛋白。
牛奶中蛋白质的组成:
  • 酪蛋白:约 80%
  • 乳清蛋白:约 20%
酪蛋白又分为:
  • β 酪蛋白:30%~35%
  • 其他酪蛋白:45%~50%
β 酪蛋白的亚型组成:
  • A1
  • A2
  • A3
  • … 一共 13 个亚型
这就是 A1-β 酪蛋白 和 A2-β 酪蛋白的由来。如果不做特别区分,我们日常说的牛奶,其中 β 酪蛋白以 A1 酪蛋白为主,可能是只有 A1 或同时有 A1 和 A2。如果去除了 A1,这样的牛奶可以叫 A2-β 酪蛋白牛奶。也就是我这里说的 A2 牛奶。当然也有个品牌叫 A2。
A1 和 A2 只有 1 个氨基酸的差别:第 67 个氨基酸上,A1 是组氨酸,A2是脯氨酸。但这个氨基酸差异,就导致了在有些人体内有不同的反应。A1-β 酪蛋白的牛奶喝了会不舒服或是腹泻。这是当前阶段的认识,以后有没有可能有新的结论,不好说。
我以前喝牛奶会腹泻。但如果因此就到社交网络上说:我不能喝牛奶。就显得有点脑残。
我在直播中经常对网友强调,描述一件事的时候,不要先入为主的先给出模模糊糊的结论,这样就会显得自己认知不够。
举个例子,有些人张口就是「我从就小肠胃不好」。这种就是模模糊糊的结论,到底是肠有问题,还是胃有问题?还是食物过敏引起的反应?还是其他疾病原因?他自己不清楚,稀里糊涂。这样,就不太可能解决他的问题,也找不到问题的根源。如果你告诉他们认知有问题,他们还往往感觉受到了冒犯。
不止我自己,据我所知,很多人有过喝牛奶腹泻的经历,于是就远离牛奶。但这样就少了一个有效摄入蛋白质的途径。尤其是对老年人,需要保持稳定充足的蛋白质摄入。
最近想起这事儿,我觉得不对,还是先拿自己做个实验比较好,毕竟也风险可控。
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提到乳糖不耐受。很多人把自己喝牛奶有反应等同于乳糖不耐受,显而易见也是有问题的。如果要排除乳糖的影响因素,那么也有方法,比如选择不含乳糖(零乳糖)牛奶,有不少网友会建议喝酸奶,但又要注意,有些酸奶里含糖量不低。
把自己作为实验对象,并不适合他人。不过,我不需要找出对别人适合喝的牛奶,找到我自己适合喝的牛奶就是了。这个思路也比较简单,无非似乎做个排除。如果 A2 牛奶喝了之后没有明显副作用,那么,以后就喝这个类型的牛奶就是了。
有人说 A2 是智商税,毕竟生产成本会更高,售价也更贵。但如果针对少数人有效,也不能算是智商税。
目前的实验结果是:昨天没事,今天是第二天,也没事。但这个实验还要持续几天,所以暂时不能下结论。
凡事儿就怕质疑,从质疑自己的认知开始。

延伸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