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醒:
曹氏香包已上新款
感谢朋友们
一如既往支持非遗技艺
在徐州闹市区的一条巷子里,有一家不起眼的小店,身处行走匆匆的人潮中,很容易忽视它的存在。
但事实上,这家店在徐州已开了十几年。
以其为代表的徐州香包,在2008年入选第—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还曾是上海世博会的特许生产商、特许零售商,在海外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多项荣誉加身,却“大隐隐于市”,不争、不抢、不喧哗。这是曹氏香包的一贯作风,第三代传承人井秋红亦是如此。
曹氏香包。很多人可能会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在徐州,它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从井秋红的外公,研制出“驱五毒”香包开始,曹氏香包的名气就在十里八乡广为流传,端午节家里如果没有挂曹家的香包,那一定要抓紧补上。
后来到了井秋红的母亲曹凤英,心灵手巧的母亲为香包赋予了更多名气,做出来的香包一到庙会就被抢 购一空,甚至还有人找她订来年的款式。
直到现在,井秋红家里,还保留着印有母亲照片的旧报纸。那是2002年,照片中的母亲身体健朗,精神矍铄,正在向记者展示自己刚做好的香包。
这是母亲曹凤英热爱了一生的事业,这份热爱,也被毫无保留地传给了井秋红。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母亲离开时的情景,井秋红依然历历在目。
与癌症苦苦争斗许久的母亲,清瘦、虚弱,她躺在病床上反复思量,终于对女儿说出了心中所虑。
她说,“小红,妈想把香包技艺交给你。我唯—的顾虑,就是你的工作。
觉得就是你放着这么好的工作不要,去做这样一个摆地摊的事情,对你太不公平了。”
那年井秋红36岁,已经是上市企业的高管,各方面待遇都很优厚,有着无数人艳羡的“铁饭碗”。
思索再三,井秋红还是决定辞职,全力传承香包技艺。

我当时就讲,妈,您放心,我愿意干。哪怕它以后拖累我,我可以做别的行业去养它。我有这个信心,我不会丢掉的。”
这个决定一出,众人哗然。

领导三番五次劝她,周围的朋友和同事,甚至怀疑这个女人是不是精神方面出了问题。
即使在多年之后,井秋红曾经所在的实验室,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曾经有一个前辈,放着中 心化验室主任不干,连到手的原始股都放弃,去做摆地摊的生意。”
这个决定并非意气用事,从14岁正式学艺算起,井秋红的香包,做了近40年。
如果对香包技艺不了解,很多人都会对它误解重重:不就是缝制一下,加点香料吗,能有多难?用得着辞职来做?
但作为一个手工活儿,从蕞初的设计图案,到绣包面、铺草 药、缝包、配结,香包制作的每一步,都倾注着艺人的心血,非常花费时间。
仅仅其中的绣包面,就非常考验功底。
从14岁就跟着母亲学习香包技艺,井秋红的刺绣功底早已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她并没有裹足不前。
为了让作品更生动传神,不被技法所牵制,她还专门去中国刺绣艺术馆拜师学习。
坐落于苏州的中国刺绣艺术馆,是刺绣文化的艺术天堂,这里集中了苏绣、粤绣、蜀绣、湘绣等多种刺绣珍品。
一边琢磨典藏刺绣作品,一边与当代织绣大师交流学习,井秋红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刺绣前辈们的知识与经验,再活学活用,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
清雅细致的苏绣,教她学会抓准每一针的位置,微妙之间让作品生动传神。
粗犷雄浑的粤绣,则让她将刺绣的浮雕效果“玩儿”得炉火纯青,作品的质感和耐看度都得以提升。
道以技显,技因道进。道与技合一,则境界生。
在刺绣方面的不断深研,让井秋红的作品从简单的工艺品中超脱出来,仿佛自然天成。
看一眼就移不开眼,越看越耐看。
顾影自怜的美人,磅礴大气的蛟龙,姹紫嫣红的景色,调皮可爱的生肖动物,将刺绣技法研究通透后的井秋红,创作时如同“开了挂”,所有脑海中的形象,都能在指尖一一呈现。
外行人看热闹,感觉看起来挺像那么回事。
只有内行人才知道,这看似简单的几根线,背后凝聚着她对香包多么深沉的热爱。
工作室一角的小桌子,是井秋红的工作台,她经常在这里,一坐就是一整天。
香包制作过程繁多,每个过程都大有讲究。很多作品一旦开始,只能一气呵成。
手一旦松了,型就会走样,整个作品前功尽弃。

为了保证每件作品都臻于完/美,井秋红经常“苦行僧”般坐在工作台前,很多时候忙完抬起头,才发觉已是深夜。
酷暑三伏天,中 草 药粉见不得风,一吹就散,即使大汗淋漓,也只能让自己静下心来专注眼前事。

每逢香包下布料的时候,井秋红手中的剪刀一整天都忙个不停,到了晚上拿掉剪刀,才发现已经厚厚的手茧旁,又磨出了新的水泡。
因为长时间三餐不规律,她的身体也出了问题。身边有人劝她:“做香包这么苦,何必亲力亲为,去找个工厂代做,不更快吗?”
井秋红深知传承责任之重,也牢记着母亲临终前的嘱托。
“曹氏香包有两个不能变。
一是外祖父的方子不能变,因为这个方子是根据多年行医经验配制的;
二是手工制作不能变,我一旦丢了这个针,那就不是曹氏香包了。”
诸多辛苦,井秋红都甘之若饴。
“做任何一个行业都要付出异于常人的努力,我能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挺好的。”
或许正是因为她的这份坚持,曹氏香包在她的苦心经营下逐渐有了起色。
2008年,以曹氏香包为代表的徐州香包入选第—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曹氏香包成为上海世博会特许生产商,并作为世博会伴手礼送给外国嘉宾。
关于曹氏香包的记载,还被收录在《泉山文史资料》中。
浓浓中国范儿的曹氏香包,深受国际友人的喜爱,博览会上经常看到外国人对曹氏香包流连忘返,临走都会给家人朋友带几件。
意大利演员玛莉亚·嘉西亚·古欣娜塔,还特意与井秋红视频连线,远程购买曹氏香包。
与玛莉亚·嘉西亚·古欣娜塔视频交流
香包事业逐渐有了起色,徒弟们也能耐着性子学习这门技艺,井秋红心中刚刚有了一丝欣慰,疫情却以不可阻挡之势来袭,成为笼罩在井秋红头上的浓厚乌云,久久不可退散。
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真的了解曹氏香包的国人少之又少,曹氏香包更多的是作为旅游纪念品售卖。
疫情之下旅游业受到重创,隐藏于闹市区的曹氏香包,逐渐“归于沉寂”若不是之前买过的顾客找井秋红复购,销量一言难尽。
香包销量惨淡,对于井秋红本来算不得什么。之所以全身心传承这门手艺,初衷并非为了赚钱。

但是,不断反扑的疫情之下,高昂的房租、徒弟们的日常开支、不菲的原料成本,全部积压下来就成了“一座大山”。
看到香包“赚不到钱”,之前很多跟着井秋红学习技艺的人都渐渐离开,跟随自己20多年,早已被视为接班人的大徒弟,也为了生计,离开井秋红另谋出路。
大徒弟离开的那一刻,井秋红心痛如绞。

“困难来临时,哪怕让我用健康、用命去换,我都愿意。可老天有时候不给我这个机会。”
为了找到更多热爱香包技艺的人,井秋红经常走进学校、社区、机关,义务教大家制作香包。很多人蕞初都满怀热情,没多久就感觉是在“活受罪”。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很多事确实做不成。比如香包的传承问题,我为了它可以倾家荡产,再所不惜,这是因为这个技艺是我家祖 传的,我有这个责任。
但别人又何苦为了一个不相关的技艺,去过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
所以当时我的大徒弟离开我,我没有怪她,只是怪自己没本事没能力,留下她。
销量惨淡,传承受阻,为香包技艺担忧的井秋红,却不忘大爱,尽己所能帮助别人。
2020年春节,井秋红带领徒弟们,前后分别连夜赶制出866个、666个……共计3866个香包,总价值16万余元,全部捐赠给武汉一线人员。
2021年7月河南暴雨,井秋红不仅捐赠了几批次的香包,还作为志愿者奋战在一线,协调物资转运,支援河南。
诸多善事,不枚盛举。
井秋红的姐姐曾经开玩笑问她:“你以为自己是菩萨吗?都自身难保了还帮助别人。”对于井秋红来说,这些付出带给她更多的是快乐,这就够了。
“香包本来传承的就是我们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我希望拿到香包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这份爱和寄托。”
去年年底,我们联系到井秋红老师,从她众多作品中挑选了几款非常别致的几款香包、书签和胸针,希望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很多朋友收到货都感觉物超所值。
新年到来,井秋红老师还增加了更多新品。如果你也喜欢这些手工制作的作品,欢迎你将它们带回家,你对非遗手艺人的每一分支持,井秋红老师都会收到。
01
曹氏香包
老虎锤/财 神爷/小熊猫香包
手工匠心之作
前段时间我们有幸见到了井秋红老师本人,并以直播的方式让大家“近距离”看到了曹氏香包,很多朋友感受到了香包技艺传承的不易,并对很多款都念念不忘,希望能收入囊中。
基于这样的契机,我们与井秋红老师再次沟通,将大家呼声高的几款虎头锤/财 神爷/小熊猫香包,带给大家。
每款香包均为手工制作而成,用料“下本”,拿到手中就能感受到手艺人满满的情怀,让你感到“物超所值”。
大家一致想要的财 神爷和小熊猫香包,上次现货发完后很多人都遗憾没有抢到,因为不忍让大家落空,井老师带领徒弟们又加班加点赶制出来一批。

喜气洋洋的财 神爷,拿着金元宝和方孔钱,还有精气神儿十足的小熊猫,戴着状元帽和虎头帽,隔着照片就能感受到它们的喜气洋洋。
无论是挂在家里还是送孩子,都很有氛围感。

还有这款非常卡哇伊的老虎锤,之前没抢到的各位也可以抓紧入手了。
一共红黄两款,单看造型就萌爆了,小老虎睁着大眼睛,露出小牙齿,呆萌可爱。老虎锤并非简单的“锤子”,里面依然是满满的香料,是老虎锤香包哦。

这款老虎锤非常适合办公室久坐一族,用料扎实,硬度适中,锤在背上很过瘾。闲来无事时拿着它使劲儿捶捶背,捶捶腰,感觉疲劳都缓 解了很多,买来送给家中的长辈,也是心意满满啊。

02
曹氏香包
蝴蝶/报喜鸟/好柿花生/梨子/石榴香包
手工匠心之作
曹氏香包造型各异,种类众多,但我们从中挑选了具有代表性的几款。

每个香包均为手工缝制。制作过程费时,即使一整天马不停蹄也做不了几个,每个都质感满满,妥妥的匠心实意之作。
布料厚实光滑,针脚细密耐看,造型经典不俗。无论是放家里挂在衣架、书架上,还是挂在车里当装饰,都相当别致。
香包内的香料经严格筛选,手工研磨成粉末,分多层放入,香气散发得缓慢而持久,甚至可达两年之久。
几款香包的寓意也很好。
蝴蝶寓意“吉祥富贵,比翼双飞”;报喜鸟寓意“喜结连理,喜事连连”;锦鲤寓意飞黄腾达,康泰吉祥”。
柿子花生款寓意“好事发生,一生一世”;石榴款寓意“红红火火,多子多福”。
春意盎然之时,井老师还专门新增了梨子款香包。

奶黄色的梨子香包,整体造型也非常灵动,颜色搭配非常舒服,拿在手中感觉整个人都变得温柔了许多,又透露着些许俏皮可爱。
买两只挂在家中,或者与爱的人一人一个,寓意“永~不分离”。
香包的悬挂方式也非常多,想怎么挂任你发挥。
既可放在家中,平时挂在床头、衣架、书架上,还可以挂在包包上外出佩戴。

简约款式,大气配色,无论怎么搭配都不会出错。

手工制作的匠心香包,既可以买给自己博个好兆头,还可以赠给所爱的人表达心意,任谁看了都心生欢喜。
03
曹氏香包刺绣胸针系列
鹦鹉/兔子/琵琶/小鸟
手工匠心之作
除了香包,这款手工刺绣胸针也让人移不开眼睛。
井秋红老师的刺绣功底究竟有多强,单看这枚脱俗的胸针就能从中窥得一二。
古铜合金材质打底,复古沉稳。
五彩丝线紧密相连,彩色珠子在光影之下熠熠发光,拿在手上仿佛一件艺术品。
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节日宴会都百搭,佩戴在衣服上,既吸睛又耐看。

除了五彩小鸟款,井老师还设计了很多其他的造型。
满怀少女心的金鱼款也非常推~荐。
采用淡粉色+白色丝线绣制而成,造型生动形象,色彩渐变自然,拿到手上就很有灵气。
下佩三根小吊坠,走起路来随步伐上下摆动,佩戴这么一枚别致的胸针出门,心情都随之变好很多了~
随意搭配都很好看,不用修图也能感受到满满的质感。

还有蓝色燕子款,这款实物拿到手里真的很漂亮。
别看胸针小小的一枚,每一针井老师都下足了功夫。为了让这款燕子胸针更有层次感,井老师特意加进了彩色亮片,额头与翅膀上的五彩亮片,随着走动折射出丰富的色彩。
所有胸针均为精美礼盒包装,并附赠手提袋。
作为礼物送长辈送亲友,收到礼物的人一定喜出望外,感受得到你的良苦用心。
04
曹氏香包
书签香包盲盒
手工匠心之作
除了香包和胸针,井秋红老师还专门为爱读书之人,定制了这款香包书签盲盒。
每个盲盒内含一个香包书签,共50多个不同款式,根据订单随机发货。
盲盒里的香包书签造型各异,每款都用心缝制。
上部为镂空书签,黄铜材质,仿掐丝珐琅工艺,配色大气,拿在手里很有质感。
中间是一枚手工蝴蝶刺绣香包,配色与书签上下呼应,尾部搭配同色系流苏,经典耐看。
书签上的香包虽小巧精致,但用料很足,打开包装就能闻到香料的古朴香味。
既可夹在书中当做书签,还可悬挂在窗边、床前、书架上,点缀房间。
无论你收到了哪一个,都能感受到手作的温度。
非遗项目的传承,少不了手艺人们“永 不悔改”的坚持,更少不了独 具慧眼者的支持。
将井秋红老师苦心经营的非遗产品带回家,不只是购得一件匠心之物,更代表着我们支持非遗人的拳拳之心:中国传统技艺,不应该就此消失。
友情提醒:
因每只香包均为手工缝制,
现货数量有限,
井秋红老师将按下单先后顺序发货,
部分订单预计7~15天内为您发出。
手工作品因每批次布料颜色、
尺寸大小略有不同,
介意慎拍,非质量问题不支持退换,
谢谢您的理解。
*以上内容包含广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