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FF纪录”一直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重要单元,拥有一批忠实的粉丝。今年纪录单元的影像内容在地域广度、时间跨度、题材丰富、思想深度等方面都继续探索,力图为观众展现世界的复杂、真实和生动。下面公布纪录单元首批片单:
电影大师维克多·科萨科夫斯基柏林电影节新作《建筑元》重磅登陆;《磁性大陆》是《帝企鹅日记》导演又一次追随着蓝鲸和企鹅的南极探险;摘取柏林桂冠的《达荷美》激烈辩论殖民议题;曾被ISIS奴役的伊朗女孩勇敢面对生活,向世界发声讲述自己的《劫后人生》《大马士革天空下》一群叙利亚女性用戏剧表达反抗压迫的艺术和勇气;《玻璃皮肤》纪录了巴西一幢废弃的摩天大楼千百无家可归的底层人民;《蒸发》关注日本社会因生活所迫不得不自我消失的人;《再见了田园牧歌》里阿姆斯特丹最后一个传统土豆农和跨国巨头麦当劳打官司;《左拉体验》是一出戏如人生的爱情和生活故事,导演突破技法,大胆超越;《生命尽头的自由》中一名社会活动家用死亡试探自己的终极自由和权力;而另一位84岁的《熟龄女神》向我们展示优雅老去的活力人生;《来自中国的访问》则为我们揭秘一位犹太裔音乐家与上海的渊源。
建筑元(2024)
Architecton
Victor Kossakovsky
看点:
大师新作,重返SIFF
这是一曲人类文明发展的挽歌,从黎巴嫩的巴尔贝克神庙,到乌克兰被战争摧毁的废墟,再到2023年土耳其7.8级地震的遗迹。俄罗斯电影大师维克多·科萨科夫斯基将镜头对准人类社会的建筑基石,他与意大利建筑师米歇尔·德·卢基共同探讨文明兴衰,当代文明究竟该怎样建设?影片新颖的视角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与情感冲击,入围第7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导演曾担任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单元评委会主席。
磁性大陆(2023)
Antarctica Calling 
Luc Jacquet
看点:
《帝企鹅日记》导演重返南极的震撼新作
三十年前,导演吕克·雅盖第一次踏入神秘的南极。如今,他从“世界的尽头”巴塔哥尼亚出发重返南极大陆,回到一切开始的地方。这是一次追随蓝鲸、海鸟、企鹅的探险,也是对这片正在消失的陆地的深深致敬。导演颠覆自己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获奖作《帝企鹅日记》的拍摄方式,用黑白影像再现震撼人心的大自然,每一个生命,都在这白茫茫的极地,孤独地寻找方向。
达荷美(2024)
Dahomey
Mati Diop
看点:
勇夺柏林金熊奖的纪录片佳作
继短片《雪炮》入围威尼斯酷儿狮单元、剧情长片《大西洋》摘得戛纳评审团大奖后,才华横溢的法国女导演玛缇·迪欧普又以这部纪录片勇夺第7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完成了她的三大电影节大满贯。本片追溯了1892年被法国殖民者掠夺走的达荷美王国26件皇室珍宝,于2021年归还给贝宁共和国的来龙去脉。除以独特的视角和自述的方式呈现这批文物艰辛的回家之路外,当地大学生们围绕这些文化遗产展开的激烈争论则更为影片提升了思辨的高度,发人深省。
劫后人生(2023)
Mediha 
Hasan Oswald
看点:

逃离ISIS奴役的少女勇敢找回生活
少女梅迪哈来自伊拉克,是少数民族雅兹迪人,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曾屠杀这一族裔,梅迪哈被多次转卖后死里逃生,她决心寻找亲人并追求正义。这个一度不知如何开口的女孩,向全世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本片包含梅迪哈亲自拍摄的珍贵画面,奥斯卡影后及最佳改编剧本得主艾玛·汤普森是监制之一,曾获得纽约纪录片电影节美国单元的评审团大奖。
大马士革天空下(2023)
Under the Sky of Damascus 
Talal Derki/Heba Khaled/Ali Wajeeh
看点:
当戏剧变成女性反抗的武器
饱受战争侵扰的叙利亚女性还遭受着延续世代的父权压迫和虐待,五个年轻的叙利亚女人在一间破败不堪的小屋,以匿名采访到的无数妇女故事为蓝本,编排一出关乎女性的戏剧。创作过程中考验重重:失业的危险、家庭的阻挠、成员内部的纷争,她们奋力冲破禁忌讨论女性的真实处境。本片曾入围第7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全景纪录”单元。
玻璃皮肤(2023)
Skin of Glass 
Denise Zmekhol
看点:
垂直贫民窟里的低端人生
©ZDFILMS
本片导演丹尼斯·兹梅柯尔的父亲罗杰·兹梅科尔是一名建筑师,他最引以为豪的作品就是位于圣保罗市中心的摩天大楼“玻璃皮肤”(Pele de Vidro)。岁月流转,这座曾经最美丽的大楼成为了众多无家可归之人的避难所,但如今,大厦为何将倾?影片是导演对父亲的温情追忆,也是对巴西社会的犀利洞察,曾获得巴塞罗那国际建筑电影节最佳纪录长片奖。
蒸发(2024)
Johatsu - Into Thin Air 
Andreas Hartmann/Arata Mori
看点:
成千上万日本人人间蒸发
在日本,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失踪,这些“蒸发者”选择“消失”的原因不尽相同:逃离感情危机、躲避黑帮的威胁、家族企业破产无颜面对家人……夜深人静的时候,有特殊的搬家公司悄悄帮助这类顾客毫无痕迹地转移到新住处,“蒸发者”费劲心思只为过上普通人的生活。两位导演敏锐地捕捉到日本这一独特社会现象,再现失踪者的挣扎心理,以及那些亲友的内心苦痛。
再见了田园牧歌(2023)
Gerlach
Aliona van der Horst/Luuk Bouwman
看点:
一介平民对抗时代和资本
本片记录了阿姆斯特丹最后一个传统土豆老农格拉赫的斗争与生活。高速公路、跨国公司对土地层层侵蚀,格拉赫老伯与政府据理力争、与麦当劳对簿公堂,他以自己独有的幽默方式和处世哲学化解危机。两位导演利用精妙的构图与光影呈现了一个老者对土地的执着和对自我权利的维护。身为一介平民,他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对抗资本和时代,但时代如滚滚洪流碾压而过。本片在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获得最佳荷兰纪录片奖。
左拉体验(2023)
The Zola Experience
Gianluca Matarrese
看点: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真实与虚构在博弈
片中,演员安妮出演由左拉的名著《小酒店》改编的舞台剧,饰演女主角绮尔维丝,她在舞台剧中的搭档正是现实生活中的热心邻居本,安妮的个人生活与舞台剧的走向彻底交织在一起,他们的爱情到底是真是假?影片利用戏中戏的形式以及颇有实验性质的设置,挑战了剧情片和纪录片的边界,也模糊了真实与虚构的界限,曾入围2023年威尼斯电影节的“威尼斯日”单元。
生命尽头的自由(2023)
Jackie the Wolf 
Tuki Jencquel
看点:
死亡是否是一种人生权利
母亲、奶奶、死亡权利活动家,三重身份在身的雅克利娜·亨克尔在74岁时公开宣布想以安乐死结束生命,这一决定引起了家人的剧烈争论和社会舆论的关注。雅克利娜没有身患绝症,而是感到生活了无生趣,面对日渐衰老的自己,她希望有尊严地离世。她的儿子带着摄像机和母亲进行了一场开诚布公的对话,关于自由、尊严和牵绊。
熟龄女神(2023)
Vika! 
Agnieszka Zwiefka
看点:
热力四射的老奶奶为我们打气
84岁的维卡是波兰乃至全世界最高龄的DJ。维卡活力四射、热爱事业、坚持为少数群体发声,这不仅鼓励着身边的银发老人,更向年轻人证明了决定生活方式的是心态而不是年龄。导演阿格尼耶斯卡·兹维夫卡采用了维卡最喜欢的语言——音乐,来讲述她苦乐参半的人生,但也没有回避高龄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这位美丽老去的女神的故事值得观看!
来自中国的访问(2023)
Visit from China 
Paul Rosdy
看点:
两位战争难民在中国的音乐情缘
费迪南·阿德勒是犹太裔小提琴家,上世纪30年代,他为了躲避纳粹逃难至上海并在此教授音乐。盛明亮为了逃离南京大屠杀流亡到上海,随后成为阿德勒的学生。彼时,阿德勒的演出深受中国乐迷欢迎,他也培养了诸多古典音乐的人才。影片通过盛明亮之子与阿德勒女儿在咖啡馆的一次会面,讲述了父辈的人生际会和珍贵情谊,包含大量非常难得的历史影像。
欢迎持续关注我们,第一时间掌握2024年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相关资讯。本届电影节将于6月7日中午12点在淘票票平台开始售票。
注:如遇片目变动,请以实际排片为准。
关于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