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了一项看起来很疯狂的政策,对中国部分商品征收巨额关税。
中国共13个种类的产品关税被拜登升至25%以上,其中半导体产品、太阳能电池产品、注射器产品关税被升至50%,电动汽车关税被升至100%,共涉及18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
这是自贸易战以来中国首个产品的关税被加至100%,搞这么高的关税很明显就是不想和你贸易这项产品了。
对这个关税暴增的政策,很多人问我怎么看?
要把一项关税政策所带来的各方面影响综合起来进行评估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事情,尤其是这种税率升至100%很难找到对照物的政策,但换一个思路分析那就很简单。
先从宏观上来分析,看看这项政策到底会对中国以及美国带来什么影响。
这项加税政策不仅看起来税率惊人,而且是拜登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的首次主动对中国增加关税的政策。
目前美国对中国的所有高关税政策全部都是特朗普当年定下来的,自2021年拜登上台后其主基调就是试图减少特朗普的对华关税,但受到的国内阻力过大一直未能如愿,所以就选择了维持特朗普的对华关税政策,几乎不增不减。
过去几年关于拜登对华关税的新闻,大概都是下面的这个样子。
那第一个问题来了,特朗普大幅增加对华关税自然是对中国不友好的表现,那拜登自2021年上台就职到今天已经3年了,一直都没有增加对华关税,反而一直在试图减少,这是因为拜登爱中国吗?
很明显不是,拜登对中国的态度就算称不上是敌视,也绝对谈不上是爱中国,这一点公道是非自在人心。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拜登在这三年里为什么不增加对华关税,非等到2024年才这么搞,在大国竞争中活活浪费三年时间。
因为能在增加关税中伤害中国的领域已经全部被特朗普加完关税了,而且把关税加到了极限。
甚至在增加关税中伤害美国大于伤害中国的领域,也已经全部被特朗普加完关税了。
乃至于增加关税是单纯伤害美国的领域,还是已经被特朗普加完关税了。
特朗普把关税牌打到了极致,一点空间都没给拜登留,甚至把太多加关税对美国不利的领域都加了关税,所以当年我国称特朗普是在搞极限讹诈,而拜登上台后一直在试图减关税。
表面上看美国增加的对华关税是中国承受的,但实际上任何一个经济学大一都知道支付对华关税的实际上是美国人民,这一点是经济学常识,就连塔吉特的收银员都知道这一点。
以上这些话不是我说的,是这次疯狂增加对华关税的美国总统拜登说的,是在他2019年准备竞选时发布的公开推特。
而实际上拜登的这个推特说的是实话,根据美国穆迪公司的计算结果,美国消费者承担了加征对华关税92%的成本,美国家庭每年增加开支1300美元。
这不是中国宣布的,是美国超级评级机构公开宣布的数据。
为什么特朗普政策增加的对华关税,其中有92%的成本由美国人民承受,这数据是不是高的太离谱了?
因为中美的贸易基础是在过去美国称霸世界的格局下打下的,以前的美国太强,强到制定的规则中国只能接受。
那你觉得过去二十年的美国对中国是个什么态度,是把中国压榨到极致还是大方到送出厚利助中国经济腾飞?
因为过去的美国太强,压榨的价格太狠,没有留出太多利润空间,中国本该得的很多利润一开始就没有给中国,所以其他国家替代不了,所以才导致了特朗普的对华关税有92%是由美国人民承受的。
而这次拜登宣布的超级高关税政策,如果好用那特朗普当年为什么不用?拜登又为什么就职后拖了三年才用?难道是因为特朗普和拜登爱中国?
从宏观上分析,这次的高关税政策一定是对美国不利的,因为我熟悉特朗普和拜登对中国一贯态度。
然后我们从微观上来分析,以验证宏观上判断的结论。
这次最吸引眼球的是对中国电车征收的100%关税,这个税率会导致中国电车不可能再对美国出口。
但实际上中国电车就一直没有对美国出口过,销量并不是零,但接近于零,中国最强的电车企业比亚迪早就说了,不准备去美国。
把油车都含在内,2023年中国车对美国出口合计规模才不到7万辆,其中别克昂科威4.43万辆,沃尔沃和极星1.5万辆,全是美国通用汽车、沃尔沃、福特汽车在中国的合资公司生产的,中国品牌汽车对美出口量约等于零,中国电车的数量更是约等于零。
这次拜登对中国电车的100%关税政策,会导致中国电车对美出口量大降,大概可以从零降低到零。
而且还会给全世界打一次广告,告诉全世界所有其他国家中国电车的实力很强,强到连美国都害怕,征收了目前全球最高的100%关税。
这账都不用细算,怎么算都是美国亏,中国电车感谢拜登的免费代言。
类似的情况还有半导体产品的关税,把对华税率提升至了50%,仅次于电车。
半导体哎,美国目前对中国优势最大的一个产业,天天喊着断供芯片来威胁中国,然后反过来说中国你要想出口半导体产品到美国需要交高关税?
半导体行业不仅有高精尖的,也有低级和基础的,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半导体产品有,但不仅数量极少还全是那些基础产品,靠极致性价比打进美国市场的,而且几乎都是美国公司在华生产的。
加税有影响,但关税几乎全部由美国人民承担,大概就这样。
而另一个被加到50%税率的太阳能电池产品,这个行业符合摩尔定律,芯片行业之所以如此难追是因为芯片行业存在摩尔定律,芯片产品每24个月性能提升一倍或者价格下降一半,这就导致新进入这一行业的公司刚研发出产品就被淘汰,永远无法进入正向的利润循环。
但太阳能产品也有自己的摩尔定律,根据美国机构研究的结果,自1976年到2014年,光伏组件从100美元/瓦下降到约0.6美元/瓦,即便考虑购买力换算,把美元年均贬值率定为3.65%,认定1977年的76.67美元价值2016年的435美元,也可以得出光伏组件产品每75个月性能提升一倍或价格下降五成的结论,其中如果把光伏电池片产品单拎出来,可以做到每46.8个月性能提升一倍或价格下降五成。
光伏行业目前中国占绝对优势,性能和价格远远超过美国产品,美国和中国在光伏上面的差距比中国和美国在芯片行业的差距还大。
对中国光伏征收50%的关税会对中美两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这个问题可以参考中国如果对美国芯片征收50%关税,那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美国疯狂的对华打贸易战,而芯片是美国比较优势最大的一项产品,也是中国奋起直追大举国家投资的一个行业。
按特朗普和拜登的这种玩法,我国天经地义的应该对美国芯片征收高关税对吧。
但实际上中国对美国芯片征收的税率是零,哪怕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高关税,我国对美国芯片的进口税率也是零。
根据中国的现行法规,小于65纳米的芯片和存储器,以及国内企业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求的原材料、消耗品、配套系统、生产设备和零配件,全部免征进口关税。
美国对中国占优势的产品征收50~100%的关税,为何中国对美国占优势的产品征收零关税?
因为中国研究后发现,如果对美国高端芯片征收关税,那实际上关税是由中国人民承担的,不管你的税率是5%还是25%,都是中国人民承担,没有意义,不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
比如说中国宣布对美国产5纳米芯片执行100%进口关税,或者对含有美国零件的ASML光刻机执行25%关税,或者对使用任何美国技术和零件造出来的芯片产品征收高关税,你觉得会伤害到美国吗?
2021年,中国进口芯片的金额高达4397亿美元,如果征收高关税,那贸易战中美加税的税基会出现巨大的逆转,纸面上看起来中国会强大无比。
但中国实际执行的是零关税,对美国也是零关税。
像特朗普那样为了选票宣传而定出的政策,中国不需要,我们不会让92%的对美关税由中国人民承担,毫无意义。
港口起重机和上面两项情况又不太一样,中国占世界绝对垄断地位,你加多少关税都得买中国的,只加到25%那是一点用没有。
还有注射器针头和手套,这玩意儿没有技术含量,也不是战略性产业,进口金额也很低,全加一起销售额才2亿美元,利润可能就几百万美元,因为这玩意就算数量大也不值钱,是一个小众领域,中国在这领域占绝对优势,类似于义乌吸管大王和日本圆珠笔芯那种巨大优势,你不可能为了几百万美元的年利润重造一个行业,就算美国把税率加到50%,也就纸面上数据好看,毫无意义。
其他几项产品大概也都是类似的逻辑,要是加税有用早就加了,不会拖到今天,每一个都有自己各自的理由,不仅实际金额加起来非常小,而且都是中国占绝对优势的领域。
这次拜登宣布的180亿美元总金额已经很小了,是历次贸易战加税里最小的一个,但实际上为了凑够这180亿美元拜登政府已经绞尽脑汁了,还耍了很多的滑头。
就以锂离子电池为例,税率从7.5%提升至25%,但锂离子电动汽车电池的关税生效时间是2024年,
锂离子非电动汽车电池的关税生效时间是2026年。
中国压根就没有电车出口美国,也没有几个锂离子电动汽车电池出口美国,金额约等于零,卖到美国的锂离子电池几乎都是非电动汽车电池。
所以拜登宣布那个金额约等于零的关税在2024年执行,而金额较大的在2026年执行。
美国选举是2024年底举行,新总统是2025年上任,这么说你懂2026年执行关税是一种什么花招了吧。
类似的还有天然石墨和永磁体,关税从零提升到25%,生效时间2026年。
难得啊,在特朗普这么疯狂的人手底下居然还有对华零关税的产品,拜登执政了3年也是零关税。
贸易战打6年了,对华关税已经92%由美国人民承担了,对中国产天然石墨和永磁体产品的税率居然一直是零,连个5%都不肯收。
这个产品中国的优势到底有多大可见一斑,不仅美国的进口量大,而且不管你加多少关税都是全部美国人承担,爱买不买那种。
这个产品金额很大,但关税2026年才执行,有什么影响和后果全部由下一任总统来负责。
如果拜登选上了,那么到时候再说。
如果拜登没选上,那后面的事情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和拜登无关。
所以拜登这么做的初衷并不是为了打击中国和“保护美国产业”,而是为了选举。
对中国再征收高额关税这个想法是特朗普想出来的,也是特朗普为了夺选票而定出的选举策略。
拜登一直不肯对华增加新的关税,还试图降关税,然后美国经济还陷入了困境,特朗普就反复宣传自己要对中国增加巨额关税,这种选举策略能暗示选民美国经济的困境全部是由于拜登对华软弱引起的,只要继续对华强硬征收高额关税,那美国的经济就能好起来,美国人民就能富裕起来。
这非常扯淡,在精英层辩论的时候简直不值一驳,但很容易忽悠选民相信,只要能忽悠到选民投票那就足够了,反正总统也就只当几年,短短几年能对一个国家产生什么重大影响那也是挺难的,混过几年很容易。
特朗普和拜登的决胜点,所谓的“战场州”,几乎全是铁锈带,这些州的选票在特朗普和拜登之间左右摇摆,其他州已经几乎没有悬念了。
为拉拢这些州的选票,特朗普去年宣布要向全世界所有国家加征10%的关税,以重振美国制造业,后来发现对拉选票效果不大。
今年1月,特朗普宣布要把对中国的关税加到60%,发现对拉选票效果很好。
3月16日,特朗普宣布如果在11月当选美国总统,将会对中国汽车征收100%的关税,以保护美国汽车工人的就业岗位。
效果非常好,根据目前的民调结果,在这7个摇摆州拜登很有可能会在6个州里输给特朗普,而根据路透社和益普索在4月份的民调,在经济问题上拜登和特朗普的选票差距高达7个点,是拜登目前对特朗普的最大弱点。
所以拜登没办法,只能提前给中国加税,至于加税之后对美国有没有好处这这不重要,甚至对美国反过来有害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可以让特朗普没办法借这个拉选票,如果能证明给中国加100%关税反而对美国有害,更是能打击到特朗普的声望,至少可以废掉特朗普在经济方面的选票领先优势。
所以曾经宣称连收银员都知道对华关税是由美国人民承担的拜登,宣布对华征收超高关税,成为了自己口中“不懂经济学”的第二个特朗普。
这是典型的政治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双方只考虑自己的选票,压根不考虑美国的国家利益,严格来说这可以算成是卖国的一种行为,是最高端的卖国,但特朗普和拜登都没办法,只能闭着眼这么干。
美国这些年出台的很多匪夷所思的政策,都是因为这种体制决定的,甚至欧洲和拉美的很多匪夷所思的政策也都是这种体制决定的,当掏空国家根基可以换来选票时,很多人会立刻这么干,不愿意这么干的人会被淘汰出局,大家被迫劣币驱除良币。
美国疯狂对中国加征关税,甚至特朗普还喊出了对全球所有国家加征10%关税,而与此同时中国在不断的降税。
在提升了对美国的关税后,中国在2023年的总体进口关税都已经降到了6%左右,还预计在2024~2025年进一步降低关税,把中国的进口税率降到平均5%左右。
而发达国家的平均进口税率,也就5%左右,中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实现了发达国家的进口税率。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最近十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不仅金额在连年增长,而且进出口的质量出现了巨变。
2010年,中国的加工贸易比重占50%,加工贸易的意思是从欧美进口原材料和半成品,我们进行最后的组装加工后再出口。
要出口100亿美元的商品,我们要先进口90亿美元的半成品和零部件,最后出口100亿美元的产品。
看似实现了100亿美元的出口和90亿美元的进口,但实际上我国最后就赚了几亿美元的人工费。
这个时候的进口关税就不能太低,否则我国不仅当了血汗工厂,留下遍地污染,还没什么好处,通过调节关税可以控制相关粗加工业的规模。
但如今我国的加工贸易只占20%,中国把70%左右的零部件合并到了自己的产业集群中,所有的东西都直接中国本土生产,只进口原材料。
在这个基础上,中国的出口结构也发生了巨变,2010年中国出口产品中70%为劳动密集型产品,10亿衬衫换一架飞机的典故世人皆知。
而到2023年,中国出口产品中高附加值产品达到了90%,全是机电或电子产品,纺织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几乎都搬到东南亚和印度去了,中国工厂的募工成本比十年前增加了一倍多。
所以6年的贸易战美国始终拿中国无可奈何,因为中国的经济结构和2010年已经不一样了,美国订单并不能决定一切。
所以拜登这次的超高关税政策看起来很吓人,但中国这边的经济几乎没有引发什么反应。
这实际上就是一次政治作秀,拜登为了争夺特朗普的选票而做出的选择,马上就11月大选了,处于落后状态的拜登急了。
因此这种对美国毫无好处,还变相宣传中国,还给中国送了口实,让中国可以选择合适时机对美国下手的大无语政策,就这么出台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