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月峰
华商韬略出品ID:hstl8888
字节系又诞生了一个独立APP。
一个月前,小米、华为、OPPO等应用商店里多了一款叫“抖音商城”的APP,这是否意味着发展了四年的抖音电商要“单飞”,并且在憋新的大招?
2020年,绝对是抖音电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年开年,疫情就将全国人民困在家里,线上消费加速爆发。
也就在全国人民集中精力防疫抗疫的关键时刻,身背6亿债务的罗永浩,接到抖音6000万的签约邀请,踏上了直播带货的“还债”之路。
凭借多年积累的影响,罗永浩的“交个朋友”直播间,首秀便交出了“观看量超4800万、GMV超过1.1亿元”的成绩单,后来更是创造了“带货两年多,还清6个亿债务”的神话。
罗永浩不但火了自己,也带火了“直播带货”,抖音更是借此在以传统货架电商为主宰的电商格局中撕开一道口子,甚至因此重新定义了电商格局。
《晚点 LatePost》曾报道:抖音电商2020年全年GMV超过5000亿元,比2019年翻了三倍多。
当时还传,字节跳动年初给抖音电商的GMV目标是1200-1500亿元,结果由于增长太猛,便将目标上调至2500亿元,不料最终业绩依然在这基础上继续翻倍。
到2021年,有媒体披露:抖音电商宽口下,GMV已经逼近万亿。而2021财年淘天GMV已达到7.5万亿元,淘宝直播GMV却刚超5000亿。
也就是说,抖音直播先是用一年时间赶上了发展四年的淘宝直播,然后再用一年就实现了翻倍反超。
其业绩狂飙有当时的客观环境因素,但更是有赖于它独有的生态与模式——2021年4月在首届抖音电商生态大会上,抖音电商总裁康泽宇提出的“兴趣电商”
这一模式的底层逻辑是通过短视频或直播等内容,激发用户对产品的兴趣,进而刺激购物需求。
比如,一个用户忽然刷到一个讲儿童益智玩具的短视频/直播,可能会被激发意识到自己的孩子也需要这样一个玩具,进而完成一次事先没有计划的消费。
潜在购物需求就这样被激发,整个购物过程也相当丝滑。
其巨大改变在于,颠覆了传统“人找货”的逻辑而通过“货找人”。
传统电商以搜索为入口,如果用户不主动搜索,就算商家品类做得再好消费者也看不到,所以品牌常常需要花大价钱去投广告,获客成本不断被推高。
兴趣电商让商家可以通过内容去触达消费者,再加上抖音当时日活6亿的流量池,精准识别用户潜在需求并进行个性化推荐的算法,无疑给了商家破除这一困境的新路
相比于传统电商的图文详情页,短视频、直播等方式也更能给用户带来沉浸式的体验,进而增加转化率。根据中泰证券的研究,图文形式下,单个用户下单转化率平均为0.5%左右,而短视频在1.5%,直播最高能达到4.3%。这背后,便是兴趣电商的力量体现。
既被商家欢迎,也讨用户之喜,抖音电商因此迅速起飞,但这种路却也有着它的局限性。
伴随规模的持续扩大,兴趣电商的局限性也开始显现。
一方面是内容和兴趣的承载与呈现有限。
抖音从不缺爆品,但是爆款的背后,却是无数其他商品的隐没不见。
因为抖音的算法机制决定了:无数商品投向流量池时,算法要选出用户最愿意看的一个或几个,将流量给它,与之对应,其他商品也就失去了向更多人展示的机会。
再加上一个视频对应一个商品,一个直播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只能上架有限的商品,和传统电商货架比起来,这让商家能展示给用户的SKU就相当有限,制约了品牌的发展。
另一方面,在抖音上消费的人,大多数都是不能长时间留存和再次转化的泛粉。
刷抖音的人,主打一个消遣,只是偶尔刷到了感兴趣的商品,才会冲动下单,而且常常是买完就走,更不用提商家特别看重的复购了。
CTR研究表明:用户在抖音站内的复购率明显低于传统电商平台,更多的复购行为发生在站外。也就是说用户在抖音买完一次,如果用得好,下次又回到诸如淘宝之类了。
自己辛辛苦苦花了钱,却给别人做了嫁衣,商家早就哭晕在厕所,用户却走得毫不留情。
抖音也逐渐意识到,兴趣电商的短板,恰恰正是货架电商的长处。
于是2022年5月,抖音在兴趣之前加了两个字:全域。
从兴趣电商升级为全域兴趣电商,主打内容场景和货架场景的双轮驱动,核心目的是打破直播、短视频的内容场景和搜索、店铺、商城等货架场景之间的隔阂。
这以后,那些在短视频、直播场景里缺失的品类以及该品类下尚未被覆盖价格带的产品,可以在抖音商城的货架上出现了!此后,抖音电商还在商城上线了“搜索”功能,并定下“未来货架电商要占比50%以上”的小目标。
2023年9月,抖音电商总裁魏雯雯透露,过去一年抖音电商整体GMV规模增速达到80%,其中货架场景GMV增长超140%。
一切似乎都在向好发展,但电商之外,还有更大的矛盾待解。
首先是平台内容和商业如何平衡的问题。
内容是短视频平台的核心和根本,所有的商业化都以此为基础。
业内曾有人士预估:抖音流量池大概的分配原则是,60%给内容,40%给商业化。所以即便抖音大搞特搞货架电商,品牌豪横到砸大把的钱买流量,抖音也坚持“内容为王”的根基不动摇。
2022年,抖音通过多次测试发现,当展示的电商内容超过8%,用户就会离开抖音,于是它主动降低了电商整体流量配比,还由此催生了一个大IP:东方甄选。
当时的东方甄选刚从原来的单纯卖货,调整成一边讲课一边卖货的直播模式,也就是多上内容少上商品,结果直播间人均停留时长从57秒飙升至3分07秒,而当时整个抖音电商直播间的平均停留时长是49秒。
就这样,东方甄选不但获得了流量,还因为留存数据好,被平台认为是优质内容,又额外再获得了内容流量池分配。
但东方甄选毕竟是个例。大多数商家却依然处在一种尴尬中:一方面,抖音不遗余力地发展货架电商,为他们链接资源、提供广告服务;可另一方面,又在商业化上划了一条高高的红线……
要么被商家抱怨,要么让用户不满,抖音因此处在了内容和商业如何平衡的两难中。
其次,商家想要的确定性生意,抖音给不了。
传统电商自带购物属性,用户打开淘宝、京东、拼多多,就是冲着购物而来。平台基于用户的浏览习惯,分设不同的频道、品类,并进行流量分发,商家根据自己经营的商品,选择调性合适的平台,当二者匹配,用户就会有留存,品牌也有机会做私域,提升复购率。
换句话说,传统货架电商的购物基因,给了商家更大的确定性和安全感。
而以娱乐为主的抖音,恰恰缺少这种确定性。大家是来看内容的,购物依然是顺便的事情,有兴趣就买,没兴趣就不买,这跟大家进淘宝就是要购物比起来,确定性就弱了。
同时,作为一款承载了内容、电商并且GMV已达2万亿的超级APP,抖音电商在大平台之内的操作体验,也受到了制约。一度有用户吐槽:抖音APP电商相关功能的入口越来越繁杂隐秘,退换货操作难度也很大。
在电商进入存量竞争的时代,抖音电商想要实现货架电商占比50%的目标,就需找到更优解。
让内容和电商在彼此协同之外,各归其位、各司其职,似乎就是一个办法,已经上线的“抖音商城”,多半就是奔着这个来的。
但是在厮杀不断的电商领域,尤其是对已经装了众多APP的用户来说,还有一款独立电商APP的空间吗?
离开了抖音主站庇护的抖音商城,必然挑战不断。
首先它将面临的便是阿里、拼多多、京东“三巨头”的直接竞争。
根据新茅网的推算,2023年,拼多多、阿里订单量分别为1.1亿单和1亿单,GMV分别为4万亿和7.2万亿,京东订单量虽然被甩开了,但胜在客单价高,GMV也高达3.5万亿。
抖音电商的成绩也相当拿得出手,但那是仰仗抖音主站的流量而来的。抖音商城想要以独立APP继续“滚雪球”,至少得先跨过三道槛儿。
这第一道槛是用户心智。
如今,天猫、淘宝、京东、拼多多,都有自己忠实用户,以及用户对各自的认知,不少人常常讲的买什么到淘宝,买什么到京东,就是这种认知。
这种认知和心智,淘宝、京东花了10年,甚至20多年才搭建起来,已经狂飙了四年的抖音电商,又给用户植入了怎样的心智呢?
大家提到抖音,会觉得好玩、小哥哥酷帅、小姐姐漂亮,购物更多是随机事件。
换句话说,抖音电商在用户心中没有一个明确的心智模型,也没有一个买什么就找它的确定性,那么当它成为一个独立的电商APP,用户又为什么会选择它呢?
何况,大家的手机里早已不缺购物APP了。
第二道槛是商品力和价格力。
深耕多年的“猫狗PDD”,在商品的丰富度和SKU数量上,有着巨大的先发优势,抖音电商虽然突飞猛进,但在这方面依然是短板。
商品力不足之外,抖音电商的价格力也压力不小。
Wind数据显示,2023年11月30日,拼多多以1958.87亿美元的市值超过阿里(当时市值1907.03亿美元),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低价的杀伤力。由拼多多“卷”起来的“百亿补贴”也在各电商平台大行其道,低价成为了过去一年以及如今整个行业的主旋律。
低价的背后,拼的是品牌和电商平台之间的话语权,而这恰是抖音电商的短板。
虽然抖音的众多直播间都充斥着“9.9元包邮”的商品,但放眼整个抖音货架电商,价格却并不占优势。
据今年3月《晚点 LatePost》的报道,很多标品,抖音电商同款与拼多多的价差一度能高达50%。
商品力和价格力是决胜的关键,抖音电商要在这个关键上跟阿里们拼恐怕是占不到便宜。
第三道槛是供应链。
电商竞争的终局,都会回归到履约能力上,即物流和供应链能力的比拼。
京东有自建物流,阿里有菜鸟网络,他们依靠自身技术、上下游资源将供应链的话语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并提供更多优质服务,比如半日达、次日达、送货上门等。
抖音电商最近两年也在疯狂补课,先后接入三通一达、邮政、顺丰、京东,试图借助外部的物流能力,补足自己的短板。
只是当前行业激战,单纯依靠外部能力,恐怕是有所不够。
这三道槛儿,一道比一道难,抖音商城又将如何应对呢?
从目前看,抖音商城APP的打法似乎是,一方面学习阿里们的长项,甚至以抄袭借鉴致敬阿里们,另一方面试图把抖音的长板拿来改良以建立自己的优势。
从抖音商城APP底部的设置来看,它和淘宝的逻辑极为相似,包括“首页”“视频”“购物车”“消息”和“我”;而淘宝包括“首页”“视频”“消息”“购物车”“我的淘宝”,唯一的不同就是“购物车”和“消息”互换了一下位置。
从首页界面可看出,抖音电商也采用了最能够吸引眼球的低价策略。
在APP中,“新人专享补贴”被放在banner位置,下方推荐位“低价秒杀”四个字也格外显眼。
同时,这一年以来,抖音电商在商品力和价格力上下了不少功夫,比如成立商品中心、关注中小商家、引入白牌商家等。今年,抖音电商更是官宣“价格力”是2024年优先级最高的任务。
看起来,低价要被抖音商城作为主攻方向了。
通过这些来补短板的同时,抖音商城APP也试图利用自己最核心的优势——内容来引流。
虽然剔除了拍摄创作功能,但抖音商城APP保留了视频界面。用户可以在该APP上刷视频,看直播,并在直播间购物。换句话说,它希望在“商”的框架内更好地做内容。
但有个事实却不能忽略:虽然抖音商城APP已经展示出很强的购物属性且提供了便捷的购物体验,但它所有功能几乎都能在抖音主站中找到。
那用户为什么要再下一个抖音商城APP呢?
[1]《抖音电商,推出了自己的“淘宝”分身》 连线Insight
[2]《抖音电商的一次危机预防》 新莓daybreak
[3]《货架电商不会死,兴趣电商还没赢》 TopKlout克劳锐
[4]《抖音为什么要做兴趣电商?》 李成东
[5]《抖音独立商城App上线:移动互联网迎来最后一场白刃战》 锌财经
THE  END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衷心感谢您订阅《华商韬略》,为了便于您及时收到我们的最新推送,敬请星标华商韬略公众号,感谢支持,期待长久伴您同行。
华商韬略出品
主编:毕亚军  责编周怡
美编宋晓昱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图虫创意、东方IC,未能核实版权归属的,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华商韬略旗下公众号,欢迎关注
投稿、约稿、商务合作及建议
敬请联系:010-65580525
[email protected]  周总监
◆◆◆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成长计划】
签约账号【华商韬略】原创内容
◆◆◆
点赞”是喜欢,“在看分享”是真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