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识产权领域中,专利侵权纠纷诉讼案件无疑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2024年3月,最高检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共起诉侵犯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犯罪1.8万人,同比上升40.8%。同年3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统计数据,各省(区、市)专利侵权纠纷行政案件(1-3月)共计5264件。
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如何维护专利权人权益,同时有效地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成为知产律师必须要掌握的专业技能。
其不仅涉及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侵权判定等实体法律问题,还交织着大量的证据规则、诉讼流程等法律程序问题,具体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才能达到想要的诉讼目的是每个知产律师需要攻克的难题。
5月17-18日晚19:00,智拾网诚邀北京乾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识产权部执行主任;最高人民法院第159号指导案例(腾达案)胜诉方的主办律师宋献涛老师,就如何快速拆解专利侵权诉讼进行讲解。
课程中他会将整个办案流程拆解成5步,从基本制度设计入手,告诉大家举证质证、侵权认定、诉讼应对等环节的实操要点,从而帮助大家掌握办理专利侵权诉讼案件的思路和方法。
  扫码报名,0元听课  
入群领《专利侵权纠纷案例裁判资料》
(内含100个经典案例)
如何快速拆解专利侵权诉讼?
相比于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纠纷,专利侵权纠纷案件通常存在 “标的大、周期长、举证难、技术复杂”等情况,在具体办理专利侵权诉讼的案件过程中,知产律师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难点。
比如,专利侵权诉讼举证的问题。
司法实践中,专利侵权纠纷案件中原告至少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被控侵权方案落入或者有极大可能性落入涉案专利的保护范围,才能认为其完成了初步的证明义务。
在这个举证过程中,若侵权对象为一般产品,可以通过购买等手段获取到产品再进行侵权对比,可当专利是工艺类的方法专利时举证就会比较困难,此时该怎么办?以及仅有产品图片、无产权实务时,律师又该如何举证?
或者说,取证很容易,但验证侵权很难的情况。
比如,药品专利、电路专利、半导体专利、软件专利、生物基因专利等,仅凭肉眼是看不出来被诉侵权的,此时又该怎么办?
还有,权利要求解释的问题。
专利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而在法院审理的过程中,第一步就是要明确涉案专利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这是判断是否落入保护范围、被告抗辩事由是否能够成立以及如何判定民事责任承担的基础。
所以,准确解释权利要求对专利侵权诉讼至关重要。
但碍于文字说明的局限和抽象性,在双方理解上难免产生歧义,此时,若内部证据解释不清时,该如何处理?当内部证据和外部证据都不能明确解释技术术语时,又该如何处理?以及,如果权利要求特别清楚的时候,说明书及附图是否还需要进行解释呢?
以及,专利侵权的判定问题。
专利侵权判定一直是各国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具体而言,专利侵权判定需要被控技术方案(产品或方法)与专利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作比较。
在这个过程中,最先适用的是全面覆盖原则,然后是等同原则,它作为前者的补充可以防止侵权人采用显然等同的技术要件或技术步骤,取代专利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从而避免在字面上直接与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技术特征相同,而达到逃避侵权责任的目的。
等同原则又细分出禁止反悔原则、捐献原则、自由公知技术抗辩原则等,每个原则适用又各有不同。
此时,如何判定被诉侵权产品与专利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特征相同或等同?又该如何判定是否落入到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之内?
5月17-18日晚19:00,有近20年专利代理、无效和诉讼经验的宋献涛律师将做客智拾网直播间,不但就专利侵权诉讼中的典型疑难进行解答,并就如何成功代理专利侵权纠纷案构建一份体系化的实操指引
扫码加课程顾问
0元听课链接
附赠【专利侵权纠纷案例裁判资料】
内含100个经典案例
课程大纲 
一、专利侵权诉讼的基本制度设计
1.审理法院:一审二审看专利
2.选择管辖:权衡利弊难两全
3.诉讼流程:全程走完路漫漫
4.专利无效:围魏救赵不能迟
二、专利侵权案件的事实固定和查明
1.调查和取证
2.证据交换、庭前会议和开庭审理
3.举证和质证
4.技术比对
5.举证责任和证明标准
6.技术调查官
7.鉴定、勘验
8.专家辅助人
三、权利要求解释
1.解释原则
2.时机论vs语境论
3.说明书如何扮演好“权利要求之母”
4.内部证据vs外部证据
5.正向解释vs反向解释
6.功能性特征
四、侵权判定
1.四/五种侵权行为
2.全面覆盖原则
3.特征比对表cc
4.方法专利vs产品专利
5.直接侵权vs间接侵权
6.使用环境特征
7.相同侵权vs等同侵权
五、被告的抗辩手段
1.现有技术抗辩
2.先用权抗辩
3.权利用尽
4.合法来源抗辩
5.捐献规则
6.禁止反悔
7.明确排除规则
8.背景技术摒弃规则
9.可预见性规则
 课程收获  
01
掌握整套的专利侵权诉讼办案流程,了解每个环节的难点和要点是什么
02
明确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侵权判定原则和被告的抗辩思路,从而更好地设计诉讼策略
03
提高技术理解能力,涉及复杂专利技术问题时,了解专家证人和司法鉴定机构的鉴定重点和大致方向
 讲师介绍   
宋献涛
北京乾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知识产权部执行主任
最高人民法院第159号指导案例
(腾达案)胜诉方的主办律师
近20年专利代理、无效和诉讼经验
北京高院《专利侵权判定指南(2017)
-理解与适用》一书的特邀作者
工学硕士,法律硕士。3年技术研发经历,在专利代理、无效和诉讼领域已经深耕19年。
服务经验
最高人民法院第159号指导案例(腾达案)胜诉方的主办律师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2020年十大知识产权典型案例之七胜诉方的主办律师
中国无人驾驶第一案中代理王劲获胜(北京知识产权法院2021年发布的商业秘密纠纷民事案件典型案例一)
2021-2022年代表深圳竹芒科技公司应对深圳来电科技公司专利侵权诉讼(共享充电宝行业大案,索赔一个亿),将来电公司两件专利全部无效,获得胜诉
对多家通信巨头的标准必要专利提起无效,将多件标准必要专利全部无效或部分无效,代理相应的多件专利民事和行政诉讼
曾为美国高通、美光等公司代理专利申请1500+,代理专利侵权诉讼、行政诉讼、无效案件100+
社会活动
参加北京高院、国家知识产权局、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的课题共8项,北京高院最新编著的《专利侵权判定指南(2017)-理解与适用》一书的特邀作者;
2010年以来在多份杂志及自媒体上发表专业文章一百五十余篇。
扫码进群
0元听课
获赠学习资料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