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行业遇冷时,总有一部分人选择转型,但转型只是一种思路,成功却是概率事件,也是对自我过往积累的考验。虽然一级市场生存现状愈发残酷,从业者也很悲观,但据我们观察,大部分从业者依然保持着积极前行的动力。
作者丨FOFWEEKLY
本期推荐阅读5分钟
“有什么副业推荐么”、“有行业交流群可以交换么”……
近期,投资人聊天的话题中,“副业”的占比越来越高,当一级市场募、投、退三端都进展缓慢,GP生存压力激增,投资人们也更迷茫了。
越来越多投资人开始聚集一起抱团吐槽,排解情绪、寻找机会。
一边是行业大佬强调不要下牌桌,另一边是从业者被迫离场或躺平,投资人的出路在何方?
虽然市场悲观情绪高涨,但也有一部分从业者开始主动寻找机会,走向被投企业。
投资人都往被投企业跑
困惑的投资人开始自寻出路。
一个直观的感受是,今年一级市场投资人关注的重心似乎愈发“偏离轨道”,一边是从业者岗位间的职责界限愈发模糊,另一边是市场环境不乐观带来的焦虑情绪,叠加工作进展不顺,投资人们更加迷茫了。
一位投资人调侃道:“每周的工作日是从周日晚上凑周报开始,不知道干了啥,还要硬凑。而最痛苦的日子莫过于周一,老板要求深入介绍自己调研的项目,还有数量限制”。
如上种种,道尽了一级市场投资人的无奈与心酸。
都说“别下牌桌,熬一熬总能过去”,然而眼下,募资、投资、退出端持续下滑的数据,叠加监管及外部环境影响,身处其中的从业者,心里都愈发没谱了。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社交平台上“劝人离场,劝人不要进场”的帖子就层出不穷,进入今年,这种情况更加普遍,甚至不仅仅是一线投资人、IR有如此感受,就连机构核心团队的负责人、合伙人们,也开始动摇,想要下场,或已经下场了。
一位IR向我们表示:“今年大家信心普遍不足,常常听闻周边同行谈论找副业、换行的话题,其中不少都愿意看企业的机会”。
据他观察:“前两年开始,身边就有不少走进企业的投资人,彼时行业虽难但仍然有进展,如今,想要往企业跑的投资人越来越多了,然而实际能够转型成功的投资人却十分有限,其中大部分成功的案例都是投资合伙人”。
有消息称:某头部机构大幅裁员,被裁的投资人,过往有较好投资案例的都跳去了portfolio,然而多数过往投的不好的从业者则面临长期空窗。
去企业,似乎成为投资人转行的最佳方向。
近期,“原天图资本VC基金管理合伙人潘攀加入茶颜悦色担任战略负责人”的消息引发行业热议,但潘攀的成功转型,与其过往投中明星项目的积累有着密切关系。
眼下,跳去被投企业,是不少投资人的梦想,然而真正能够成功转行的投资人依然是少数,对于还未在市场上崭露头角的投资人而言,想要去企业谋求发展,同样面临极大挑战。
抱团找出路
“一级市场似乎不动了,感觉要没气了”,这是来自一位投资人的感慨。
市场降温,机构面临生存压力,从业者日子也不好过,纷纷开启了自救模式——抱团找出路。
社交平台上“PE/VC难民营”,“求换群”等相关帖子在行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去年以来,大家抱团的初衷更多是为了分享行业信息,而今年抱团进群的初衷好像变成了“吐槽”。
在从业者自发组织的社群内,除了近期吆喝打折卖资产的信息外,吐槽行业、分享二级市场八卦等消息占据了主流,另一方面,询问副业的消息也普遍读了起来。从业者们试图通过社群互动沟通,来转移一部分情绪,同时期待能够获取副业或者转行的机会。
自2023年起,受内外部因素影响,一级市场逐步迈入了重塑与调整的新阶段。募资、投资、退出三端均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进入2024年,三端承压持续。
从业者也越来越难受,纷纷把“躺平”挂在嘴边。
然而,尽管大部分从业者选择抱团吐槽,但当投资人看到与自己关注的赛道有关的消息时、IR们看到有LP的足迹时,依然立马响应、迅速沟通。
实际上,留下场的从业者,依然在奋力向前。
当市场面临困境时,前行者们都能体会到其中的艰辛与不易,抱团无疑是获取市场信息及缓解焦虑的有效途径。
吐槽也只是策略,嘴上说躺平,身体却很诚实。
行业遇冷时,总有一部分人选择转型,但转型只是一种思路,成功却是概率事件,也是对自我过往积累的考验。
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投资犯难,募资无进展,退出更难,对于从业者而言,意味着工作难度进一步提升,情绪化难以避免,但保持前行的动力十分关键。
结语
虽然一级市场生存现状愈发残酷,从业者也很悲观,但据我们观察,大部分从业者依然保持着积极前行的动力。
迷茫是普遍现象,却不会完全常态化,从业者们也都在努力找机会、找出路,熬过这场漫长的冬季。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