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国台湾。
一群女人,聚集在大厦下。
在高耸威严的建筑下面,她们是显得如此渺小,但她们的犀利口号,却引起所有人的注意:
无良厂商,钱进大陆,债留台湾!
原来,这是一家生产电脑零器件的公司,名叫飞盟国际电子公司。
三个月前,老板带着资金跑了,留下125名来自菲律宾的女工,多月没有拿到工资。
她们正在举行抗议活动,并向台湾国际劳工协会(TIWA)求助。
当时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将是一个传奇的不可思议的故事的开始…
这群女人,最后创造了一个台湾移工法律史上的奇迹…
一开始,TIWA只是像往常一样,用摄影机记录全程。
但拍着拍着,镜头里却闯进不少成双成对亲密的同性伴侣,TIWA把她们亲切称为,TT婆婆。
她们一起牵手,一起抗议,一起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汹涌的维权中,带着爱意并肩作战…
渐渐地,TIWA把镜头对准了她们,没想到记录下不少,比维权成功更为奇迹的故事…
以上这个片段,来自台湾一部纪录片《T婆工厂》,豆瓣8.1。
网友评论:短短50分钟,诸多话题一一展开,女性底层劳动者,移工,女同,工厂制度,新闻舆论的监督,社工等相关公益组织的健康运作…看完热泪盈眶,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
这个荡气回肠的故事的开始,艰巨异常,她们遇到的问题数不胜数。
没钱吃饭怎么办?
欠的钱要怎么讨回?
移工如果要回国,可以领资遣返吗?
居留证就要到期了,但薪水还没领到,怎么办?
所有问题如潮水般向这群女人涌来,就其本质,台湾现行的移工法律中,根本没有任何一条法律,在她们遇到劳资争议,职业灾害,被雇主虐待,拖欠工资时保障她们的权利…
但这群菲律宾蓝领TT,竟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与权利意识。
她们虽然说着蹩脚的英语,但是诉求清晰而统一。
她们周旋在不同的部门,企图撬开规则的缝隙。
小到一张机票,找台北县政府讨论,短到几天的工资,找政府劳工局资协协调。
镜头拂过她们一张张脸,也许有疲惫,倦意,但没有丝毫懦弱,更没有麻木…
为什么?
你能从她们的只言片语中,窥见权利意识的来源。
在菲律宾,在学生时代,她们就习惯了在校长面前举行各种抗议活动,小到食堂的菜式,要穿的鞋子衣服…
她们从小就明白,有些东西并非铁板一块,是可以通过周旋和角力得到的…
有人说,也许因为自己是T婆,从来就没有受到什么好脸色看待,但这反而让她们知道,很多东西如果你不要,不争取,别人就不会给…
很多人都说,这是她们第一次参与抗争。
但其实,这种抗争早就在她们的生活里出现过无数次残酷又顽强的预演…
在她们之前,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太多次。
有人退税没有被退到,有人连薪水都没拿到,更有甚者最后断手断脚回到故乡,钱没赚到,却永远失去了生活能力,这些人也许就是她们的朋友亲戚长辈…
是连绵不绝的往事与泪水,把她们连在了一起,是泪水汇成了汪洋大海,最终得以冲破坚硬的堤坝,这是源自她们内心的善意与道义…
而让这份善意最终落地的,是她们连绵不绝的顽强的生命力。
她们总是那样活色生香地生活着。
有一段TT婆婆们的采访,很有意思。
有人之前交往的都是男人。
但自从遇到这个女孩后,每次在一起都太开心了,短短一个采访两人都笑闹个不停…
这是和男人在一起前所未有的感受,居然只为了快乐,不为婚姻,不为生育,甚至不为任何她们卑躬屈膝已久的现实…
当她们谈初相识,你会发现,女人看女人是那么的不同。
在男人看来的身材好,在女人看来就是“她当时看起来没有好好宠爱自己,太瘦了”而满眼心疼…
因为是女性,所以多了一份对彼此发自内心的关切与爱护…
她们是如此有生命力,住在破败、拥挤的宿舍里,但并不妨碍双手紧握…
她们坦坦荡荡地谈如何在宿舍偷摸着亲密…
她们一起出门逛街,看鬼节游行,被挤压的生活之下,她们对这个世界还有很多好奇…
她们没有放弃生活,她们依然在有滋有味地爱着,生活着,顽强地与生活周旋着…
在近乎无望的等待中,她们彼此依靠,在生活的惊涛骇浪里彼此相爱…
终于,好消息到来。
她们获得了一次集中安排转换雇主的机会。
但坏消息是,在台湾现行的移工制度中,移工并没有选择的权利。
她们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串一串的号码,像货物一样,毫无选择权地等待被中介挑选。
原来的朋友,伴侣,都将被硬生生拆散,相隔甚远…
她们披荆斩棘,好不容易流血流泪终于争取到来的权利,但在此刻,这群女孩却有些不知如何自处…
最终,7对伴侣只有2对被分在同一家工厂…
更心碎的是,当她们搬宿舍时,不少人的行李箱上,还带着一个娃娃。
她们还是睡觉要抱着娃娃的女孩,在短短几年的缘分就会相信是一辈子的年纪,这样的分别未免太过于残忍…
更恶劣的是,本以为的胜利,却是一连串的陷阱。
她们被转去铁工厂,重机厂,水泥搅拌厂,被分配干的全是女性根本干不了的重活。
原来,这些工厂钻的正是移工政策的漏洞:
每个雇主有一定的配额聘雇移工,为了取得配额,无论工作性质是否合适,雇主都会抢到配额再说。
很多工厂看似接纳女性,宣称对女性友好,但其实接纳进来后配以完全不成比例的重活,再以不能胜任为由,强迫遣返,改聘男工。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以更为低廉的女工价格,聘用男工…
这是一个没有性别获胜,只有资本获胜的伎俩与漏洞,不少工厂心照不宣…
怎么办?
这些早已分散的TT婆婆们,已无法像之前一样睡在同一间宿舍,一起连夜应付方法,她们早已散落在天涯海角,似乎再也无法团结…
但女人与女人总是可以善意地结成联盟,这群TT婆婆有着超乎常人的坚韧与团结。
她们不约而同地,申请成为TIWA的义工。
连夜打的一个又一个电话,搭救一个又一个和她们相同遭遇的姐妹们…
她们再次拥挤在小小的TIWA办公室里,仿佛回到了往日宿舍。
白天她们上街游行,抗议,晚上她们久违的一起打闹,唱歌,拥抱,只有她们知道,这个再次紧拥的怀抱有多么珍贵,世间还有什么故事,比久别重逢更好…
甚至一对爱侣,一下买了四份报纸,剪下她们游行时被拍到的彼此的照片作为留念。
哪怕她们也许只在一个角落,只有一点点背影,都小心翼翼地剪了下来,放在钱包里…
她们平时根本没有多余的钱照相,这就是她们认识几年来难得的纪念,还是免费的!
那是她们彼此的骄傲,是她们共同抗争过的见证,是年老后想起还会感到感慨的勇敢过往,是所有读过报纸的人都见证过的,她们公之于众的爱情…
终于,在一次次争取后,迎来曙光。
她们争取到了第二次转换雇主的机会。
并且这次机会配备了专业的英文翻译,这意味着,她们对转换的细节有充分的知情权。
同时,这些工厂都由TIWA严格筛选过,工种是适合女性做的,工厂是有女性劳工的,资质是齐全的…
与此同时,更好的消息时,她们一路奋战,终于改变了法律,劳委会在2005年12月,改善移工转换雇主的作业程序。
并且在四个月多后,她们终于领到了债欠工资以及资遣费。
数着这些来之不易争取来的一张张纸币,这群坚强的女孩,终于落下眼泪,她们大喊:
We changed the law and policy!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她们打闹嬉笑着,交给TIWA负责人一个盒子,说这是她们125人捐给TIWA的钱,很少而已…
早已和她们打成一片的TIWA负责人摇了摇这个简陋的盒子,调侃道:
只有铜板诶?!
瞬间,所有人扭作一团,开怀大笑起来…
但回到办公室,当TIWA负责人打开这个小小的盒子,里面却是有零有整的15853块!
那是所有人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辛苦,汗水,眼泪赚来的血汗钱…
每一张钱都是那样的褶皱,仿佛是她们密密麻麻的伤痕…
你难以想象在异国他乡多少个夜晚,她们紧攥这些钱,那是她们仅有的底气…
但此刻,她们却愿意把这份善意传递出去,她们希望,日后来台湾打工的女孩们不必再经历这份艰辛,因为淋过雨,她们愿意为后面的人打伞…
如果这就是故事的结尾,这一定是一个带着传奇色彩的荡气回肠的故事。
但世间的童话总是那样的短暂,稀少,台湾仿佛是这群女孩的大学时期,如此浓烈却短暂…
TIWA的摄像机,残酷而忠诚地记录下了这群TT婆婆们的故事,她们甚至拍了第二部《彩虹芭乐》,是六七年之后的故事…
六年过去,这群像候鸟一样的女孩,有的回了菲律宾,有的去了迪拜,有的去了伊洛伊洛…
曾经在镜头前甜蜜,在异国他乡漂泊离散,互相舔舐伤口的七对爱侣,全都劳燕分飞了…
有人结婚,有人纠缠,有人分分合合…
她们像所有人一样,打工,恋爱,抗争,认命,奇迹没有发生…
在时间与空间的剧烈变迁中,一切是那么的流动,难以捉摸,随着资本与劳力流动的,是泪水与汗水,是性别与取向,是故乡与远方…
比移工的法律更难逾越的,是爱与命运的起伏…
她们为彼此抗争过,改变过,她们爱过,恨过,挣扎过,但最后都随风而去了…
只有那张已经泛黄的,却被细心贴好的报纸照片,记得这一切。
记得这场年轻时候彼此互文的,轰轰烈烈的爱与权利的抗争往事…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
点亮
一生太短,争取该争取的,爱想爱的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