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量化私募行业迎来强监管,量化私募在产品备案上出现了新变化,空气指增产品备案数据大幅增长。值得关注的是,为了应对市场变化,量化私募在人才招聘上也有新情况——外资量化、内资量化都在争抢中低频策略人才,甚至还有量化私募把年薪上限开到了198万元;此外,还有量化私募高薪招聘合规人才,专门来配合落实监管部门的合规管理工作。

有私募开出近200万年薪

争抢中低频人才

根据各大招聘网站信息,股票中低频基金经理、研究员成为当前量化私募的招聘热门需求。从薪酬待遇来看,较前期出现明显上涨,甚至有量化私募把年薪开到了最高198万元。
某招聘猎头信息显示,北京某量化私募招聘量化投资经理,月薪8万元到11万元,18薪(年薪144万~198万元),职位要求是负责中低频方向的研究工作,设计主导股票中低频交易策略的研发,跟踪策略的实盘交易和交易分析等。要求具有海外知名对冲基金工作经验,有实盘管理经验(千万元以上的资金规模),在A股市场有实盘或有回测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某外资量化私募更是直言不讳地在招聘启事中“挖墙脚”。其应聘人才要求是目前任职国内私募基金资管等量化机构,招聘的量化投资经理月薪6万元到9万元,年薪72万~108万元,要求硕士研究生、英文流利,职位要求是负责股票中低频策略的开发。
另外一家外资量化私募招聘的量化研究员薪酬是月薪5万元到8万元,一年18个月的薪酬(年薪90万~144万元)。从要求来看,至少熟悉一门编程语言(C++/Python等),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IMO/ACM/CMO/NOI或者其他奖项获得者优先。
量化降频是趋势,高频策略容量较小,需要往中低频扩容,好容纳更大的策略空间,超额收益长期也会更稳定。中安鼎盛投资合伙人陈伯仲曾告诉记者,随着量化监管逐步规范,集中的高频交易有所限制,量化私募逐步把重心放在偏向中低频的策略上,中低频策略对因子的半衰期和鲁棒性要求比较高,容量大,需要长期投入。
铨景基金FOF基金经理郑彦欣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有赚钱能力的策略人才历来是量化私募的“台柱子”,是各量化公司高薪争抢的对象。尤其是近半年来,微盘股冲高回落,并在政策引导下难以继续“炒作”,由此诸多量化私募失去了原先赖以获取超额收益的板块,因此更需要靠“真本事”来赚取超额收益,人才争夺更加激烈。

量化私募迎强监管

高薪招聘合规人才

今年4月12日,证监会发布《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对高频交易提出了更严格的监管要求,使得高速发展的量化私募迎来了严监管。近期杭州某量化私募招聘高级合规经理,开出的月薪2万元到4万元,年薪达到24万~48万元,岗位要求就是跟踪研究监管政策,配合落实监管部门对私募基金的合规管理工作。
此外 ,还有量化私募直接拿出撒手锏——股权激励计划。
比如某量化私募高薪招聘量化基金经理,月薪7.5万元到10万元,年薪达到90万~120万元,带股权激励。职位的要求是开发与管理CTA或Alpha投资策略,持续改进核心交易模型,要求是1年以上优异的CTA或Alpha策略实盘业绩,以及3年以上量化策略投资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优秀的编程能力、熟练掌握Python等。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的量化私募也在积极开发海外业务。根据公开招聘信息,国内知名量化私募针对海外市场的招聘职位显示,月薪2万元到4万元,19薪,也就是年薪38万~76万元。职位要求是募集期支持前端销售进行线下线上的路演等。
郑彦欣告诉记者,去年四季度开始,监管对于量化私募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尤其是年初微盘股被错杀,进一步引起监管的高度重视,未来监管针对量化的合规交易规则要求会更加具体。为了避免触碰合规,量化私募高薪招聘合规人才专门来配合落实监管部门的合规管理工作,为正常运营保驾护航。
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告诉记者,随着监管日渐趋严,量化私募对合规运营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合规经营是未来量化私募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总体而言,量化私募的新变化,是监管趋严和行业竞争加剧共同的结果,有助于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记者|杨建
编辑|肖芮冬 孙志成 杜波
校对|何小桃
封面图自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