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记者14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通过分析银河系内的脉冲星和银河系外的射电源相关数据,该台科研人员发现银河系晕中有一个巨大的磁环。这为宇宙线粒子传播、星系气体动力学和宇宙磁场演化等研究领域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观测结果。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杂志》。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去三十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韩金林一直深耕于银河系磁场研究,他通过观测银河系内大批量脉冲星和银河系河外射电源的法拉第旋转效应,测量出银河系盘区存在一个大尺度磁场结构。然而,二十多年来,科学家一直没有测出银晕磁环结构的大小和强度。
此次,科研人员创新性提出,将太阳附近的脉冲星法拉第旋转率测量值作为本地星际介质的贡献,从银河系外射电源法拉第效应的分布数值中扣除,从而得到巨大银晕的法拉第旋转效应分布。
“我们收集了所有相关的数据,同时也利用‘中国天眼’测量了很多暗弱脉冲星。”韩金林介绍,处理完数据后,科研人员发现银晕中的磁环从离银河系中心6000光年一直延伸到5万光年,太阳附近局部区域的星际介质也是这个巨大磁环的一部分。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刘义阳
审核:朱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