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的狼性文化,需要建立在社会伦理之上。
来源 | 老叶说医
作者 | 叶正松
护士节,又到了。
老叶我还是老生常谈,强烈呼吁,护士节,不要搞那么多的活动,尤其不要搞各种节目表演;技能比赛、演讲比赛。
更不要搞什么最美护士评选,毕竟能获得表彰的总是极少数人,且不说是否公平和名副其实。我敢说,大部分一线护士,都不会喜欢这类活动。
还不如来点实惠的。比如,多给1天假期。如果不能,那就实打实的给发放一点慰问品、慰问金等等。肯定比搞评选,比赛受欢迎。
为什么这么说,源于今天刚刚看到一家医院的护士节演讲,心里很不舒服。
那位护士站在台上,慷慨激昂的演说:“五一假期,我带头不休息;春节期间,我坚守医院岗位……”
总之,就是把自己的时间,全部奉献了医院,还不要钱。
原因就是,自己是医院一员,要为医院燃烧自己。
言谈表情之间,都是满满的骄傲与自豪。
我看了看他们坐在下面第一排C位的医院领导,笑容可掬,一副“不愧是我XX人”的状态。
她的同事们,皮笑肉不笑。
说真的啊,我很佩服这种不求回报为医院做贡献的人。
确实,大公无私,把医院当成自己家,愿意为医院付出自己的一切和所有,值得肯定。
但这种人,有没有考虑其他人的感受?
如今的人,日常四盼:等周五、等下班、等快递、等发工资。
你愿意加班,别人就愿意加班吗?
你愿意无偿做贡献不回家,其他人还等着回家,老公孩子热炕头呢。
你愿意卷起来,没关系,但就会导致其他人不得不跟着你一起卷。
如果其他人不愿意跟着你卷起来,就会被医院领导边缘化。
最后就是大家一起被往死里卷,还没钱拿。
这,是工贼。
工贼,往往是短视的。靠拼下限来出位,核心竞争力一般都不太好。因为核心竞争力不容易提升,但牺牲自己的下限和尊严很简单。
这种人,短期内能利好,实际上损害了全体职工的利益,应当被视为公敌。
因为当所有人都在卷的时候,可分配的利益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让所有大家更累更苦罢了。同事间无形的一种窥探和攀比,最终就会成为套在心头的枷锁,导致大家弥漫着三种情绪:卷起来就能提高收入的积极上进;卷起来就有希望提高收入的努力拼搏;卷起来也不能提高收入的顺其自然。
职场残酷,其实每个人都感同身受。兢兢业业,风里来雨里去,忍受加班,为涨一级薪水看领导脸色,拍领导马屁...…但这些在阴暗面感受到是一回事,搬到台面上贴脸开打,就欺人太甚了。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是科学的工作精神。我就不明白,这几年,那么多过劳猝死的医界精英,作为最有医学知识和健康概念的我们,还换不来对自己身体健康的一点点警惕和爱惜吗?
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过早的透支,只能也只会是加速生命长度的缩短。
最后呢?
一个人卷,提高的是分数,一群人卷,提高的只是分数线。
说一个孔子的故事。
鲁国之法,鲁人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直白点说,就是鲁国有这么一个政策,如果有人把在外的鲁国人带回来,他就能到政府领钱。孔子的学生子贡,就帮一些鲁国人回国了,但不要赏钱。
孔子知道后,就批评子贡,你想做圣人,就要用自己的行为引导百姓,而不是专注于自己的行为;你自己有钱,可以不领赏钱,显得你无私,高尚。但别忘了,在鲁国,穷人更多,他们需要钱。他们帮鲁国人回国了,理应拿赏钱,但就会怕别人说,孔子的学生都不领钱,你们这些人还好意思要钱?连点奉献都没有,因为没有收益,还要被人嚼舌根,道德绑架,久而久之,大家就会不想干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了。
通过这个故事,可以看出,道德圣人孔子,都是不建议无私奉献的。
这显然,是跟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相违背的。毕竟在多数人的认知里,无私奉献是高道德水准,值得学习,得发大红花奖励的啊。但在实际操作中,无私奉献未必就是对的,甚至很多时候就是不利人的。
这几天,百度公关一姐璩静事件,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无论哪个行业,什么职业,当管理失去了人性,也就是失去了群众基础,璩静恰恰忘了,职场的狼性文化,需要建立在社会伦理之上。
人在职场,不容易。但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美好的生活,从来就不是雄心壮举和演讲口号。
美好生活是什么?
就是一个个家庭里人间烟火漫卷中的动人细节,就是在一个个职场外的拐角处没人注意的那种深情相拥。
我一直认为,对于绝大多数务实的医疗工作者来说,专业性永远是排在第一位,踏实认真的工作才是至关重要,不要迷信投机取巧的技巧,尤其不要迷信向上兼容的技巧。这些东西,在某些行业适用,但医疗行业,为大多数人不齿。
否则,出来混都是要还的,总有一天,会尝到了自己回旋镖的滋味。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