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环境里,还有人能拒绝一份稳定的工作吗?知乎上有人提问:稳定钱少vs加班钱多的工作,要选哪一个?
在众多回复里,多数人都选择了钱少、但稳定的那份工作。
这年头,大家都在找稳定的工作上岸。但如果真有一份稳定、但钱真的很少的工作,你会不会又想辞职呢?
稳定、钱少、事多的工作,你要么?
首先,我们要知道,稳定的工作未必代表事少。事多、钱还少的情况下,“稳定”这个优势也就不那么吸引人了。

▌稳定背后,是钱少事多

前两天我和老家一个小表妹聊天,她最近就在考虑要不要辞掉这份稳定、钱少、事多的工作。
她目前在西部某城事业单位制造业工作了三年,职位是技术支持岗,有双休,但是平常工作日晚上、周末会加班。工资每个月到手3K、公积金双边2K、餐补1k,年终奖有1W。
这份工作属于你愿意、不犯大错误就可以长期做下去,稳定是它最大的优势,但缺点更多且无解:三线城市,如果成家立业养娃后,房贷、车贷和育儿花费,到手的那些钱肯定不够用;作为支持岗,她拿的工资不多却同时要负责几个项目,压力不小;出差不少,一去就是一周、半个月,包住宿和吃食堂,每个月也只多了800元补助,照顾不到家庭、陪伴不了孩子;领导训斥下属是家常便饭,因为知道下属不敢轻易辞职;晋升主要看关系;工作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在草台班子上混日子。
小妹从上海的高校硕士毕业回到老家入行两年,这份工作在她眼里除了稳定、几乎一无是处。

▌工作惬意,但是工资不惬意

另一位我认识的在国企工作的朋友,工作情况比小妹略好,但也是为钱少、前途渺茫焦虑。
朋友坐标在某新一线城市,文职岗,入职快两年了,工作内容是内勤负责宣传模块,工作量很少,一天大概只有3个小时甚至少的时间在工作;双休、早八点半晚五点半不怎么加班,午休2小时;吃饭有单位食堂,不好吃、但胜在便宜,六元钱两菜,有荤有素;薪资到手4.3k,各个节日会发100-300元补贴,年终奖大概是一个月工资。
这份工作的优点肉眼可见:铁饭碗、活少、工作氛围不错,大家各负责一块,没什么利益冲突,面子上都客客气气的,节假日领导还会在群里发红包。缺点也是国企常有的通病:基层岗位钱真的太少,新一线城市到手4.3k,如果父母不帮忙买房、养娃,根本活不下去;晋升没渠道,这里升迁除了看关系就是关系,朋友家没人脉,晋升无望;还有就是领导太多,各有自己的脾气性格和规矩,而且和朋友年纪相差挺多,相处起来有压力。
在这里上班的人,说白了就是家底还行、有父母托底,自己找个稳定的地方“混日子”、赚点零花钱。朋友家里背景一般、父母经济条件也普通,所以他为将来结婚、生育后的生活焦虑,也试着干过一些副业补贴生活,但都是小打小闹、不稳定。
朋友人很活泛、也有闯劲,一直对风险高、但收益也高的销售岗跃跃欲试。迫于父母压力,托关系找了这份工作,现在每天被“绑在”工位上熬日子,心累,一直在纠结27岁的自己到底是彻底躺平、还是走出去拼一把。
工作稳定、但钱真的少是不少稳定工作基层岗打工人的痛点。在外人看来,他们如果动念要辞掉这样一份工作就是“大逆不道”“不知足”,但最终被折断了翅膀、成为温水里的青蛙的也是他们。

“稳定”压倒一切、但“钱少”也要有下限

选择一份稳定的工作理由很多。比如,不用太担心中年被“优化”、请假相对自由、虽然也要加班但不像私企那样内卷严重靠命换钱、节假日相对齐全能陪家人。稳定的工作钱少、涨薪慢、升职机会渺茫是大家都知道事实,接受稳定工作的同时也就做好了钱少的准备。但“钱少”也要有个底线。
众所周知,高薪工作很少能与稳定挂钩。比如,想赚大钱大概率要做生意/创业,但是成功率很低,很多人赚几年亏几年,收入波动很大;中小企业说倒下就倒下更是常态。
给别人打工也有高薪体面的,像投行、金融业。但这类行业也是一个吃年终奖、吃行情的行业,平时base不高,而且降薪、裁员说来就来,与稳定无缘。还有备受追捧的互联网行业,曾经是钱多、事多、相对稳定的典范,但这两年看来,泡沫被戳破后也是手起刀落裁人不手软。
至于剩下的体制内、编制内、央企国企、以及“师医公”这些相对稳定的工作,想要进去需要不低的门槛(要么会考试、要么有关系),而且这些工作薪水未必多高、但工作量和风险系数一点都不低;要么就是像基层员工那样,做着一份钱少、难晋升、糊口混日子的工作。
我在社交平台上刷到一位网友吐槽自己的工资:女生、本科、中部某省市级事业编。刚入职时月薪只有三千多,经过一次普调和转正后,目前到手4500左右。普调一般是两年一次,每次普调涨200多元。绩效工资每个月都有基本不会拖欠,绩效奖金发的情况不多,她来了三年只有一年发了;取暖费也看财务状况,通常会拖,就像现在她拿到的是2022年的取暖费。
现在单身的她这些钱还够用,可想到以后结婚、生娃后,就算找一个和自己工作上“门当户对”的伴侣,这些钱养家、养娃真的够吗?
稳定的工作确实大多是铁饭碗,但多数普通岗位,饭不多、而且你还很难看到前景。这才是部分拥有稳定工作的人想要辞职的原因。

接受稳定、不等于躺平,躺平、不等于摆烂

自己的工作,工资多低你才会受不了辞职?在有关职场人因工资低而动念辞职的研究上,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给出。决定一个人是否辞职的因素往往不仅仅是工资的高低,但工资绝对是重要的一个指标。
相关的研究发现:当自己的工资低于业内薪资标准和市场价格时、或者工资和工作量持续性不成正比、以及你在工作中获得的福利、学习资源和提升机会较少时,员工的离职意愿会大幅度提升。
围城里总有人问,事业编到手工资却只有三四千,要不要离开?围城外的人会告诉你,外面的世界也只有三、四千且还极不稳定。
当“稳定”成为一份工作考虑的优先级时,势必要牺牲很多一份职业中本该发光、发亮以及自己想要真正去追求的东西。因此,即使你现在走着一份钱少、事多、受气多的工作,但如果有“稳定”托底、尚且能糊口,在这些年的大环境下,说句实话:还是劝你谨慎考虑辞职。
但躺平不代表工作上摆烂、没追求。
首先,如果这份工作真的给自己带来不小的痛苦,可以学着先从缩小职场社交开始。比如从朋友圈做起去缩小范围,拒绝掉和自己工作相关的无效、无用的社交。该屏蔽的同事少看、该分组的成员做好归类。
其次,给自己的职业重新定义,学会去看到自己工作的积极面。
工作除了是我们独立的手段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教会我们慢慢地接受自己的平凡。这世上有人确实生活是为了工作,但像我们更多的普通人工作也就是为了生活,所以去接受自己做着一份普通的工作、自己就是一个平凡的螺丝钉这样的现实。试着把目光投向这份工作的积极面:比如虽然钱少但能给我提供相对足够的空闲时间去陪伴家人、虽然领导难搞,但下班后的时间他不会来骚扰你。
很重要的一点是,工作中要坚持有底线的躺平、禁止摆烂。
最基本的,按时上下班、少请假;让自己的工作量尽量饱和(但除非领导指派,否则不要随便轻易给同事“帮忙”);工作可以没有创新、但也不糊弄、按流程办事、确保不出错;能争取的福利就争取:国企有一些普惠福利,比如职称,中低级的职称只要有足够的工作年限、通过所需的认证考试等就可以取得,工资会略有增加,蚊子腿也是肉,尽量去争取;另外,不关自己的事少发言,一切听从领导安排。
最后,工作之余,可以利用业余时间一定维持好身体健康,把精力放在副业的琢磨上,通过副业来发掘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无论是考证还是赚外快,技多不压身、这世上哪里有绝对的稳定呢。除此之外,可以找到自己的业余爱好,无论是写日记、养花草、摄影、绘画,让自己的生活在工作之余还能有一个明亮的出口。
无论是稳定还是不稳定、钱多还是钱少,工作带给我们的内耗都不可避免,而一个成熟的打工人要做的就是学会走出这个自我内耗的过程,并最终能够平稳接受和客观看待自己这份“千疮百孔”的工作。

作者 | 静思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