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海东
当年金正恩刚接班的时候,为了树立“天降伟人”形象、证明怹完全具备最高领导人必要的资质和能力,朝鲜弄出一些官方说法——3岁会开车、会打枪,5岁开坦克,9岁可以射中移动靶标,3秒内开10枪且枪枪命中目标,等等。2019年,朝鲜对金正恩3岁会打枪的说法做了一点修正——小说《回声》讲述金正恩继承父亲遗志、自主开发武器故事,其中讲了一点金正恩小时候练枪的情节,借金正日之口说“我们大将4岁就开始学习枪法,不会满足射击固定靶子”。这些说法,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不信。

金正恩打枪的场景,我们已经见过数次,不新鲜,但结果如何,不得而知。可能是为了证明金正恩的神乎其技,朝鲜极为罕见地公布了金正恩射击之后的靶纸。
事情发生在5月11-12日金正恩视察多家“第二经济委员会所属重要军工企业”过程中。金正恩驾临“生产主要枪械的企业”,对新研制的朝鲜式狙击步枪“极大关注”,并且大加赞赏,称它们的“性能和威力达到世界水平”;还要求“掀起更高层次的新一轮枪械革新热潮”。
后排图左起:中央书记、军委副委员长朴正天,中央书记、军需工业部部长赵春龙,国防相强纯男,国防科学院院长金勇焕
男人至死是少年,遇到好枪手痒痒,说不想打几枪是假的,更何况是想打就打、说打就打的“最高首位”?于是,照例试枪。但这一次,朝媒不仅如常展示元帅射击的英姿,而且极为罕见地公开了元帅的射击成绩——5枪皆命中10环。当然,元帅具体打了几枪、射击距离几何,均不得而知。
此前曾经讲过,朝鲜对“天降伟人”的“神化”已经减弱,“伟大金正恩时代”的宣传重点更侧重于怹的“人化”。最典型例子的是2020年10月10日建党75周年阅兵式上的当众洒泪和罪己认错;当然还有公开承认自己“能力不足”,比如2017年的元旦致辞。“人化”有个好处,可以避免“神化”框架下“天降伟人不犯错”的尴尬,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而在“人化”框架下,元帅对一些错误坦然承认,会更加凸显怹的伟大。从近年来的情况看,新时代的宣传主线是塑造金正恩多才多能的全面性,绝大多数领域都是“指导”,但有些领域会留出“了解”的空当儿,比如5月10日刚“了解”过的新型240毫米火箭炮;而这种“了解”的妙处在于,“了解”未知领域使其成为已知,以便未来扩大“指导”的领域,在塑造一个“学习型伟人”的同时,更好地塑造“新时代伟大指导者”形象。新时代宣传主管们的思路是否如此,不得而知,但从近年来的情况来看,这种倾向已经十分明显。
此次两天的视察中,除了“神枪手”技能之外,金正恩还展示了他的“神车手”技能。当然,金正恩开车、开拖拉机、开坦克、开飞机都并非罕见。在生产240毫米火箭炮的企业,金正恩亲自驾驶炮车,由朝鲜的首席军需官赵春龙陪同(下图)。赵春龙身后还有个摄影记者,惜乎朝媒没有公布元帅在车内的驾驶英姿。
金正恩的评价是“火箭炮车的自动化系统非常高;在最大限度地保障240毫米火箭炮武器系统战斗效果原则上保质地制造了炮车”。作为一个有三十多年驾龄的老司机,怹的评价应该是“内行看法”。同时,金正恩要求进一步扩大新型240毫米火箭炮的量产,以快速强化朝军炮兵战斗力。从朝媒公布的图片(下图)看,这一指示已经进入落实过程中,车间里密密麻麻摆放的炮车便是最好的证明。而怹脸上的笑容,则大致说明他对这项工作相当满意,朴帅、赵大将、强大将、金院长等相关人等应该松了一口气。
昨天的文章中曾经提及,新任国防科学院院长金勇焕将成为“熟面孔”;此次视察,金勇焕全程陪同,虽然新式军服上仍然只是少将的一颗星,但相信不久之后他的军衔就会向他的上司们看齐,如同他的前任张昌河一样。从朝媒近日公布的图片上可以看出,金勇焕新官上任之后的前几次亮相,已经逐渐开始适应幕后到台前的转变,虽然有时仍略显拘谨,但正在适应元帅视察陪同者的角色。
金正恩此行,除了上述枪械、火箭炮制造企业之外,还视察了“尖端精密军火生产企业”。在这里,可以见到大量的马赛克,以遮掩设备和企业负责人。这种做法的目的,无非是不想让外界知道朝鲜的设备状况,尤其是这些先进设备的品牌及来源,而对企业负责人的遮挡则大致是为了不想让外界知道他们是谁,尤其是为了他们出入国境的方便。这是朝鲜的惯常做法,不足为奇,只是这一次的大面积马赛克让人感觉走进了乐高店(下图)。
在大面积的马赛克中,出现了一张久未露面的熟悉面孔——军需工业部副部长洪英七(下图箭头所指者)。洪英七是朝鲜军需系统的老资格,从军需工业部还叫“机械工业部”的时候就担任副部长,这些年来始终在副部长的位置上,不进不退,稳得一匹。
在朝媒上初见洪英七,已经是十余年前的事情。这些年来,朝鲜很多人不见了,仍然活跃在前台的人们已经日渐显老,元帅也不复当年雪主初嫁了的雄姿英发。而洪英七虽然头发渐稀,但面貌、体态却不怎么见得到岁月的痕迹,令人可发一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