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课题组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低温医学及生命延续研究中心,为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团队、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团队与上海六院团队共建,旨在建立一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化高水平团队,培养符合时代发展与国家未来战略需求的复合型科技创新型领军人才。作为一个前沿医-工研究平台,现有技术聚焦在低温生命科学与技术、器官保存与修复、脑神经科学与医疗大数据方向,致力于为相关领域的全球重大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将充分利用医-校-企各种优质资源,瞄准前沿科学,探索一条医院需求激发+基础科学原研+产业资源赋能+孵化投资引领的医疗科技创新新模式。
陈江平教授介绍: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制冷所二级教授(长聘),主要从事低温科学和低温系统器件开发等工作,近年来在此基础上进行医工交叉探索。迄今在Nature,Science等系列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获授权专利百余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医工交叉基金1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2项,教指委项目1项,上海市重点课程2项,重点教改项目1项。研究成果:获诺贝尔和平奖团体奖一次,建国70周年纪念章一枚,国家教学成果奖3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二等奖4次。现担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汽车空调五人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气候变化政府框架组织(IPCC)特聘专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RTOC委员,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新能源汽车空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市高效冷却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训练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机械学科组组长,能源动力学科组副组长。
规模及成绩:目前生命医学相关研究团队成员30余人,涵盖低温研究、流体力学、电子信息、芯片及大数据等工科专业,与分子生物、药学、病理等临床及基础医学专业,形成一支多维度学科交叉的研究团队;与瑞金医院、华山医院、上海六院等诸多医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近三年来,在科研方面,团队具有顶级期刊撰写的资源、条件及经验,发表文章40余篇;在转化方面,相关课题孵化创业团队三个,创业公司两家,与孵化投资机构协同,形成完备的需求探索、技术攻关、市场分析、医疗准入、产品注册、转化落地流程线。
01

任职要求

  • 已取得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或已同意授予博士学位, 年龄一般不超过35岁;
  • 具有严谨的科研态度,扎实的学术基础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 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近期可到岗者优先考虑,聘期为2年(可续聘)。
  • 协助指导博士、硕士、本科生,协助课题组建设和管理。
  • 生物学、医学等相关专业,及对医-工交叉研究及转化落地感兴趣优先考虑。
02

薪资福利

  1. 论文发表奖金、知识产权转化收益和股权激励权益。
  2. 受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基本福利待遇,课题组另外提供科研绩效奖励,在此基础上根据申请人的实际情况协商,具体情况面议。
  3. 在站期间可以以负责人的身份申请各级科研课题资助,包括: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博新计划、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超级博士后”计划等项目。此外,课题组长期保持和海内外高水平院校的密切交流合作,积极推荐优秀博士后到国外名校深造。
  4. 上海交通大学配有博士后公寓,根据上海市博士后管理政策办理有关落户事宜,享受社会保险、公积金等福利待遇,博士后出站留上海工作,配偶及子女可随迁落户;
  5. 其他相关政策及可福利联系进一步了解
03

应聘方式

热忱欢迎各领域有志于跨学科交叉研究的青年才俊加入课题组,共同研究。
Email:[email protected]
邮件标题注明:博士后+本人姓名
应聘博士后请同时发送(1)完整的个人中/英文简历; (2)代表性科研成果; (3)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或者计划。将尽快回复。

点击下方小程序卡片进入知社人才招聘广场,浏览招聘信息;招聘发布攻略请点击阅读原文获取。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媒体转载联系授权请看下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